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作用下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括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文化风俗等,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叹为观止的物质文化,彰显中华智慧的传统科技,积极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

1.叹为观止的物质文化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这些物质文化以实物为载体,构成了我国当代丰富的文物宝库,包括古遗址建筑、石窟寺观、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等不可移动文物,也包括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 [1] 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

中华优秀物质文化类型多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庐山国家公园、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明清皇家陵寝、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天坛、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青城山—都江堰、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大足石刻、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城遗址、泉州宋元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等。此外,特色民居建筑诸如北京四合院、广东镬耳房、西北窑洞、徽派民居、客家土楼。侗族风雨桥、鼓楼、土家族吊脚楼、白族建筑“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羌族碉楼等也属中华民族的建筑瑰宝。代表性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沧浪亭、留园。著名寺观有白马寺、少林寺、灵隐寺、大昭寺、白云观、永乐宫、玄妙观、楼观台。宗祠有帝王祭祖的太庙、晋祠;祭天地的天坛、地坛、岱庙;祭祀先贤的孔庙、关帝庙;祭祀祖先的诚敬堂、绩溪胡氏宗祠、吴氏著存堂、广州陈家祠等。我国已公布13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12片。这些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2.彰显中华智慧的传统科技

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在天文气象研究领域对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精美丝绸和陶瓷,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附加值”产品。古老的中医和中药重在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护佑中华儿女健康数千年。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中华各族人民创造出极具生态智慧的农业科技和巧夺天工的灌溉工程。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樨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等。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有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浙江诸暨桔棒井灌工程、安徽寿县芍陂、浙江宁波它山堰、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等。罗伯特·坦普尔曾把李约瑟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提炼为一个浓缩本,名为《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他在书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尾舵、罗盘、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及导航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也就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国。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背,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和火药,也就不可能用子弹击穿骑士的盔甲,从而结束骑士时代。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更长期地停留在手抄书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2]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理论认为,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并非欧洲一隅所推动,而是整个世界体系互动而形成的结果。 [3] 中华科技文明对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3.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与语言文学

自先秦至近现代,中华民族历代往圣先贤不断探寻天地人之奥妙,形成了中华特色风格的哲学体系。先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农家等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绵延赓续,数千年未断绝。 《诗》 《书》《礼》《易》《春秋》《老子》《墨子》《庄子》《论语》《孟子》等中华元典,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建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冯天瑜先生指出,中华元典具有“道、学、治一体”的风格,使得中华元典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属性。 [4] 汉唐以降,儒释道三教融合与统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胸怀,马一浮先生对三教汇通评论说:“先儒多出入二氏,归而求之六经。” [5]

汉语、汉字、汉文成为维系中国各民族联系和交往的重要媒介。中华特有情致和韵味的《诗经》与楚辞、汉赋、魏晋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华文学一脉相通。程千帆先生认为,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统中可以找到其立足点,无须一味向西洋乞灵。 [6] 叶嘉莹先生指出,诗歌价值在于滋养精神和文化。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往往是用生命谱写诗篇、用生活实践诗篇,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力。古典诗词凝聚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7]

4.积极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了积极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观念。例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华一统、民惟邦本的治国理政思想,五行相生、阴阳相合的辩证法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崇尚大同、小康的社会治理思想,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等。这些思想观念重伦理、重理性、重和谐,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

中华文化重礼义、尚伦理,包含了许多优秀传统道德理念和规范。例如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的优良风尚等,这些传统美德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历史美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人文理性、中庸不偏执、尚和谐。例如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安土乐天、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等。楼宇烈先生认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国从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奠定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 [8] 张岂之先生甚至认为,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 [9]

5.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非物质文化内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思想文化、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和传统美德,这部分内容前面已经进行了概述,这里不再讨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民俗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高丙中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彰显文化自觉历程的概念,是中国社会重构自己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部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如下。

民间文学遗产代表有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牛郎织女传说、鲁班传说、八仙传说、木兰传说、屈原传说、白蛇传传说、满族说部、宝卷、民间故事、阿凡提故事、吴歌、刘三姐歌谣、苗族古歌、玛纳斯、格萨尔、布洛陀、江格尔、阿诗玛等。

传统音乐遗产代表有古琴艺术、唢呐艺术、琵琶艺术、古筝艺术、锣鼓艺术、洞箫、南音、芦笙音乐、丝竹、十番音乐、吹打、打溜子、号子、薅草锣鼓、河曲民歌、畲族民歌、梅州客家山歌、蒙古族马头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侗族大歌、多声部民歌等。

传统舞蹈遗产代表有秧歌、太平鼓、龙舞、狮舞、花鼓灯、傩舞、高跷、安塞腰鼓、土家族摆手舞、基诺族大鼓舞、弦子舞、锅庄舞、羌姆、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麒麟舞、灯舞、赛乃姆等。

传统戏剧遗产代表有京剧、昆曲、潮剧、秦腔、阳腔、高腔、青阳腔、越剧、豫剧、川剧、晋剧、湘剧、徽剧、苏剧、扬剧、评剧、淮剧、南剧、壮剧、梆子、大平调、黄梅戏、梨园戏、采茶戏、秧歌戏、道情戏、花灯戏、目连戏、傩戏、皮影戏、木偶戏、花鼓戏、藏戏、侗戏、布依戏等。

传统曲艺遗产代表有相声、京韵大鼓、北京评书、快板、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河南坠子、凤阳花鼓、四川扬琴、三棒鼓、乌力格尔、达斡尔族乌钦、鄂伦春摩苏昆、傣族章哈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遗产代表有围棋、象棋、摔跤、赛龙舟、少林功夫、畲拳、武当武术、沧州武术、形意拳、太极拳、吴桥杂技、聊城杂技、维吾尔族达瓦孜、蒙古族博克、赛马会、抢花炮等。

传统美术遗产代表有杨柳青木版年画、梅花坞木版年画、漳州木版画、纳西族东巴画、藏族唐卡、剪纸、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苗绣、水族马尾绣、挑花、象牙雕刻、石雕、玉雕、木雕、核雕、锡雕、砖雕、竹刻、金石篆刻、泥塑、灯彩、竹编、面人、面花、草编、柳编、藤编、藏文书法、彩扎、镶嵌等。

传统技艺遗产代表有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砂陶制作技艺、石湾陶塑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维吾尔族土陶烧制技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蓝印花印染技艺、保安腰刀制作技艺、客家土楼制作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银饰锻制技艺、酿醋技艺、皮纸制作技艺、竹纸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烟火炮竹制作技艺、琉璃烧制技艺、蚕丝织造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地毯织造技艺、藏族金属段制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漆器髹饰技艺、砚台制作技艺、装裱修复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花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晒盐技艺、酱油酿造技艺、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蒙古包营造技艺等。

传统医药遗产代表有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正骨疗法、针灸、蒙医药、藏医药、畲族医药、瑶族医药、苗医药、侗医药、回族医药、壮医药、彝医药、维吾尔医药等。

传统民俗遗产代表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农历二十四节气、庙会、歌会、京族哈节、傣族泼水节、火把节、哈节、三月三、瑶族盘王节、黄帝祭典、炎帝陵祭典、妈祖祭典、祭孔大典、那达慕、新疆维吾尔麦西热甫、民间社火、灯会、庙会、民间信仰、抬阁、祭祖习俗、传统婚俗、茶俗、药市习俗、规约习俗、壮族歌圩、民族传统服饰等。

目前,中华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42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 包括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端午节、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格萨(斯)尔、侗族大歌、花儿、玛纳斯、中国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南音、热贡艺术、藏戏、西安鼓乐、粤剧、妈祖信俗、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京剧、中国皮影戏、福建木偶戏、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羌族农历新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麦西热山、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太极拳、送船王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起源既是多元区域性发展,又呈现出向中原汇聚以及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这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格局高度契合。 [12]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13]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15] 。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是今天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有利于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2.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16] 我们今天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中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全面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17]

3.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我们抛弃了优秀传统文化,就会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

4.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下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20] “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21] 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特质,从中汲取制度建设、道德建设的丰富养分,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

5.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强烈,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有生命力,群众十分喜欢,它们也是当代公共文化产品。另外一部分传统文化,通过改变形式,增添现代内容,经过现代转换,同样可以成为当代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优秀传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创造当代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基础。结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综合运用报纸、书刊、互联网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6.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需要,也是发展国家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如民族歌舞、传统工艺、传统医药等均可作为文化产品开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元素和文化力量日益成为与科技力量并驾齐驱的重要动能。适应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度融合与基础变动,发挥文化力量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巨大乘数效应,有助于释放文化发展的创造活力。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繁荣。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

(一)外来文化冲击

近年来,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大量传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影响。西方文化以电影、节日、思想、思潮、图书为载体在我国大量传播。一些西方文化宣传西方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思想文化形成冲击。部分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乐于接受这些外来文化,认为它们新潮,以崇尚西方文化为荣。这些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不多,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淡漠,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甚至否定传统文化。

(二)文化生态变化

传统文化是在特有的文化生态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的演进,传统文化形成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代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一些传统文化事象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下降,有些传统文化事象功能萎缩、作用被代替,其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化旅游、影视、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的误读、滥用,导致文化遗产功能改变、价值弱化、形式庸俗化、文物损毁破坏等问题。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传统文化如何进行科学有效调适,有效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三)现代科技影响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并且影响着传统传承方式作用的发挥。人们乐于接受直接的文化形式,喜欢快餐文化,传统文化由于其形式与当代社会有差别,受到冷落。

(四)部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文化是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传统文化要能够发挥作用,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保持生机与活力。目前部分传统文化因为不适应当代社会面临失传困境,一些传统文化的转换、转型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其自身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关键。

(五)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不健全

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效传承,必须有完整的传承体系。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很不健全,影响其传承发展。一方面,传统文化的部分传承者由于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等原因,无法从事传承工作;部分乡村的文化传承者由于常年外出务工,基本上不从事传承工作。过去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组织不断消解,削弱了传承力量。另一方面,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不愿意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承场域发生消解,而新的场域又没有建立起来,制约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书集中讨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问题。

三 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探究传统文化传承机理,深化对文化传承规律的认识

传统文化传承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目前,传统文化传承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文化传承的机理、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刻。加强对文化传承的学理研究,在总结我国文化传承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以及国外文化传承经验基础上,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入分析文化传承体系中传者、受众、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策略、传承条件、传承保障体系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深入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历程,对于弄清文化传承机理,深化对文化传承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这也为文化传承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推动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在当今社会,要发展、创新中华文化,必须首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建设有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也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独特方式体现出民族风格,建设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来体现。因此,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是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需要。

(三)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表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团结奋斗、诚实守信、帮扶济困、自强不息等积极进步思想,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钱穆先生认为,民族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民族。 [23] 我们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24] 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其积极思想内容,探析这些积极思想的继承方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促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内容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通过发掘本地区文化资源,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化屋村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25] 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通过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存土壤,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五)促进国家文化政策实施,为完善文化政策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政策,为文化传承、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由于社会的发展,已出台的文化政策需要完善;一些领域还没有相应的政策,需要制定。我们要通过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文旅融合、“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与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使各族人民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不断提升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开展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咨询

火热的文化建设实践需要理论做指导。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和解决文化传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文化传承的指导思想、科技创新、政策与体制机制、融入与服务生产生活等具体工作提出建议。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学校传承、数字化技术传承、开发利用传承、文化场馆传承等提出对策,为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具体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参考,提升保护传承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与可持续性。


[1] 李群:《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年第6期。

[2] [美]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陈养正等译,21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2页。

[3] [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罗荣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5] 马一浮:《与张立民》,《马一浮全集》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第802页。

[6] 张伯伟:《“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程千帆先生诗学研究的学术史意义》,《文学遗产》2018年第4期。

[7] 叶嘉莹:《从中华诗词中获得慰藉和勇气》,《人民日报》2020年3月20日。

[8]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46—47页。

[9] 张岂之:《张岂之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62—268页。

[10] 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1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s://www.ihchina.cn/chinadirectory.html。

[1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3—71页。

[13]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90页。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

[15]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页。

[16]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90页。

[17] 冯天瑜:《弘扬光大中华文化元素》,《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1页。

[19]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

[20]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90页。

[21]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88—89页。

[22] 郭齐勇:《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的特质》,《人民日报》2021年5月21日。

[23] 钱穆:《中华文化二十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0页。

[24]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82、90页。

[25]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1版。 PQ+s99UYtbnYF4aRtdvDj3Hv+EUvj3dNXuBy91qi6+/1HbmSzEYE8qevWNoBIl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