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燃指数的构建过程中,课题组充分考察了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相关报告和指数,包括浙江大学牵头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Findexable 团队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数”、零壹财经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指数”、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以及 ING 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指数”(FinTech Index)等。课题组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发现,各个指数在构建过程中既有相通之处,也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看,各个发布机构既关注了金融科技发展必备的前提,包括智力资源、政策友好度和营商环境,也关注了金融科技行业内企业相关的情况,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金融科技产业考察程度不够细致,缺乏针对产业链的从基础技术研发到应用场景搭建各环节的细致考察;另一方面,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智力资源评估维度不够精准,忽略了从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
在综合分析现有指数的特点和不足之后,课题组重新设计了针对国内各个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即“燃”指数体系。“燃”指数主要将影响金融科技的因子根据不同性质,分为要素基础、智力支撑、资源环境和企业实力四个一级指标(表1 1)。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疫情对各地经济的影响、各地人口流动特征以及指标与金融科技的相关性,与上一期相比,这一期的“燃”指数在要素基础部分仅保留了总量和结构指标,删除了经济增速与人口增速两个增速指标。
要素基础(Factors)一级指标下又分为两个二级指标,分别从经济基础和人口要素方面考察了各城市金融发展所依赖的影响因子,共计4个三级指标。要素基础一级指标总体反映了当地金融科技发展的经济、人口因素,这类因素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但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表1-1 金融科技燃指数指标体系
表1-1 金融科技燃指数指标体系续表
注:括号内为指标权重。
智力支撑(Intelligence)一级指标下也分为两个二级指标,分别考察高校的科研专利数量与各城市金融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共计3个三级指标。智力支撑一级指标主要衡量了当地与金融科技相关的科研水平和从事金融科技应用的人力情况,这类因素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力。
资源环境(Resources)一级指标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从政策资源、网络资源和金融资源3个维度考察了对当地金融科技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因子,共计4个三级指标。资源环境一级指标主要衡量了当地金融科技发展是否有良好的支持,例如政府是否支持,金融需求是否旺盛等,这类因素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保证。
企业实力(Enterprises)一级指标下分为两个二级指标,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考察了各地金融科技产业链上微观企业的基本情况,共计8个三级指标。企业实力一级指标主要衡量了金融科技产业相关企业在当地的密集程度和质量优劣,这类因素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主体。
“燃”指数从实践主体、主要动力、重要支撑和基础要素4个维度全面、立体地刻画了金融科技在城市、区域上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分析现状,探讨成因,预测发展和提供政策建议。
课题组在充分评估现有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及可持续性后,分别针对不同维度的指标进行了数据采集和整理,并对部分数据来源进行了清洗。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各省、市人民政府官网,Wind数据库,六棱镜、中科清博、龙盾数据等多个数据来源。
特别地,在考察企业专利成果和研发人员数量时,课题组有针对性地采集了国内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平台“六棱镜”的部分数据,对金融科技产业的行业布局、专利数据的赛道细分进行了细致考察。六棱镜(Sixlens)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产业类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暨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产业应用研究基地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知识产权大数据产品,融会贯通了知识产权、工商注册、投融资、科技文献、标准等12大类、300余种多源异构数据资源,构建形成了涵盖150亿条专利、实体关系网络数据的资本—人才—技术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