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的版本众多,目前较有影响者有20卷本、10卷本、16卷本、18卷本等多个版本。鲁迅的小说创作从数量上看并不太多,主要包含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个集子中。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不单在小说文学创作方面成就巨大,学术研究也成就斐然。他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至今仍是中国小说史研究领域里的扛鼎之作。迄今为止,鲁迅一直在被推崇和被言说。与鲁迅同时代的一些作家已经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但鲁迅的影响却似乎不减反增。由此引发一个问题:鲁迅为何在现代中国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书目中,鲁迅的作品经常出现在“中小学生推荐丛书”之列。仅2020年,就有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巴蜀书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岳麓书社、台海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出版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的单行本或合集。不仅如此,在学术研究领域,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也一直是热点,研究成果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涌现。由此引发另一个问题:为何今天人们仍然要研究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共收录了14篇小说,其主要题材为乡土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其具体篇目有《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呐喊》的题目很有深意。对鲁迅而言,为了助人脱离困境,需要大声“呐喊”,它代表了彼时鲁迅的心境与情绪。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没有纯粹的长篇小说,《阿Q正传》篇幅最长,也不过接近10万字。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正传》和《药》已被改编成了电影。
小说集《彷徨》共收录了11篇小说,也以乡土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为主。其具体篇目有《祝福》《弟兄》《离婚》《幸福的家庭》《伤逝》《长明灯》《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肥皂》《在酒楼上》。“彷徨”意味着内心苦闷,找不到出路,它是《彷徨》集中各篇小说的共同底色,这在《祝福》《伤逝》《在酒楼上》等作品中可明显体会到。但“彷徨”是不是意味着沉沦呢?对鲁迅而言,“彷徨”不是沉沦,也不是绝望。在这部小说集中,鲁迅思考了更多的东西。对此,可以从《祝福》《伤逝》以及由它们改编而成的电影中深刻体会出来。
鲁迅的第三个小说集是《故事新编》。其中共有8篇小说,包括《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皆为历史题材。之所以称为“新编”,是因为其写作方法比较特别。鲁迅自述这些作品的大致创作方法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
鲁迅的小说主要有三类:乡土小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鲁迅的作品大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现实关怀精神,他的《故事新编》也同样如此。可以说,乡土小说是鲁迅接近大众并与大众对话的领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体现着鲁迅对社会和人性、人生的深层思考;“故事新编”类小说可视为鲁迅的寓言表达。放在20世纪的时代背景中考量,单从受众的覆盖面而言,乡土小说的受众无疑最广。电影是一种大众传媒,从此角度而言,鲁迅的乡土题材小说最适合被改编成电影。梳理鲁迅作品在20世纪的电影改编可以发现,事实上也正如此。迄今为止,鲁迅作品的电影改编情况主要如下。
1.1954年,香港电影《程大嫂》,李铁导演、编剧,取材于鲁迅小说《祝福》,以越剧《祥林嫂》为蓝本,植利影业公司。
2.1956年,彩色电影《祝福》,桑弧导演,夏衍改编,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北京电影制片厂。
3.1958年,香港电影《阿Q正传》,袁仰安导演,许炎、徐迟编剧,原著为鲁迅小说《阿Q正传》,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新新电影企业有限公司。
4.1978年,彩色电影《祥林嫂》(越剧),岺范、罗君雄导演,袁雪芬等人改编,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上海电影制片厂。
5.1981年,彩色电影《阿Q正传》,岑范导演,陈白尘改编,原著为鲁迅小说《阿Q正传》,上海电影制片厂。
6.1981年,彩色电影《伤逝》,水华导演,张瑶均、张磊改编,原著为鲁迅小说《伤逝》,北京电影制片厂。
7.1981年,彩色电影《药》,吕绍连导演,肖尹宪、吕绍连编剧,原著为鲁迅小说《药》,长春电影制片厂。
8.1994年,彩色电影《铸剑》,导演为张华勋,执行导演为张扬,副导演为仲伟荣、陶云,编剧为张扬、杨从洁,原著为鲁迅小说《铸剑》,监制为才汝彬、徐克,北京电影制片厂、香港电影工作室。
在上述由鲁迅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中,有些情况值得特别指出。1956年出品的彩色电影《祝福》是1949年之后中国内地拍摄的首部彩色故事片,该年是鲁迅逝世20周年。1978年出品的彩色电影《祥林嫂》是越剧。1981年出品了多部电影,如《药》《伤逝》《阿Q正传》等。为什么这一年有这么多电影集中出现呢?主要是为了纪念鲁迅100周年诞辰。电影《铸剑》是一部由内地与香港合拍的电影,它也是一部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品。《铸剑》的监制是徐克,影片中有很多徐克的印记。《铸剑》的导演张华勋是执行导演张扬的父亲。张华勋在中国当代武侠电影界非常有名,他导演的《神秘的大佛》堪称中国当代悬疑武打片代表作, 影响十分深远。岑范导演的电影《阿Q正传》面世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主演严顺开在第二届国际喜剧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男演员奖。
当前,关于《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面世。王宇平的《镜头下的重述——1957年香港影片〈阿Q正传〉考》(2012) ,从“从小说到电影”“镜头下的重述”“香港左派电影脉络里的《阿Q正传》”和“影片《阿Q正传》的国际影响”四个方面对袁仰安导演的《阿Q正传》展开了研究。陈伟华的《论〈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模式》(2015) 探讨了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的改编模式。徐妍的《鲁迅小说: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以〈阿Q正传〉为例》(2017)认为小说《阿Q正传》的语言具有反审美性,岑范导演的电影《阿Q正传》的语言在时间、空间、视觉、听觉、机位、图像、造型、音乐、光与色彩等方面具有探索性。 王卫与崔思晨的《从〈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看经典的再解读》认为“电影将原著中未点明或用笔隐晦之处以符合电影叙事逻辑的方法串联起新的情节,把令读者容易‘糊涂’的片断变得‘明白’,又将原著中‘明白’的叙事加之艺术化的加工,使人物变得‘糊涂’” 。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章拟从符号层、结构层和功能层三个层面入手,结合电影与原作的思想内容,从“释礼”和“立人”两个点切入,探讨电影对原作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