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关于县域经济与县域品牌的文献回顾

1.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县域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越来越活跃的区域,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在未来很可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崔光野等,2020)。由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的未来前景展开研究。县域经济在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之一,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键衔接点,同时也是由多种经济形式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程度能够直接反映出城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强弱和农村的经济状况(支绍岭等,2015)。在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追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成和谐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县域日益成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焦点(张旭等,2021)。县域发展并不只是包括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发展,还包括县域就业、县域治理、县域文化等的发展。但是县域的发展过程中仍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城乡生产消费流通不畅是县域发展的痛点。针对这一问题,2021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抖音举办了“短视频、直播与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并发布《短视频、直播助力新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阐述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对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服务和催化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指出,抖音等短视频、直播产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界面”,是县域经济朝着产业化、融合化方向创新发展的基础(郭倩,2021)。

2.县域品牌与县域发展

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疑还需进一步推动县域振兴,而培育县域特色品牌、发展县域品牌经济就是一个有效路径、有力抓手。品牌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是市场主体使命、愿景、价值观在视觉上的呈现,品牌中蕴含的开拓创新、诚实守信等经营理念,也是巩固供需紧密相连的精神力量(徐清子,2021)。近年来,中国采取了许多促进县域品牌发展的举措。从2013年起,为了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中国品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相关单位连续7年发布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把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地理标志产品县域品牌作为工作重点(柯仲甲,2019)。历经五载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为众多县域品牌提供了展示新形象的空间和机会,也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了一场感知品牌新成果的嘉年华(徐清子,2021)。由于农业在中国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县域特色农产品、建设农业地标品牌在县域品牌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质就是县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需要有区位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市场竞争力(江丽,2016)。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已经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市场需求的升级以及市场竞争的增强,中国农产品必须注重品牌的建立、传播与发展,对县域特色农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可见建设县域品牌是必要之举。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良好形象的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例如,“平谷大桃”“恒泰芒果”“好想你”等(张正河,2017)。

县域品牌不仅担负起优化供给、扩大需求、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也在助力传承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对县域地区的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日益增强(徐清子,2021)。例如,学者对广西特色小镇展开研究,发现了特色小镇是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全新现象,发展县域特色品牌、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当地脱贫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李燕等,2019)。还有学者对当前边境地区县域旅游进行研究,发现了县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方面仍存在不足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边境县域应该重点关注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实现县域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建议,旨在树立县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刘力钢等,2019)。

一个区域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推动区域内的产品和资源向外扩散并吸引各种资源的流入。区域品牌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其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源、深化和拓宽(Hankinson,2010)。在品牌强国战略驱动下,县域品牌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在新发展格局下,要想更好的发展县域品牌,就需要政府强化质量管理、标准建设和品牌保护责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探索以县域品牌为纽带整合全域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模式,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及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品牌,帮助县域品牌提升其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袁保瑚等,2021)。要注重发挥特色经济,实现一县一品。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通过打造土特产品、发扬文化特色等方式形成县域特色品牌,充分利用科技,借助互联网为县域品牌开拓市场(崔光野等,2020)。提升县域品牌价值,还需要提高县域产品销售力和县域品牌传播力(柯仲甲,2019)。县域品牌传播力的加强离不开电商在县域地区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向电子商务链条的转化是十分必要的(王滢等,2017)。

3.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品牌、原产地品牌和网红县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与此同时,国家农业部把2017年正式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其中重点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公用品牌的建设正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兰勇等,2019)。公用品牌和普通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存在不同,公用品牌具有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是基于某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或历史人文条件形成的品牌,通常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县域地区差异性的农产品为识别名称和符号,多以“地区名 + 品类名”命名,例如盘锦大米、烟台苹果、西湖龙井等。独特的地域特点使公用品牌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并且能够充分表达和传递农产品的优点,从而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因此,塑造优秀的公用品牌,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引擎。但是,公用品牌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由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由相关组织所有,许多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所以存在管理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状况,政府部门的管理难度较大(杨肖丽等,2020)。有国外学者在将公用品牌和普通企业品牌对比分析后,得出政府在品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发挥着领导作用(George,2007)。公用品牌在社会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主体共同努力。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和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撑体系,并且加强对品牌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瞿康洁等,2021)。

国内现有的关于地理标志品牌的研究同样是以农业地理标志品牌为主。建设农业地理标志品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要之举。如今,许多县域都在广泛开展农业地理标志品牌创建活动,加强农业地理标志产品的分类管理,强化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保护,着力推进农业品牌化经营等(郑宝华等,2017)。对于使用和发展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问题,有学者通过模型推演与分析得出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原产地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产品质量技术规范水平、在行业中的相对品牌地位等。提升地理标志品牌的使用意愿,需要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政府引领构建地理标志品牌战略,开发地理标志产品核心技术,对积极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促进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谌飞龙等,2021)。

当前,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发展仍存在不足,例如,品类命名方面的不足。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消费的发展趋势、弥补品牌发展的不足,中国地理标志品牌需要改变从产品功效来塑造品牌的传统方法,逐渐向注重从非功能属性尤其是文化内涵的角度来塑造品牌的新型方法转变。赋予品牌名称以优秀的文化内涵,推出具有文化底蕴的优质产品,促进地理标志品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何清,2016)。

许多品牌之所以能形成较强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是因为消费者对品牌原产地的信念和认同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直接的认知离不开品牌原产地这一要素。一般而言,品牌的原产地信息往往和品牌的渠道、授权、代言人以及第三方资源等并列,对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联想一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刘灵,2017)。原产地品牌通常是以特定区域的特产为依据,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形成的公共品牌,其识别对象是区域内企业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或服务的组合。原产地品牌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是能够给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吸引区域外的厂商进入,从而扩大原产地品牌的规模,形成相应的产业聚集,提升原产地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原产地品牌同样面临公共品牌的共性问题,例如,部分产品品牌发生降低产品质量等行为损害了原产地品牌的形象,导致相应原产地美誉度下降,不利于原产地品牌的发展(王兴元等,2017)。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许多“网红县”应运而生。例如,有学者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丹巴县进行考察发现,丹巴县凭借着优质的自然资源,从当地特色入手,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等创新方式,成了网友关注的“网红县”。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全省旅游强县”的招牌,而且带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祝箫等,2019)。

4.关于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古人云:“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时刻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2021)。脱贫攻坚战于2021年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汪晓东等,2021)。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后,促进共同富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与新发展理念尤其是其中的协调和共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协调是共同富裕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和行业协调,而共享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余淼杰等,2021)。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征,共同富裕绝不是平均主义,需要分阶段去促使其实现(张娜等,2021)。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点(魏董华等,2021)。要想推进县域共同富裕,就需要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推进县域共同富裕,需要县域顺应农业生态化、精品化、数字化的趋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品牌+智慧”模式的现代化农业。注重县域品牌建设,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供应地、现代生态农业品质体验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等,加强美丽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形成品牌化营销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朱李鸣,2021)。在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县域都为促进共同富裕付诸行动。浙江省以先行先试为全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探路,努力打造县域特色品牌,让生态变成业态,让农业产区变成景区,让农产品变成商品,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赋能共同富裕(顾雅青,2021)。例如,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磐安县,近20年从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变为了“绿水青山展笑颜”的生态旅游县。磐安县重视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努力将本县打造成为共同富裕的示范点。浙江省丽水市于2019年启动乡村旅游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景”,参照旅游景区等相关标准,结合当地的各方面实际情况,编制出“乡村旅游品牌认定标准”,对“丽水山景”品牌实行入驻认证,实施特色文化传播以及品牌营销等的标准化管理。而且当地从1981年春节起,便逐渐形成了一县一特色的“乡村春晚”品牌,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乡村受益、百姓增收,这无疑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努力(顾雅青,2021)。又如,隶属浙江省温州市的苍南县,着力推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努力打造“学在苍南”“医在苍南”“暖心苍南”“文化苍南”“文明苍南”等民生品牌,并深化落实品牌强农的战略,打造“苍农一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及“浙南看一看、苍南第一站”特色旅游品牌,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陈永光,2021)。

然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要从全局上来看。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共同富裕因而也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汪晓东等,2021)。县域作为共同富裕的主战场,进入新发展时期,将通过进一步借助数字经济,推动传统县域产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县域的共同富裕(王晓涛,2021)。 P48pd+vr0o3+Dvza24Fs7zZLXJ3jdKR7nBlXQ5zDXUEONyORcpTlX2vRJBIh48/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