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之快,规模也是最大的。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速度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等诸多方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2020年我国人均寿命提高到77.93岁。中国的老龄化还在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常态,也将对我国未来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党和政府对人口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诸多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和措施。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把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起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落实中央的老龄工作方针,发挥长寿化的积极因素,避免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因素,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我们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外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其中,位居世界人口老龄化之最的日本是中国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参照国。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21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640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29.1%,人均预期寿命84岁,已是不折不扣的深度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日本政府积极应对,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其中既有失败的教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中日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特征、养老观念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日本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及措施,特别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些举措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作为国家级智库和学术研究机构,对战后日本的社会研究一直非常重视。社会研究室将研究对象定位于战后日本的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治理。近年来,针对日本的人口问题,特别是少子老龄化问题保持着持续的关注,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对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创新工程,日本研究所第一期(2013年)创新工程项目中就设有“日本老龄化社会应对战略研究”,在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创新工程中,日本老龄社会治理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我所的日本社会研究注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曾与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日本比较家族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等共同举办了多场国际、国内研讨会,也曾邀请多位日本和国内知名学者就两国的人口、养老、育儿等问题来所做学术报告,开展共同研究,在国内搭建起了一个研究日本老龄问题的学术平台。创新项目组也多次赴日本国内调研,走访了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中央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学,针对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年金、护理保险、老年人再就业、老年人福利等问题与日方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项目组还考察了东京都、仙台市、富山市等多家养老服务设施,围绕日本老年福利设施的服务形式、经营运作模式、服务内容、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调研。为了发挥智库作用,让我所的日本老龄化研究更接地气,项目组还到上海、山东、黑龙江、云南、广西等地进行调研,与当地民政部门、社会福利部门、民办养老机构相关人士座谈,了解当地人口老龄化状况、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护理领域面临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也提交了多份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所日本老龄问题研究涌现出较为丰厚的成果,出版有《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中日政策与实践比较》《平成日本社会问题解析》《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日韩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等多部学术著作以及智库报告《日本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发表了数十篇日本老龄化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涉及战后日本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现状及成因,日本老年人雇佣和再就业,日本老龄化城市治理,日本养老护理模式及养老护理非营利组织等,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为配合我国的“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2022年年初,结合创新工程“日本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项目,我所成立了“日本的积极老龄化研究”课题组,旨在对日本“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和措施做进一步深入研究。课题组从拟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到理论准备、框架设置、人员分工、研究思路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社会室主任胡澎研究员和郭佩助理研究员进行了潜心研究与撰写,本智库报告就是课题组的最终研究成果。

本报告共分五章。第一章“积极老龄化”新理念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对“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产生和内涵进行了梳理,全面分析了日本老龄化进程以及特点、原因、影响与趋势。第二章老年友好型健康支持体系的建设,重点探讨了老年医疗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以及地域综合照料体系。第三章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活动,探讨了日本如何营造“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氛围,包括如何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发展老年教育。第四章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多元保障,研究了日本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智慧养老的相关实践,对日本老年贫困对策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第五章日本“积极老龄化”的举措对中国的启示,从“积极老龄化”观念的普及、制度设计和路径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家庭照护支持、对老年人孤独状况的防范与救助、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智慧养老战略、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以及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十个方面,对中国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提出了诸多合理化建议。

本报告总结和归纳了日本实施“积极老龄化”的一些经验。例如:日本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完善,特别是护理保险制度在应对老龄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发展社区养老护理服务,开发智慧养老,减少了家庭对老年人护理的后顾之忧;挖掘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弥补劳动力不足现象;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注重对养老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保证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应对老龄化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两国在应对老龄社会,特别是养老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本报告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资料,注重引用日本官方的统计数据,力求全面、系统地梳理日本“积极老龄化”的相关经验,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增强了智库报告的可读性。当然,本报告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有些方面还有待做更进一步的挖掘。如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日本老龄化现状及对策的思考和启迪,将不胜荣幸。

本报告得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对为本书出版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王茵副总编辑和侯聪睿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

闫坤
2022年8月1日 QVVdryuqw6U2KFLKth5QDActIjxFsBl/HM9vdpG8FKPZDGeDMgnqV/FVOh3G8s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