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力需求的现状

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经济上一直效仿苏联的做法,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都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国民经济及工农业分部门的绩效不高(瞿商,2008)。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尝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限制,朝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开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和转型升级阶段。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包括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在1978—1991年我国对外贸易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通过设立各种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逐步建立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带,不断扩大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同时也对改革开放之前的贸易体制进行改革。

(二)全面发展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举措促进了对外开放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发展的高潮。在这一阶段,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环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对外开放向沿江、沿边和内陆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发展格局;二是推动外贸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外贸制度。

(三)深化发展阶段(2001—2011年)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贸易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示: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期,积极融入规则体系,建立了新的外贸法规体系,同时通过推进科技兴贸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二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经济稳定,特别是外贸经济的发展,因此,在2008—2011年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主要聚焦于稳定外需和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等方面,以缓解金融危机对贸易产生的冲击。

(四)转型升级阶段(2012年至今)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贸易体系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大对于对外开放也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在这一阶段,我国贸易政策的重点环节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外贸增长新优势,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转变,强调外贸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二是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和构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制度、新模式和新路径;三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推进外贸发展惠及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同时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苏科伍和马小利,2018)。

2011年开始,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量、进口量分别占据世界总量的第一和第二,成为贸易大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在推进贸易发展过程中,将中心进一步转向主动扩大进口,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林媛媛和车璐,2021)。

二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1]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经济外交日益频繁,各国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同时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逐步增加。1978—2019年,我国的GDP增长了268.4倍。其中,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1978—2019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355.04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321556.93亿元,增长了904.69倍,受到外部因素冲击,小范围内有所回落,如图2-1所示。其中,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167.65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79326.36亿元,增长了1068.65倍;进口贸易由1978年的187.39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42230.57亿元,增长了758倍,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发展态势趋于一致。贸易差额由1978年的-19.74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37096亿元,出口贸易总额逐步超越进口贸易总额,并长期处于贸易顺差阶段,如图2-2所示,驱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图2-1 1978—201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绘制而成。

图2-2 1978—201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明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具体来看,贸易发展水平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四个发展阶段基本吻合。1978—1991年,我国对外贸易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进出口贸易总额较低且发展相对平缓,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355.04亿元上升至1991年的7225.75亿元,增加了6870.71亿元,年均增长27.26%;其中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增加了3659.45亿元、3265.8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25%、28.01%。1992—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全国各地贸易发展方兴未艾,进出口贸易总额逐渐扩大,并保持年均21.01%的增长率。2002—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深化发展阶段,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贸易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贸易总额急剧增长,由2002年的51378.15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236402亿元,年均增长18.85%;在此期间,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贸易总额有所回落且于2011年逐步恢复。2012年至今,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时期,贸易结构面临转型升级,贸易发展体系逐渐成熟,贸易总量呈上升态势,增速有所下滑;贸易总额由2012年的244160.2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321556.93亿元,年均增长3.96%;同期,我国贸易顺差也在逐步扩大,增加到22537.71亿元,出口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二)最终品、中间品和资本品贸易发展现状 [2]

依据贸易产品的最终用途,联合国BEC分类法(广义分类法)将贸易产品分为最终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三大部分,且与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对应。具体见表2-1。

表2-1 SNA分类和BEC分类

续表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的贸易总额整体上呈上升态势,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小范围内有所回落;其中,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贸易增速趋于一致,中间品贸易总量则远高于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贸易总量,如图2-3所示。

图2-3 2002—2018年我国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绘制而成。

资本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1271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0131亿美元,增长了近7倍。其间,进口贸易由621亿美元上升至2903亿美元,增加了2282亿美元,增长了3.67倍;出口贸易由650亿美元上升至7228亿美元,增加了6578亿美元,增长了10.12倍。贸易顺差整体上也是逐年增大,并在2018年达到峰值4325亿美元,如图2-4所示。十七年间,资本品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图2-4 2002—2018年我国资本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绘制而成。

中间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3408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7247亿美元,增加了23839亿美元,年均增长15.43%。其间,进口贸易由2143亿美元增加至16132亿美元,增加了13989亿美元,增长了6.53倍,年均增长14.89%;出口贸易由1265亿美元增加至11115亿美元,增加了9850亿美元,增长了7.78倍,年均增长16.41%。中间品贸易逆差从2002年开始逐年扩大,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5097亿美元,2012—2016年有所回落,2017年开始又逐步扩大,如图2-5所示。相较于资本品而言,中间品进口贸易无论是在发展速度还是贸易总量上均高于资本品贸易发展趋势,且中间品出口贸易总量也要高于资本品出口贸易总量,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以及劳动力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图2-5 2002—2018年我国中间品进出口贸易明细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绘制而成。

消费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1417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7311亿美元,增加了5894亿美元,年均增长11.72%。其间,进口贸易由107亿美元上升至1310亿美元,增加了1155亿美元,年均增长17.06%;出口贸易由1310亿美元上升至6049亿美元,增加了4739亿美元,年均增长11.04%。消费品进口贸易发展趋势相对平缓,出口贸易逐年增大,贸易顺差由2002年的1203亿美元逐年增大,并于2014年达到峰值5952亿美元,其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贸易顺差有所缩小,随后逐步恢复,如图2-6所示。由于大多数消费品所蕴含的都是普通的、低技能的知识和技术,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大国以及劳动力密集型国家,消费品的生产规模较大,且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消费品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从中获取利润。基于此,我国的消费品出口贸易总额一直远高于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社会整体就业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图2-6 2002—2018年我国消费品进出口贸易明细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绘制而成。

总体来看,自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深化发展阶段以来,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09年和2015年贸易发展均有所回落。其中,资本品和消费品贸易持续顺差,且消费品出口总额远大于进口总额,资本品贸易顺差在2008年超过进口总额,之后两者差距逐渐拉大。中间品进口贸易总额一直高于出口总额,长期处于贸易逆差阶段。依据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其用途的不同以及其贸易发展水平的不同,最终将会对劳动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 中国劳动力需求的发展现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选择更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社会制度,党和政府进行了艰辛探索,我国开始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逐步向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逐步建立起“沿海—内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发展格局。四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带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整体来看,我国劳动力需求的规模呈上升态势。

基于劳动力需求水平角度,我国劳动力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全体就业人员数量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4.02亿人上升至2019年的7.75亿人,年均增长8.9%。其中,基于农业生产机械化以及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升,第一产业就业规模有所下降,截至2019年年底,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由1978年的70.53%下降至25.1%,劳动力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移动。同期,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分别增加了1.44亿人、3.18亿人,就业人员比例分别提高至27.5%、47.4%,且第二、第三产业人数分别于2012年、2019年达到峰值 [3] ,劳动力需求水平稳步上升。

基于劳动力需求结构角度,高技能劳动力占比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来看,我国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受教育程度达到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由2001年的5.6%上升至2018年的20.2%,增长了14.6%;同期,受教育程度处于初中、高中程度的劳动力占比增长了5.3%;受教育程度处于小学及以下水平的劳动力占比降低了20%,劳动力质量不断提升,见表2-2。从技能劳动力来看,我国高级劳动力技能需求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劳动者为398.66万人,占就业人数的1.86%;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统计数据表明,同类单位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劳动者为514.11万人,相比2004年的指标增加了115.45万人,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不断提高。

表2-2 中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续表

从就业的总量与结构变化来看,出口的增长与就业总量都增加了,即使是在国内市场需求不变的时候,出口也同样拉动了就业的增长。 rRC3xP0Qhpxt3mfUXzeXjtelczyyFnPcqYHn0MsYuNiI+6fvrouTijgYLBKsN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