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促进就业增长的贸易政策

就业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结果是商品或劳务的产出,贸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贸易的增长,尤其是出口的增长,是可以直接刺激就业增长,而就业的增长往往是财富增长之源。因此,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坚持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推动出口贸易开放度的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就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同时也是创造就业岗位、提升社会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源泉。一方面,出口贸易的增长通过增加企业利润以及扩大企业产出水平,促使本行业中的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提升劳动力就业总水平;另一方面,无论是资本品、中间品还是消费品,大部分均是由原材料进行加工之后的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产业联动效应带动本国上游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高劳动力需求总量。

(一)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

当前,在参与全球分工过程中,我国出口企业仍处于价值链末端,出口大多为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并且出口企业之间通常采用相互压价的竞争手段来提高自己的销售量,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此外,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缺乏创新、宣传、售后服务等综合性的营销手段,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因此,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培养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对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出口贸易的发展以及促进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推动一般贸易出口发展,扩大就业产业关联效应

一般而言,一般贸易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具体来说,加工贸易主要是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用于加工、装配和出口,与国内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联系较少,其他企业难以参与加工链条,并且中间投入品主要由国外供给,加工贸易的出口扩张对国内就业带动优先。而对于一般贸易,其出口的中间投入品主要是从国内获取,与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较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王有鑫等,2013)。因此,鼓励和扶持一般贸易企业发展,提高一般贸易出口规模,有利于国内一般贸易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就业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国内劳动力需求。

(三)继续完善相关贸易政策体系,为出口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民粹主义逐渐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加。贸易环境的恶化以及由其带来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各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为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以及贸易的快速发展,必须为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国内发展环境而言,继续在 WTO的规范下完善现有的贸易促进政策体系,包括出口退税、公共信息服务等;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在WTO允许的范围内实施服务出口零税率、服务补贴等政策;完善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调查和申诉力度。从国际发展环境而言,在 WTO的框架下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通过加快实施区域、双边经济一体化战略为中国产品出口扩大市场空间,利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磋商,保障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出口利益(李计广等,2008)。

二 正确认识进口贸易的重要性,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坚持大力发展出口贸易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进口贸易的发展。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各国的经济往来越发紧密,进口贸易在国家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进口贸易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和设备,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对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发展进口贸易的过程中,需考虑由进口贸易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同时也要出台相应措施缓解由进口贸易带来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双管齐下促进社会整体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一)优化和调整进口商品结构,促进就业水平提升

增加对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产品的进口规模,如高新技术产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以及国内较为匮乏的资源,通过运用进口先进产品来扩大我国经济总量,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推动消费品进口贸易发展,适度增加对消费品的进口。一方面,通过扩大消费品进口规模增加消费者的可选择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减少居民的社会福利损失,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扩大消费品进口规模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换,带动新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的增长。

(二)优先选择与发达国家进行进口贸易合作,实现国内技术水平快速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由进口贸易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劳动力就业发展,在进口资本品和中间品时,应优先选择与发达国家合作。换言之,在增加资本品、中间品等蕴含先进知识产品的进口时,我国应有地区上的偏向性。有关研究表明,当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技术差距越大,进口国从国家贸易中所获得的技术溢出的可能性越大(Blyde,2004),经济发展就越快,社会就业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就我国资本品进口而言,近年来资本品进口来源国逐步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向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其对我国技术溢出具有负面影响(胡小娟和王娜,2012)。因此,在发展进口贸易时,优先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进口贸易伙伴,有利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出台相关救济措施,缓解由进口贸易所带来的就业冲击

显然,进口贸易所发挥的替代作用将会冲击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发展。基于横向进口竞争角度,进口贸易显著加剧了进口国同同一产品的竞争程度,使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销售遇冷,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被迫退出市场(魏浩和李晓庆,2017),就业岗位消失。因此,有必要对受进口贸易冲击较为影响行业和企业,出台有利于劳动力的就业、收入保障的相关政策以及实施一些有关的救济措施,争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劳动者就业。

三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影响深远,贸易以及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逐步升级和转型,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就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情况而言,以农民工为主的低技能劳动力群体基数大且占劳动力总数比例高,随着资本品和中间品这类蕴含先进技术与知识产品进口的增大,国际贸易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日渐显著,劳动力就业结构有待优化。为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更好地承接国家产业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与就业质量,促进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

(一)加强国民教育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当前,为破解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结构性问题、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劳动力社会流动不畅、新经济发展对就业冲击等深层次问题,实现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亟待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陈晨和刘冠军,2019),而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国家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具体而言,需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工作,将义务教育范围由小学和初中扩大到小、初、高,通过提高义务教育年限来促进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加大对贫困山区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需注重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打破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城市的局面,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缓解劳动力市场上的技能结构性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引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教学师资力量;此外,还需统筹国内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和推广职业教育,增加国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提升社会认可度,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保障高技能人才的供给。

(三)加大对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实现劳动力由低技能向高技能转变

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民工共计29077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7.53%,农民工人口基数较大。为实现全社会就业水平的提升,劳动力素质水平与岗位技能实现高度匹配,必须加大对当前就业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高,实现劳动力由低技能向高技能的转变。首先,由政府出面,提供一批具有公益性和普适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如计算机操作培训等,提高现有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其次,通过职业培训补贴或优惠政策激发企业以及社会各类团体组织举办职业培训课程,增加职业培训资源供给。


[1]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 数据来源于UN-Comtrade数据库。

[3]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nDn5j0e6OWTzy79oPKR1/9Eu5K2o1YAyenlhMl8c5CUM3n0nbQCHjkckOigGhS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