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精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仅与其时代紧密相关,而且有赖于前人的历史。这种历史首先是社会物质实践的发展,同样还有根植于其上的思想史。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是一座孤立的高峰,而是属于几千年人类智慧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的思想伟岳的整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把视域的镜头拉长拉宽,只有以历史的整体的纵深和开阔的视野,才更能看清马克思及其思想的面目和地位。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产生以前就存在着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范式,这些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范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德性伦理实践哲学和功利伦理实践哲学。所谓范式的不同,即每一个范式都有它关注的核心问题,这就是它的理论“硬核”。除此之外还有它特有的方法以及相关观点,此所谓该范式的“支援背景”。每一种范式与其他范式的“硬核”肯定是不同的,否则就不能称为不同的范式,但从“支援背景”来看,不排除某些范式的重合之处。不仅如此,一种范式的“硬核”到了另一种范式中有可能只是“支援背景”,而它的“支援背景”则有可能成为另一种范式的“硬核”。就本书研究的主题来说,德性伦理实践哲学范式,其“硬核”是德性伦理以及相关的城邦伦理、政治学。它关注了个人的人生意义、道德品性修养,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问题,如幸福、快乐、适度、勇敢、慷慨、节制、友善、正义等。它把物质利益只作为必要的基础,而不是目的,从而轻视物质生产实践。功利伦理实践哲学范式的“硬核”则几乎与之相反,它强调的是物质利益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再讨论相关的道德伦理、经济和政治等问题。而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与前两者都不相同,其“硬核”为以物质生产的水平和关系为基础的人的自由发展问题。马克思不会抽象地谈论个人的道德问题,以及利益和公平正义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只是他理论的“支援背景”,这些因素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究竟如何,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
古希腊的实践哲学,由于社会还处于初始时期,它们还不具备历史的、进步的眼光,在它们看来,它们探讨的问题是最高的或永恒的问题。功利伦理实践哲学,由于其处于资本主义时代,它们已经发现了历史的进步问题,但其缺陷是,它们认为,在它们之前历史是发展的,但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就“终结”了。而在德性伦理实践哲学和功利伦理实践哲学之后的马克思实践哲学,则以彻底的历史辩证法,认为历史的进步发展是永不停步的,资本主义社会并非人类所处的永恒状态,而是社会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特定的阶段,它必须被超越。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其哲学超越前贤。但毋庸置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受益于历史。
亚里士多德深刻揭示了人的实践智慧、理性自由、公正、互惠和幸福主义所具有的丰富的伦理和政治意涵,它对于后世人的德性、经济伦理和民主共和政体,以及人的自由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古希腊实践哲学价值所在。但是时代的局限造就了这种哲学只具有原始的丰富性。功利伦理实践哲学批判了德性伦理实践哲学的局限性,并与古典经济学相融合,从而使实践哲学向具有实用效果性转变,在取得卓越效应的同时,又使其滥觞于各个领域。应当看到,前贤的实践哲学在突出强调自己观点时,并没有走向极端。德性伦理的实践观并没有否认人正当的功利追求;功利主义实践观强调功利观点的同时,认为德性伦理也是重要的。但他们各有自己的理论重心,实际的效果是德性伦理并没有充分重视人正当的功利追求;而借之以德性伦理来约束的功利主义实践观仍有很多消极影响,两者各自有其缺陷。康德、黑格尔对其进行矫正,但总是难以摆脱形而上学的局限。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宝贵的思想理论资源。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思想理论渊源,这种渊源性的承接不在于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论说中找出若干直接的“证据”,而是马克思深受传统思想熏陶而体现出的精神契合。这种影响既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既是文化血液,也是精神气质。马克思从小就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之中,后来的博士学位论文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都有它们的影响,这两种范式中的问题要么是直接的研究或批判对象,要么是间接的方法论或叙事风格的渗透。当然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于前人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仅仅是道德伦理学或实用主义,它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范式科学分析了德性伦理和功利主义问题以及两者的关系。它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哲学范式,此处的“科学”不是科学主义的“科学”,而是功利和道德的统一,是对道德伦理和功利主义的兼收并蓄,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是古典审美、现代性批判以及未来理想愿景的综合,而处于这些问题核心位置的无疑是对社会实践问题的批判展开。它由一个伦理与政治问题的理论探讨转变成正确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改变世界”的生产高度发展、社会制度变革建构,以推动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宏伟事业。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核心,伦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方面的高度综合。
实际上,正是在希腊古典主义的实践智慧、德性伦理、人的自由、幸福主义与城邦共同体平等和正义的政治,现代功利主义和经济学,康德实践理性,以及黑格尔法哲学、历史哲学等先哲的思想滋养熏陶下,才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根基厚重,视域广阔。相对于古典伦理政治和整体性审美,现代性功利主义是一个破碎庸俗、异化、贫穷和不公正的世界,但它的实用性又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因此,古典理想在现代功利与科学基础之上,得以复兴和启蒙,使人类逐步实现自然和社会、个体和共同体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使人逐步获得自由。马克思站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融合了两者之思想精髓,又超越了它们的局限,使过去的精神理想可以在现代和未来得到实现,并赋予它更多新的因素。马克思超越前人的理论,并不意味着对他们一味的批判和否定。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哲学史并不是过去人类理智活动错误陈迹的展览,而是涉及现在和永恒的内容,所以它只可与众神像的庙堂相比拟。而那些神像就是人类理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也是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所谓推翻一个哲学,只是意味着超出了那一哲学的限制,并把它的特定原则降为较为完备的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这就意味着亚里士多德、培根、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康德、黑格尔等人,无论他们多么地卓越出众,他们都是特定时代的产儿,而他们的成就又给后人造就更高的思想山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深深受益于这些先哲,他正是站在了这些“神像”的肩膀上,才成就了新的思想高峰。所以只有认真研究把握前人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才能更全面深刻理解和弘扬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同样,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时刻需要先贤哲人的思想滋养,时刻不能背离马克思实践哲学本真精神的指引。强调以上要点,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就本书的题意而言,所谓德性,其本意并不全指人的道德,它可以泛指所有物体的秉性、品格、功能、特长等,当然主要是指代人的善德品格,如勇敢、自制、友爱、正义等,但在此基础上又升华至人之生存的共同体的政治秩序的德性,如自由、平等、友爱、正义等。所以,本书以为,德性可以指代人的道德品格,但它有更广泛和更重要的意义。就马克思的思想而言,他没有独立完整的道德哲学体系,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学说不包含道德情愫。在马克思看来,道德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要素。马克思的一生都以高尚的道德情怀关注人类的解放、发展和自由,马克思实践哲学“改变世界”的精神要旨,就在于这种全人类的解放、发展和自由正是理想的未来社会秩序以及政治德性内涵的完美体现,这是奠基于功利主义又使其得到扬弃的价值理想的实现。这是最宏大的“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人类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雄厚土壤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将不断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政治秩序的完美德性与人的德性的丰厚圆满,以及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精神的完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