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绪论

中韩两国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经济大国,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位列世界第二位。韩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地区经济强国,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位列世界第十位,2021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将韩国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韩的政治和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文化和民间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目前中国已经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人员往来对象国,而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韩也互为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中韩具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史,语言文字有紧密的联系。两国曾共同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言,当代韩语中还有大量的汉字词作为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还产生了与汉字词相对应的韩国汉字音(又称朝鲜汉字音或高丽汉字音)。两国的语言文字发展,走过了相似的道路。进入21世纪以后,两国的语言文字交流更加活跃:一方面是很多现代汉语的词汇开始进入韩语,如“火锅、麻辣烫、游客”等;另一方面随着“韩流”的流行,一些韩语词也进入了汉语,如“欧巴、思密达、爱豆”等。但是随着两国交流的不断加深,两国之间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也逐渐显现。比如,中国人对以下情况不太理解:

a.韩国为什么要废除已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汉字?

b.一般中国人都觉得韩语的方言差异不大,但是在学习了韩语以后,前往韩国庆南、济州等地区,与当地人聊天却有很多话听不懂,沟通出现困难。

c.为什么韩流明星“防弹少年团”的英文写为“Bangtan Boys”缩写却是BTS;为什么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的名字,英语写作Lee Myung-bak?

d.韩国首都的中文译名为什么从“汉城”改为了“首尔”?

另外,韩国人对中国也有很多困惑和误解。比如:

a.部分中文口语水平较好的韩国人,到了中国的内蒙古、广东、上海等地区,有时候听不懂当地人说话,自己的中文发音和当地人也有很大差异,沟通困难。

b.同样是学习中文,韩国人到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学习,为什么学的汉字标音系统却几乎完全不一样?

c.中国的“北京”,韩文为什么会有북경,베이징,뻬이징等多种拼写法?

有些问题只是涉及个人交际中的语言沟通问题(标准语读音问题,罗马字表记问题),有些却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认识偏差(对待汉字的态度,关于泡菜的争议,首尔的中文译名改名),对两国人民的情感融合形成了障碍。如何妥善解决语言沟通中存在的障碍,缩小两国存在的文化认识差异,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是两国学者都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本文认为,以上中韩两国之间存在的语言沟通问题和文化认识差异,大部分可以通过两国语言政策的角度展开讨论,求得解决。具体可以从文字政策、标准语政策、罗马字表记政策、外来语表记政策四个方面展开比较研究。梳理两国语言政策发展的脉络,找到两国语言沟通障碍和文化分歧产生的原因,重点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解释语言政策的发展对于语言文字的实际影响,从而加深中韩两国对相互之间语言文字现状的理解,探索合理调整语言政策,消除沟通障碍和文化分歧的方法。

我国实行的汉字简化与整理、推广普通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等语言政策改革,正好与韩国的文字政策、标准语政策、罗马字表记政策相对应,使两国的语言政策比较有了可能性。而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两国间的外来语表记政策,也成为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中韩两国的语言政策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两国语言政策的比较,可以相互为对方语言政策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借鉴,使两国的语言文字更加有利于发挥沟通交流的作用。 J94BwECTEVACenXz6JFYIkyxiJiC+v+vxJwHLuALFEEzUVosIIEwozaeoEDa3x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