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以“美国大学聘用制度”“非终身制教职”“兼职教师”“大学教师聘用制”等为关键词在国内外数据库中进行资料搜索和文献整理,能够发现相关文献呈现“直接资料较少,间接资料较多”“当前资料较少,历史资料较多”与“学术资料较少,非学术资料较多”的特征。具体来说。

一 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学界对美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国外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及晋升制度》是国内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详细介绍了同一时期美国高校教师的学衔、晋升和聘用情况,同时以哈佛大学和格林菲尔德社区学院为例,第一次展示了美国大学教师的招聘和晋升制度。 [71] 国内文献中直接对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并且尚未将其作为一个成熟的学术概念加以探讨。国内学者目前对美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一)对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研究

由于国内学界对于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普遍较为推崇,因此有关该制度的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可谓汗牛充栋。国内关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探讨主要涉及这一制度的历史演变、运行程序、考核评估与现实意义等方面。在历史演变方面,徐辉指出19世纪以来的大学学术自由危机是终身教职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其指导理念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时期的自由讲学与公开辩论;在运行程序方面,周作宇梳理了预备教师获得终身教职的考核步骤,并对终身教职教师的责任和权利进行了分析;在考核评估方面,周文霞等指出美国正不断加大对终身教职教师的职后评估,这一措施已在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存在,对于终身教职教师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在现实意义方面,李辉认为终身教职制度是学术自由等理念的制度保障,保护了大型教师探求真知的自由与独立,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基础之一。

(二)对美国大学兼职教师群体的研究

国内学界已经开始对美国大学兼职教师群体展开一定研究,不过由于在概念界定上并不清晰,许多研究者对“兼职教师”概念的使用存在着内涵不清的情况——如将兼职教师等同于非终身制教师或将全职非终身制教师等同于终身教职教师等。目前国内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美国大学招聘兼职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与原因分析,同时也注意到兼职教师的使用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张伟认为,兼职教师崛起已成为当今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政府导向、社会舆论、大学转型和个体选择是推动其迅速发展的现实因素;青帝指出兼职教师的快速流动影响了学校的长期发展,尽管提高兼职教师的整体待遇势在必行,然而限于大学面临的经济压力,这一改革短期内难以实现;翁舟峰、王冬梅、林曾、吴慧平等人梳理了美国兼职教师的分布构成、兴起原因和现实职能,指出其在教育质量、教师待遇、学术自由等领域引发的问题,并给出应对上述问题的对策;莫蕾钰从投入与产出的研究视角对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对非终身制教师与兼职教师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同层面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了分析,不过这一研究很少涉及对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在理论层面的结构性矛盾的探讨。总体上看,有关美国大学兼职教师群体的研究并不充分,许多问题亟待探讨。

(三)对中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研究

国内有关我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历史沿革、问题与挑战、解决途径等方面。在历史沿革方面,邓小林、郭丽君等人对中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历史进行了介绍,详细梳理了1986年来中国大学教师管理体制从任命制走向聘用制的历程;在问题与挑战方面,陈鹏等人从法学视角分析大学教师与高校间的关系,指出教师职称评定和职务聘用是相互独立的过程,不同的法律关系涉及不同法律适用途径,而聘用制度改革使得教师在整个职称评定的过程中陷入被动;杨学义等人认为我国大学师资配置存在问题,计划调配仍然是师资配置的主要方式,同时高层次学科缺少带头人、紧缺教师难以引进,这些因素都限制我国教师聘用制度的改革;在解决途径上,管培俊等人认为应该深化聘用制改革,将聘用制与大学教师绩效评估相结合,同时要保证评估程序的公开公众,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总体上说,对我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现有研究缺乏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切入的研究理念,很少进行与其他国家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的实践相对比的尝试。

二 国外研究概述

国外对大学教师群体的研究起源较早,但聚焦于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学者对于大学教师聘用制的关注与思考走在前列,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和深入。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所著的《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一书或许是最早对美国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生存状况进行关注的作品。晚于凡勃伦的另一位社会学家罗根·威尔逊(Logan Wilson)在1942年出版了《学术人——对学术职业的社会学研究》,该书将焦点置于大学教师学术生活,其中有章节特别关注到教师的聘用制度。总体上看,国外学界有关美国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其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非终身制教师的使用效益、经济收入、教育政策和奖励机制等方面。

(一)对非终身制教师使用效益的研究

国外研究者对美国大学聘用非终身制教师的教学效益和使用价值问题极为关注。在教学效益上,由于非终身制教师在准入要求上低于终身制教师,同时也在教学时间与投入上存在缺陷,因此人们往往质疑非终身制教师的教学效果,雅各比(Jacoby,D.)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非终身制教师由于受到缺乏深造和学习机会、不愿与学生深入交流,同时由于缺乏职业经济安全,其教学效果和效率上的表现都低于终身制教师;在使用价值上,目前的研究表明非终身制教师在美国大学中所肩负的现实职责包括为学校提供临时性的教学支持、调整学校师资配置比例、增加教师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强大学行政人员的权力与话语权等。

(二)对非终身制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

生存状况问题是国外研究大学非终身制教师的热点领域之一,国外研究者主要通过对非终身制教师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条件的调查来分析这些教师所处的经济地位,同时呼吁应该提高非终身制教师群体的收入,缩小校园员工的经济差异。拉里(Larry Singleton)等人对路易斯安那州公立研究型大学系统中的非终身制教师和终身制教师的收入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大学对两者的职能有着清晰划分,这种划分也导致两者间存在巨大薪资差异,不过薪资差异在不同院校间的水平不同,后者与院校的财力和管理人员对非终身制教师的定位密切相关。美国学术劳动力联盟(Coalition on The Academic Workforce,CAW)曾对非终身制教师的工资待遇、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事项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非终身制教师面临福利无法普及、待遇较差的情况,并且与同校终身教职教师的差异正不断拉大。

(三)对非终身制教师政策设置的研究

部分研究者利用美国州教育管理机构、高校系统或大学出台的教师手册中的相关规定对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政策安排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表明,美国少数研究大学正在逐步完善非终身制教师的聘用制度,非终身制教师的合法权益尽管仍然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但在一些学校中已经得到提升。以美国教师协会(AFT)和美国教授联合会(AAUP)为代表的教师权益组织对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政策制定与运行程序进行了大量基于调查基础之上的研究,这些研究既反映出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在美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也体现出教师权益组织对于保障非终身制教师正当权益的主张,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的教师聘用制度产生了实际影响。

(四)对非终身制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出于保护和改善非终身制教师的生存状况的考虑,有的研究者对于非终身制教师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激发日益庞大的非终身制教师群体的教学与科研热情是美国高等教育实现长期健康运行的关键。库里(Curry B.)等人提出要采取措施提升对非终身制教师的奖励,如要完善非终身制教师的管理机制,提升其组织融入感;院校领导应保护非终身制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注重对非终身制教师工作绩效的认可,适当采用物质或精神嘉奖等。

三 已有研究评析

从国内研究来看,研究者对美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探索大多集中于对终身教职制度的引介和评析,对于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探讨较少,即使有所涉猎,其选题也多数聚焦于对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发展状况的分析,较少对这一制度的兴起原因、运行模式、产生影响及启示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具体来说,尽管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以兼职教师为代表的非聘用制教师的崛起,然而对其概念的厘定尚待精确,对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研究则多数局限于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等表层方面,既缺乏对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兴起原因与运行模式的深层分析,也没有梳理这一制度所隐藏的矛盾与产生的影响。总体上看,国内对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探讨尚未真正展开,这一课题仍然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空间。

从国外研究来看,目前国外学界有关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研究已经有了一批资料翔实、态度严谨、学识丰富的理论成果,特别是针对非终身制教师的政策与机制的研究可谓初具规模,这些成果能够为我们开展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深层研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从而方便研究者开展后续研究;就其研究不足而言,绝大多数的国外相关研究是围绕着非终身制教师的待遇或教学效益等现实问题进行的,很少有人选择从制度规则及社会影响等较为宏观和系统的角度来探讨非终身制教师聘用制度的发展问题,同时现有研究较少对非终身制教师中的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区分,这种笼统的处理方式忽视了两者的差异。总体上说,尽管国外对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非终身教师聘用制度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仍然尚待深化。

对大学及其相关事务的探索永无止境,而这些探索经常能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任何存在都有自己的开端和开创者,以及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但没有所谓的‘零时’,当研究者对显而易见的开端进行初步研究时,会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迷雾被层层拨开。” [72] 美国公立大学是由在进化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自下而上治理的元素和在精心设计时就确立的自上而下治理的元素所组成的混合体,大学的这种体系和规范允许人们去进行系统和渐增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


[1] Ashby,Eric,“A Hippocratic Oath for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Minerva (1968):64-66.

[2] [英]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的起源》,崔延强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3] [法]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24页。

[4] 周作宇:《论大学组织冲突》,《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5]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第3页。

[6] [美]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7] [加拿大]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郭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8] Stromquist,Nelly P.,“The Professoriate:The Challenged Subject in US Higher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53.1 (2017):132-146.

[9] [美]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0] [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谢宗仙、周灵芝、马宝兰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11]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12] [美]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3] 巴玺维:《日本大学的教师任期制》,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4] [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蒋凯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15] 王逢振主编:《美国大学批判》,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16] [美]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17] [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蒋凯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18] 吴鹏:《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19]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提出的办学目标,即“五年时间让学校国字号人才突破一千人,教职工总人数5年后整体减少一千人”,详见窦贤康《大学发展更重视质量,一流高校要培养新知识创造者》,《南方都市报》2022年3月9日第5版。

[20] 吴鹏:《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1] 周文霞:《美国教授终身制及其对中国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2] 管培:《新论高校人事改革的方向和推进策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第1期。

[23] 王寰安:《高校实施教师聘任制的现状调查及政策建议》,《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华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20-11-4.

[25] 王英杰、刘宝存主编:《中国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26] 吴鹏:《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27] Childress H., The Adjunct Underclass How America ' s Colleges Betrayed Their Faculty Their Students and Their Miss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9,p.5.

[28] Hous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 Democratic Staff.A Staff Report Summarizing Forum Responses on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Contingent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https://edlabor.house.gov/imo/media/doc/1.24.14-AdjunctEforumReport.pdf.2020-10-02.

[29]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Higher Education at a Crossroads,https:// www.aaup.org/sites/ default / files/2015—16EconomicStatusReport.pdf.2021-11-02.

[30]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American Academic:The Stat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Workforce 1997-2007,https://www.aft.org/sites/default/files/aa_highedworkforce0209.pdf.2021-01-12.

[31] Finkelstein M.,Schuster J.,A New Higher Education:The “Next Model” Takes Shape,https://origin-www.tiaainstitute.org/sites/default/files/presentations/2017-02/ahe_nextmodel0411.pdf.2020-03-11.

[32] Frontczak,Deirdre M.,“Adjuncts and the Chimera of Academic Freedom”, Journal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the Academy ,11.1 (2020):8.

[33] Jack H.,Schuster,Martin J.,Finkelstein,On the Brink:Assessing the Status of the American Faculty,https://cshe.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rop.schuster.3.07.pdf.2020-12-12.

[34] Stromquist,Nelly P.,“The Professoriate:The Challenged Subject in US Higher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53.1 (2017):132-146.

[35]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常绍民等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36] [英]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37] 谷贤林:《在自治与问责之间: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与州政府的关系》,《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38] 在美国公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中,州政府的拨款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公立学校对来自本州的学生的学费一直持照顾原则,而私立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和社会捐赠,因此它们不会对州内和州外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另外,公立高校一般会受所在州和当地政府的管辖和约束,它们也应承担为本州和地区社会发展所服务的职责,私立高校则不受政府机构的直接管理,它们只需要向董事会负责,也不具有一定向所在地区服务的义务。

[39] [美]克拉克:《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徐震宇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页。

[40] [美]格拉汉姆、戴蒙德:《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战后年代的精英大学及其挑战者》,张斌贤等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1]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页。

[42] Charles J.Clotfelter, Buying the Best:Cost Escalation in Elite Higher Educa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p.20.

[43] [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蒋凯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44] 美国大学协会于1900年产生,标志着研究型大学这一特殊群体正式被外界所认可。

[45]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于1970年首次提出并定期修订《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这为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的美国各类大学和学院提供了公认的分类标准。

[46] 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47] [美]罗伯特·M.洛森茨维格、芭芭拉·特林顿:《研究型大学及其赞助者》,张斌贤等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48]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刘济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9] [美]罗杰·盖格:《大学与市场的悖论》,郭建如、马林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7页。

[50] [美]刘易斯、赫恩:《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为新时代公共利益服务》,杨克瑞、王晨译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51] 易静:《美国不同层类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第3页。

[52] Rice,R.Eugene,“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Transition:Toward a New Social Fiction”, Teaching Sociology (1986):12-23.

[53] 吴鹏:《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54] 阎光才:《学术职业选择、阶层趣味与个人机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6期。

[55] Baruch,Yehuda,and Douglas T.Hall,“The Academic Career:A Model for Future Careers in Other Sect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4.2 (2004):241-262.

[56] Logan Wilson, The Academic Man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a Profess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p.3.

[57] 郭丽君:《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0页。

[58] Clark,Burton R.,“The Academic Life:Small Worlds,Different World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5 (1989):4-8.

[59] [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李家永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2页。

[60] [美]冈伯特主编:《高等教育社会学》,朱志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61] 刘献君:《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特点及实施策略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62] 郭丽君:《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63] 阎光才:《学术聘任制度及其政策风险》,《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64] 郭丽君:《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65] 刘献君:《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特点及实施策略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66] 刘爱生:《美国大学治理:结构、过程与人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79页。

[67] [美]斯马特:《高等教育学》,吴娟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05页。

[68] Gappa J.M.,Austin A.E.,Trice A.G., Rethinking Faculty Work:Higher Education's Strategic Imperative ,New York:Jossey-Bass,2007,p.3.

[69] Roger G.Baldwin,Jay L.Chronister, Teaching without Tenure:Policies and Practices for a New Era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p.134.

[70] Purcell,Mark.“Skilled,Cheap,and Desperate:Non-tenure-track Faculty and the Delusion of Meritocracy”, Antipode 39.1 (2007):121-143.

[71] 陶遵谦主编:《国外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及晋升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72] [德]迈耶:《自由的文化:古希腊与欧洲的起源》,史国荣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版,第3页。 MnrqxS6zkRQvTIsjJzp+ZkXa0nuTFl/+odFD50Kz/1xQmRitYht/rO7lRML03BA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