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关于中国文学与电影关系的研究专著,现有专著类的研究成果已在100种以上。随着文学和电影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预计在该研究领域将会有更多成果涌现。以下拟在分类的基础上,依时间顺序对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研究相关的著作进行简要评述。

一 学术专著概况

(一)在电影文学理论的语境中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

早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的探讨夹杂于电影文学理论书籍之中,而且这种做法在各个不同时期均有存在。王平陵编的《电影文学论》(1938)虽然较薄,但其中涉及了较多的电影与文学相关问题,有“电影与文学的使命”“当时的几种倾向”“趣味”“光调与情调”“演技与符号”“空间与时间”“布景”“电影与小说”“电影与诗歌”“电影与传记文学”“电影与报告文学”等章节。 电影与小说的关系是该书的重要内容。柯灵的《电影文学丛谈》(1979)主要探讨了电影剧本的创作问题,涉及编剧、导演等方面的问题。其中论及《为了和平》《春满人间》《雁南飞》《秋瑾传》《赛金花》等电影剧本的创作。 朱玛的《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学基础》(1979)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讨论电影艺术,下卷讨论电影文学。该书的第六章论及电影文学与小说的关系。讨论电影文学的各章分别为:第六章 电影文学与小说、戏剧文学的异同;第七章 电影文学的主题和题材;第八章 电影文学的情节和结构;第九章 电影文学的叙述方式及作用;第十章 电影文学的描写;第十一章 电影文学的修辞手段;第十二章 一个剧本的诞生。 叶元的《电影文学浅谈》(1983)从主题、结构、人、事、物、字幕、改编等多个方面讨论了电影文学,并兼及电影和电影文学的历史、电影评论等。 叶元曾编写电影剧本《林则徐》《革命军中马前卒》等。他在探讨电影文学问题时结合了自己的编剧实践。翁世荣的《电影文学的技巧》(1985)探讨了电影的基本语汇,分析了电影文学的题材和容量、结构和节奏,讨论了电影的文学性和民族风格等问题。另外,该书还论及了喜剧电影、电影改编和历史题材影片。 刘金镛、宋家庚的《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学》(1990)全书共九章,前四章讨论了电影的发展、特性、电影镜头、电影样式等;后四章探讨了电影剧作、电影改编以及电影欣赏与评论。 戴锦华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1993)是北京电影学院、东方速记文秘函授大学的函授教材。该书在第三部分“文本的策略”中,重点分析了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红旗谱》和《青春之歌》。 孟固的《电影艺术的文学解读》(2004)共十章,其主题分别是:电影画面、电影声音、电影时空、电影摄影、蒙太奇、题材与细节、电影景观、电影情节、人物形象、电影主题。后五章有比较多的文学话语。

在国外,也有学者在对电影文学理论的探讨中涉及文学改编。美国的D.G.温斯顿的《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1983)探讨了电影语言、剧作、电影叙事形式对小说的借鉴;新现实主义和现实的性质;小说和电影中的意识流;电影中的存在主义和反英雄及地下电影等问题。该书还分析了费德里科·费里尼和影片的心理分析技艺、安东尼奥尼和无情节的电影剧本,并重点从文学改编的角度分析了《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从“梦”和“戏”的角度分析了电影《野草莓》。

综上,在电影文学理论的语境中探讨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曾在20世纪后期一度成为热点,进入21世纪之后相关研究呈冷遇的态势。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文学及电影的生态均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此,本领域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推进。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史研究

不少关于文学与电影的关联研究成果在章节中涉及了中国文学的电影改编简史,其中可见不同的分期理念和分期方法。

改编的过程,既是跨媒介传播的过程,也是多方对话的过程。龚金平的《开放视野下多维对话关系的构建——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2007)分三个阶段论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主要特征,重点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分期具体为“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新时期(1977—20世纪80年代后期)。作者自述力图为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建立三个对话层次:电影改编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对话;电影改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对话;电影改编与国际化背景下各种现实情境、社会思潮之间的对话。

因为发表电影剧本和电视剧本的刊物较少,大部分影视剧本并没有通过纸质出版物公开印刷出来,而是直接用于电影摄制。因此,影视文学的研究通常需借助影片来进行。梁振华的《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2013)的封面书名为《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1949—2012)》。该书虽然没有标明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史著作,但由于其中的支撑材料大多为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且各章节大致依年代分期进行设置,因而也可以视为文学的影视改编史著作。该书对1949—2012年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影视艺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考察,结合影视及文学思潮对1949—2012年的中国影视文学进行了分期和分类,并选择了大量代表性作品进行个案研讨。其涉及的电影文学作品有《南征北战》《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董存瑞》《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李双双》《新局长到来之前》《祝福》《早春二月》《红灯记》《闪闪的红星》《城南旧事》《芙蓉镇》《黄土地》《红高粱》《少林寺》《顽主》《北京杂种》《长大成人》《小武》《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三毛从军记》《甲方乙方》《疯狂的石头》《离开雷锋的日子》《铁人》《让子弹飞》《一九四二》《红玫瑰与白玫瑰》《少女小渔》《卧虎藏龙》等。 其中所论影片大多改编自小说。

李清的《中国电影文学改编史》(2014)是较早以“改编史”命名的著作。该书梳理了中国文学的电影改编史,总结了不同时期的改编特点及文学对电影的作用,结合中国电影发展史对改编史进行了分期。该书的分期及主要观点为:1905—1922年是第一阶段,戏曲和文明戏被搬上银幕,拉开了文学的电影改编的序幕;1924—1932年为第二阶段,以“鸳蝴派”为创作主力掀起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商业电影大潮;1932—1949年为第三阶段,左翼文学的电影改编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1949—1976年为第四阶段,政治及意识形态对本时期的电影改编影响巨大;1978—1988年为第五阶段,该时期是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的高潮期,谢晋等第四代导演作出了突出成绩;1988—2000年,中国文学的电影改编进入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的后新时期。第五代导演在文学世界的牵引下进行电影创作。21世纪初期的电影改编深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

平心而论,撰写“改编史”的难度极大,因为“史料”和“史论”这两大块均很难完美地落到实处,故不少学者选择以“导论”和“概论”来命名“改编史”类型的著作。徐兆寿和刘京祥所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概论》(2017)共分为两编。上编为“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简史”,对1949年至新世纪初期之间的电影改编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在分期方面采用了四段式,即“社会主义初期”“新时期前十年”“后新时期(1990—2000)”“新世纪以来”。各章具体展开时,多以类型小说的电影改编为角度切入,涉及了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都市题材小说、网络文学等类型的电影改编。下编为“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理论概述”,讨论了“文学与电影的关系”“电影改编中的‘忠于原著’与‘多元创新’”“作家转向编剧现象”和“如何培养精英编剧队伍”等问题。

还有些研究成果,既没有以“史”命史,也没有以“导论”和“概论”来命名,但在行文和章节框架中运用了“述史”的思路和方法。万传法的《改编与中国电影》(2020)共分为两章。“第一章 21世纪前中国电影改编的几个阶段及改编特点”讨论了1905—2000年中国电影改编的六个阶段(包括1905—1922、1924—1932、1932—1949、1949—1966、1978—1988、1988—2000年)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二章 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改编”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IP电影改编研究、基于“内容生产”为主的传统类改编研究、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改编概况、特点及趋势等重要问题。

总体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史研究”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49年以后的改编史研究,1949年之前的改编史研究还待拓荒。究其原因,史料的缺乏当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因此,相关的史料建设工作也需要大力推进。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个案研究

在个案研究方面,也出现了多种形态的研究成果。

“导演”要素是较为常见的研究切入点。戴锦华的《镜城突围》(1995)主要对影坛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进行了剖析。作者以女性为切入点,结合电影与文学进行了论析。其中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的电影《霸王别姬》是书中的重要个案。 戴锦华的《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的第二章第四节标题为“《玫瑰的名字》:小说、电影与文化分析”。《玫瑰的名字》是根据昂贝托·艾柯的同名小说改编。第五章第二节分析了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霸王别姬》。

“作家”要素为研究者重点关注。陈墨的《陈墨评金庸——影像金庸》(2008)重点关注了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关于电影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是“金庸小说与电影”,其二是“电影《神雕侠侣》(未投拍)的改编备忘录”。这两部分的内容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余分别是“30集电视连续剧《碧血剑》(制片人:张纪中)改编备忘录”“40集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制片人:张纪中)”和“50集电视连续剧《鹿鼎记》(制片人:张纪中)改编备忘录”。陈墨因为担任文学顾问,参与了这些金庸武侠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工作。 段文昌的《赵树理小说的改编与传播》(2014)对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三里湾》等作品的多媒介改编和传播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部分内容涉及电影改编。

还有的学者以文学原著类型为切入点展开研究。黄淑娴的《女性书写:电影与文学》(1997)共分为四个板块,包括“女性书写:文学与电影”“华语新电影与女性”“西方电影的男女视野”“日常生活的政治”。全书的着眼点是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中的女性书写,对文学与电影二者的关系着墨较少。 阮青的《“十七年”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2016)探讨了“十七年”文学经典的“原生性”特质、影视改编热原因、影视改编的生产机制、改编的误区、改编对影视类型化的影响等问题。其中第五章以《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和《红旗谱》为例深入探讨了革命英雄传奇叙事、知识分子成长叙事、日常生活化的革命叙事等三种经典文本的多重叙事转换。

地域文学视域也常为电影改编个案研究所采用。黄仪冠的《从文字书写到影像传播:台湾“文学电影”之跨媒介改编》(2012)结合具体的作品探讨了乡土叙事与文学电影、琼瑶电影的空间形构与跨界想象;20世纪80年代女性小说的影像传播、母性乡音与客家影像叙事、影像史学与记忆政治、黄春明小说的想象国族与原乡图像在台湾新电影的改编中的改动与再现、白先勇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互文,以及李昂小说《杀夫》《暗夜》中的性别符码与乡土魅影在电影改编中的表达等问题。 岳凯华的《现代湖南文学的电影改编》(2018)对《青春之歌》《边城》《萧萧》《丈夫》《山道弯》《祸起萧墙》《爬满青藤的木屋》《芙蓉镇》《包氏父子》《风吹唢呐声》《没有航标的河流》《那山那狗那人》《暴风骤雨》等湖南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个案进行了研究。该书还包括了三章综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里的湘西世界”“潇湘电影制片厂所摄制的红色电影”和“新世纪潇湘影视中的毛泽东形象”。

此外,还有学者在进行跨媒介改编研究时涉及电影改编。陈由歆的《话语权力再生产:〈红岩〉的成型过程及改编研究》(2011)第四章专门讨论了《红岩》的电影改编,重点研究了1965年电影《烈火中永生》和1984年电影《魔窟中的幻想》对小说《红岩》的改编。 李萍的《〈西游记〉的跨文化影像改编研究》(2020)从艺术视阈、美学、文化、立体效应、传播途径等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跨文化影像改编进行了深入研究。

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仍在持续进行,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需要持续跟进。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理论研究

有较多改编理论研究著作将电影改编和电视剧改编放在一起论述。林涵表的《电影电视文学创作》(1990)从创作理论的层面讨论了电影电视文学创作中的故事和形象、改编与创造、影视文学与民族关系、悬念、悲剧、严肃片、娱乐片和喜剧等问题。

有不少学者从名著改编的角度探讨了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理论。赵凤翔和房莉合著的《名著的影视改编》(1999)对名著的影视改编理论和现象进行了研究。该书探讨了“改编观念的演变”“名著改编的可行性”“影响名著改编的本质性因素和非本质性因素”“名著改编的方法”“名著改编的风格处理”“鉴赏与评论”等问题,在“第九章 当代影视剧的改编”中,简述了电影改编的热点问题,如对古典名著的改编、对历史题材的改编、对当代畅销小说的改编等热点。对比分析了电影、电视剧改编的不同特色。 张宗伟的《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2002),上编为改编理论研究,涉及对文学与影视的因缘关系、改编对象与改编者、改编方法等理论问题的阐述。下编为改编实践研究,分为古典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现当代文学名著电影改编和外国文学名著电影改编三大板块。其中现当代文学名著主要涉及了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以及钱钟书、金庸等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还涉及谢晋、凌子风、张艺谋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该书的内容比较全面,个案论析多以简要分析为主。

有的学者从叙事的角度展开电影改编理论的研究。陈林侠的《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2011)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小说与影视叙事的文化研究,结合具体的作品探讨了物欲批判、权欲主题、情欲批判、地域空间、社会关系等叙事范畴的文化意义。第二编为改编的叙事研究,探讨了改编的情调与趣味、改编的修辞与认知、改编的人物与层次、改编的叙述语言与时序、改编的人物对话与文字、改编的叙事节奏与韵律等问题。第三编为改编的文本研究,探讨了张艺谋电影改编的叙事特点、陈凯歌电影改编的文化逻辑、姜文电影改编的寓言式重写、李安《色·戒》的电影改编、经典名著的影视剧改编等问题。该书重视影视的生成研究,注重对改编现象进行深度理论研究。 汪坚强的《文学这根拐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2011)对1949—2011年的影视与文学改编进行了简要梳理,论析了改编的适合性原则、原著精神与当代意识、翻拍经典等问题,探究了改编过程叙事手段的转换问题。在作品分析板块,结合《天云山传奇》《活着》讨论了从反思叙事到新历史叙事的变迁;结合《红日》《江姐》等电视剧探讨了主旋律与红色消费;结合《唐山大地震》等灾难片探讨了“灾难叙事”;结合电视剧《大生活》探讨了城市叙事;结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理论在近年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邓树强的《网络文学及其影视改编研究》(2017)以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为主,全书共八章,其中第七章涉及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的背景、方法与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问题,第八章为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成功案例简评。 易文翔和王金芝合著的《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研究》(2019)对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文化语境、改编策略、改编前景、意义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该书还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七月与安生》《后宫·甄嬛传》《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遇见王沥川》《大江东去》《将夜》等影视剧改编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研究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著作将电影改编与电视剧改编进行了区分,专论电影改编的著作逐渐涌现,本研究领域日渐呈现细分的态势。

有的学者力图以宏观的视角切入,从整体上探讨文学的电影改编理论。汪流的《中国的电影改编》(1995)讨论了电影改编的方式、忠于原著与创造、电影改编者需要具备的条件、电影改编理论的突破等问题。该书以理论探索为主,其中涉及了《伤逝》《祝福》《哦,香雪》等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改编。 李欧梵的《不必然的对等:文学改编电影》(2017)从具体实例出发,探讨了文学的电影改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该书的前三部分是英美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是对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的论析,具体论述了《雷雨》《原野》《三国演义》及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全书在框架结构和内容上具有开放性。 章颜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2018)共四章,分别探讨了“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多重关系”“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作为新的文学批评的改编”“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对话”等问题。

国外也有类似的宏观研究成果。法国的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与让娜-玛丽·克莱尔的《电影与文学改编》(2005年中文版)有较强的理论性。全书分两部分展开。上编为“从文学作品到电影”,下编为“从电影到文学作品;后现代的面貌”。上编重点讨论了法国电影改编的历史发展和电影改编作家对图像和语言差别的认识,并涉及电影改编的社会批评理论,其中有不少经典作品的分析。下编主要讨论了电影小说,并重点研讨了从电影到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后现代现象。 这部著作对同类研究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有的学者从微观视角切入对电影改编理论展开了研究。刘明银的《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2008)以“审美”为切入点探讨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电影改编。该书以鲁迅、茅盾、老舍、沈从文等人的作品的改编为例,认为现代文学的电影转换是重现经典,指出反思文学的电影改编存在同构与变异。作者以《黑炮事件》等作品为例,认为改革文学与问题小说的电影改编存在旗语与诘难两种倾向。作者还以莫言、王朔、刘恒、冯骥才、刘醒龙等人的小说的改编为例,讨论了“革命”“裂变”“惶惑”等审美流变。 周仲谋的《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改编》(2015)涉及了改编理论和改编案例两大板块。该书讨论了改编观念的娱乐化倾向、改编理论的反思与重构、消费时代的名著改编等问题。改编案例分析板块主要从消费语境的角度讨论了《三毛从军记》《大话西游》《高兴》《色·戒》《画皮》《花木兰》《赵氏孤儿》《白鹿原》等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电影改编的模式和风格研究方面也有不少成果面世。徐红的《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2011)借助于《新茶花女》《空谷兰》《车中盗》《一串珍珠》《伪君子》《弃妇》《少奶奶的扇子》等电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改编,探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现象及理论。 田莹的《从文学到电影:改编的九种可能性》(2016)探讨了文学的电影改编的九种模式:以《死亡与少女》为例探讨了戏剧式改编;以《色·戒》为例探讨了全景式改编;以《祝福》《林家铺子》为例探讨了通俗式改编;以《表》为例探讨了本土化改编;以《腐蚀》为例探讨了日记体小说的影像化改编;以《在底层》为例探讨了跨文化改编;以《倩女幽魂》为例探讨了文化史语境下的改编;以《悲情城市》为例探讨了“去女性化”的改编;以《到自然去》为例探讨了民族与世界比较视野中的改编。 孔小彬的《改编的逻辑:电影导演与198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2017)从接受的视角切入,探讨了在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电影导演的改编理念和改编风格。作者认为,谢晋、黄健中和谢飞等导演强调作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融合;张艺谋、陈凯歌和霍建起强调影像艺术与原作的创造性对话;姜文、张元和黄建新强调导演的个性风格,在改编过程中对原作有“误读”倾向;冯小刚、滕文骥、夏钢有明显的市场意识,注重在改编过程中阐释和迎合群体的需求。

有较多学者以断代史(导演视角、作品视角等)研究的思路展开电影改编理论研究。傅明根的《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研究》(2011)主要研究了“第五代”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其中的时间跨度为1983—2002年。全书主要从“改编语境”“改编模式”“改编的叙事与意识形态显现”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该书所指第五代电影主要指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的电影。第五代导演是广义的,既包括78级,也包括非78级的。其中主要论及了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及黄建新等人。 赵庆超的《文学书写的影像转身:中国新时期电影改编研究》(2012)对新时期的电影改编进行了探讨。上编为改编文化主题学研究,包括“第一章 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改编”“第二章 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改编”和“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改编”。中编为改编叙事结构学研究,包括“第四章 叙事元素的比较分析研究”“第五章 符号元素的比较分析研究”和“第六章 修辞元素的比较分析研究”。下编为改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包括“第七章 凸显现实主义元素的典型案例——从《香魂塘畔的香油坊》到《香魂女》的电影改编”“第八章 凸显现代主义元素的典型案例——从《寻枪记》到《寻枪》的电影改编”和“第九章 凸显后现代主义元素的典型案例——从小说《高兴》到电影《高兴》的电影改编”。 马军英的《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2011)对特定类型的电影改编理论进行了研究。该书以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为例,探讨了媒介的变化所引发的叙事的转换。作者重点论述了叙事客体的变异、叙述的变异、意义的表达转换与变化、物质载体对故事转换的制约等问题。 张一玮的《从名著到电影: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2021)对改编自现代文学名著的电影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涉及的电影有:改编自鲁迅的《阿Q正传》《药》《伤逝》《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电影;改编自茅盾的《子夜》的电影;改编自沈从文的《边城》《萧萧》《丈夫》等小说的电影;改编自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小说的电影;改编自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作品的电影;以及改编自巴金小说《寒夜》的电影版。作者重点探讨了人物、情节、语言等要素在改编过程中的变化和特点,在研究时较多采用对改编个案进行全面分析的思路。

还有研究者探讨了英美文学的电影改编理念。张冲主编的《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应用》(2010)共收录了25篇论文。该书是“文学作品与银幕改编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主题学术会议的成果,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银幕改编个案研究”“文学作品视觉产品的教学意义”及“改编研究的理论思考”等成果类型。 论文集中涉及的电影作品或小说作品有:《乱》《法国中尉的女人》《小妇人》《纯真年代》《华盛顿广场》《人性的污点》《洛丽塔》《沉静的美国人》《女仆的故事》《地心游记》《白雪公主》等。

由上述梳理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颇多。由于社会时代在不断变化,文艺氛围和环境也在相应发生变化,新的作者与新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也在不断涌现,由此也催生了许多新型的电影改编理论。新的电影改编现象需要用相应的理论去阐释,新的电影改编理论也需要去挖掘、总结和深化。

(五)电影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联及互动研究

电影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联与互动研究领域的成果颇多,研究理论与方法丰富而多样。

有研究者从文学流派的角度切入研究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盘剑的《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2006)从“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现代电影》及其软性电影论者的文化表达”“新感觉小说的隐性视觉形态”“艺术、政治、商业的结合与互动”“性别操作:女体的多元功能与意味”等分论题入手,探讨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该书在论析时注意到了与具体作品的结合。梁秉钧等人所编的《香港文学与电影》(2012)是论文集,其作者包括梁秉钧、周蕾、藤井省三、罗卡、黄淑娴、郑政恒等十三位。该书探讨了香港文学与电影的关联。

有研究者结合外部要素与内部要素,对电影与文学及文化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陈建华的《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2009)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清末“革命”话语。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内容涉及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主要讨论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其中两篇论及张爱玲,其中还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有学者尝试从困境的角度切入探讨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冯果的《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2007)的封面书名为《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全书共五章,论析了中国第三代电影人至第六代电影人的电影改编和创作情况。其主要论题有:“电影艺术物质和中国电影”“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软弱妥协的改良者:‘第四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风口浪尖上创作的人:‘第五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边缘形象的代言人:‘第六代’电影人的创作”。

外国也有不少学者对文学与电影的关联进行了研究。加拿大的马里奥·J.瓦尔德斯的《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2011)借助符号学和阐释学理论,探讨了文学、电影和文化的关系。 美国的莫里斯的《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2008)关注了儿童文学与电影。方卫平认为,该书站在儿童文化的大背景上,从具体的儿童文学和儿童电影出发,论述了成人、儿童、风俗、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当前电影中的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倾向。作者的论述涉及从纸质图书到电影屏幕、从传统的经典文本到当代流行文本多方面的问题,作者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养育经验,探讨了历史和当下的儿童文化所传达出的矛盾讯息。

还有研究者对比研究了电影与文学中的某个事物或人物。华人学者张英进著、秦立彦翻译的《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2007)从空间构成、时间构成和性别构成三个方面研究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小说与电影中的城市。文本对象主要是小说,兼及电影、话剧和诗歌,研究重点是从城市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作家,并挖掘在以往的主流文学史中因意识形态或精英立场而被长期忽略或埋没的作家。理论方面主要以社会学中的城市心态与都市体验为框架。 加拿大的珍·毕林赫斯特(Jane Billinghurst)的《红颜史》(2007)论析了神话、历史、文学和电影中的12种性格鲜明的女性。计有:原始坏女孩、神话中的少女、埃及艳后、情妇、翻天覆地的罪魁祸首、勾魂摄魄的荡妇、金发尤物、美丽坏女人、性感小猫、风流夫人和早熟少女、终级悍女以及至高无上的女人等。 这部著作将文学及电影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人物结合起来进行论述,提供了一种新的论述视角。

在文学与电影的关联研究中,历史与比较的视角为多个学者所采用,其中既有平行研究,也有影响研究。孙柏的《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2012)既有个案研究,又有历史回顾。其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形式之争:小说、戏剧和电影”,包括第一章“早期间谍故事:小说、电影和现代人”和第二章“寻回失落的房子:戏剧和电影的空间诗学”。第二部分“网络时代的社会象征行为”,包括第三章“与‘青春’有关:《失恋33天》中的时间、地方性和主体化的可能”和第四章“千禧年的资本主义:《龙文身的女孩》的意义结构与价值表述”。第三部分为“跨界莎士比亚”,包括第五章“一个摆渡场景:《一剪梅》中的梅兰芳、阮玲玉和‘无声的中国’”和第六章“《科利奥兰纳斯》:舞台/银幕的跨界演绎”。第四部分为“经典中国:历史叙述与中国映像”,包括第七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个人记忆与历史叙述——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和第八章“上帝之瞳与‘死活人’的黎明:《金陵十三钗》中的西方主义与性别叙事”。 陈伟华的《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之关联研究:以历史与比较的视角》(2013)主要研究了1905—1949年中国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者深入挖掘了当时报纸、杂志中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电影、文学作品以及导演和作家的情况,对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分八章展开。第一章主要述及研究对象及意义,并探讨了电影与文学的亲缘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起步阶段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认为电影在对文学的借鉴和改编中起步。第三章对比研究了电影与文学在白话文运动中的表现。第四章主要论及在启蒙与呐喊的时代主潮中电影与文学的关联,指出在文学艺术工作者们的帮助下,中国电影得到快速发展,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逐渐成为热潮。第五章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促成电影发展形成第一次高峰的过程。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在抗日战争中电影与文学的表现及相互关联。第七章认为二战后中国电影发展遭遇新的危机并在文学的帮助下得以突围,且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向。电影与文学协作服务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第八章为结语,着重论述了电影的寓教于乐以及文学在其中的作用。全书综合运用了文化学、叙事学、跨学科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既关注文学艺术的内部,也关注文学艺术的外部,以实证研究为主,以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自身的发展为脉络,结合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对电影与文学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剖析了二者的交融与疏离。其中既有纵向的历史研究,又有横向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文学与电影影响研究的成果也逐渐增多。陈伟华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与电影新类型的诞生》(2017)以历史年代为线索,以个案为切入点,以小说原著与电影新类型的关联为视角,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典型个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作者梳理和探讨了小说原著对不同时期电影新类型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归纳总结了小说的电影改编的典型模式及改编规律。全书通过详细的个案分析,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对中国电影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回顾了电影改编对小说原著的传播的影响;在丰富的历史图景中呈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的持续不断的交融。其中可见《玉梨魂》《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阿Q正传》《祝福》《边城》《离婚》《红日》《林海雪原》《天云山传奇》《青春万岁》等小说名著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巨大促进和帮助。本书的研究虽是个案研究,但其视野并不局限于个案,而是将具体个案置于整个体系中进行。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学、电影学、文化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较好地结合了文字、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材料进行研究,体现出良好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洞察力。 朱怡淼所著《改编:中国当代电影与文学互动》(2017)认为1977—1989年的电影改编是基于审美性原则的选择与接受,1990年以来的电影改编是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规约下的选择与接受。该书还分析了文学与电影艺术特征的异同、文学与电影改编的互通、电影改编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对文学的影响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研究者对国外的电影与文学的关联也进行了研究。吴辉的《影像莎士比亚: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2007)由上中下三编构成,分别为“戏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电影银幕上的莎士比亚”和“文化消费中的莎士比亚”。上编论析了莎士比亚在英国、中国以及其他各国的戏剧舞台上的情况。中编分析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被世界各国的电影导演搬上银幕的情况。这些导演包括劳伦斯·奥利弗、奥逊·威尔斯、葛利高里·柯静采夫、弗朗哥·杰弗瑞利、罗曼·波兰斯基、巴兹·卢汉姆、黑泽明、肯尼思·布莱纳等。下编分析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公众剧场、象牙塔内以及媒介传播中的表演和传播的情况。 贺红英的《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2008)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苏联电影与俄苏文学:历史考察与现象述评”,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20—70年代这一时期俄苏文学与苏联电影的关系。下篇为“苏联电影中的俄苏文学经典”,重点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人的作品的电影改编情况。 这部著作研究电影与文学的思路值得同行借鉴。

电影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联及互动研究涉及历史研究、史料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其中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

(六)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研究

随着文学与电影跨学科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史”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张英进的《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2006)收入了作者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时撰写的有关电影和文学研究的文章。全书以学科史为整体框架,分为电影和文学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注重跨文化的视野,概述了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近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理论和批评方法,属于“电影研究之研究”。第二部分注重跨学科的视野,概述了美国文学史、电影史、文化史三个学科在20世纪的发展变迁,并以比较文学为切入点探讨了西方理论和中国文学研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和上海现代派(新感觉派)等相关问题,最后以张爱玲作品的多样性阅读及其对文学史文化研究的挑战结束了本书的论文部分。 该书主要关注了欧美的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对电影与文学的内部关联较少涉及。岳凯华的《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书目引论》(2019)从学术史的角度切入,将百年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分成了“尝试与摸索:1949年以前”“自觉与开创:1949—1979”“主动与勃兴:20世纪80年代”“突破与沉寂:20世纪90年代”“复兴与繁盛:21世纪以来”等五个阶段。全书共分五编,以年为节对各影视文学改编研究著作进行了简要评述。书中对各著作的介绍包含了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代、总字数、页码和目录等信息。

可以预计,随着研究成果的增加,“现当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术史的研究也将变得越发重要。

二 相关教材

有较多关于影视剧本创作与赏析的教材类著作中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

有不少教材在电影文学的范畴中涉及电影改编。赵孝思的《影视剧本的创作与改编》(1991)的定位是教材和普及读物,以介绍影视剧本的创作为主。其中第七章谈到了改编与原著、改编的一般条件与方法。 李泱、孙志强主编的《电影文学引论》(1991)阐述了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学基本理论和电影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文学的特性,分析了电影文学的类型和主体、电影文学的创作和技巧、电影文学的风格,介绍了电影文学的解读和批评。此外,还简介了中国的电影文学。 陈阳主编的《影视文学教程》(2013)为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该书的第一部分论及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涉及影视与文学的渊源、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影视与文学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影视改编的理论与实践、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等。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影视文学剧本的写作。 张晓红、徐曼和孟冬梅编著的《名著赏析与影视改编》(2017)共六章,前四章论述了名著赏析和影视艺术相关问题,后两章探讨了影视改编相关问题。第五章为“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探讨了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的关系、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得与失、改编的前提、改编的方法等问题。第六章为“名著影视改编作品赏析”,分析了几部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其中有孙道临导演改编自曹禺话剧《雷雨》的同名电影。

部分作品选类型的教材收录了一批电影文学代表作。黄曼君、许祖华、童秉国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戏剧·电影文学卷)》(2000)选录了中国现代电影文学经典作品,计有:夏衍的《狂流》和《上海24小时》、田汉的《三个摩登女性》、田汉和夏衍的《风云儿女》、蔡楚生的《渔光曲》、蔡楚生与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孙瑜的《大路》、孙师毅的《新女性》、袁牧之的《桃李劫》《马路天使》、阳翰笙的《逃亡》、阳翰笙与沈浮的《万家灯火》、洪深的《劫后桃李》、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等。 黄丹主编的《电影编剧教学实践: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师电影文学剧本集》(2007)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材。收录了王迪、汪流、尹一之、刘一兵、丁牧、苏牧、张献民和庄宇新等人的电影剧本作品和创作谈。

值得指出的是,部分教材名称中有“文学与电影”,但正文中仅有分论而并无二者的合论。黄万华主编的《经典解码:20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2012)为大学课程教材,共四章。分别为:第一章 文学的经典性阅读;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建构;第三章 百年中国电影;第四章 文本个案与解码实践。第四章为文本分析,共五节,分别是小说经典解读、诗歌经典解读、散文经典解读、戏剧经典解读、电影经典解读。诗歌、小说、散文以及电影各自独立,共同成为这本教材的组成部分。 书名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其用意可能是为了突出电影的重要性。

不仅大学教材中存在讨论电影文学及电影改编的内容,部分中学教材也设了专章。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7)电影文学欣赏》(2006)精选了《开国大典》《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二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音乐之声》《阿甘正传》《美丽人生》《天堂的孩子》等电影文学作品。 该教材还有配套用书,为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7)电影文学欣赏教师教学用书》(2006)。 邝锐强和文英玲主编的教材《新高中中国语文新编 选修单元一 名著及改编影视作品》(2010)共五章。该教材结合具体的作品分别讨论了文本与电影在人物(角色)、叙事观点、主题、情节、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改编”“影视赏析”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涉及的具体文学与电影作品有《对倒》《倾城之恋》《胭脂扣》《活着》《倩女幽魂》等。

文学的电影改编相关教材类的书籍多为集体编撰,其内容或为相关常识的探讨,或者是作品精选。这类书籍大多在课堂中使用,其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总体而言,教材类书籍较为注重常识和广度,或许是考虑到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不大注重理论深度。由于不同时代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期待,为了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作为普及知识载体的教材也需要进行适应性的更新。

三 相关论文集

还有些文学的电影改编相关书籍是论文集。在中文学界,这类书籍最早出现的是译作。在电影理论的发展史上,中国的电影理论经历了从引进到原创的历程。就笔者掌握的史料来看,中国的电影改编理论的建设也同样如此。苏联学者И.马涅维奇等著、伍菡卿等翻译的《文学遗产与电影》(1956)与苏联学者M.罗姆等著、何力翻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论文学与电影》在内容上有些重复。该书收录了五篇谈文学与电影的论文,它们是:И.马涅维奇的《把古典文学作品搬上银幕》、Г.罗沙里的《文学作品的改编》、Г.罗沙里的《伟大的文学遗产与电影》、В.史克洛夫斯基的《创造性地改编文学作品》、Н.列别杰夫的《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M.罗姆等著、何力翻译的《论文学与电影》(1958)收录的五篇文章是:M.罗姆的《文学与电影》(同前书)、Г.罗沙星的《伟大的文学遗产与电影》(同前书)、В.史克洛夫斯基的《创造性地改编文学作品》(同前书)、Е.格布里罗维奇的《长篇小说与电影剧本》、В.彼得罗夫的《论古典戏剧的改编》。 张骏祥、荒煤等人编著的《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当代电影理论丛书二)》(1987)收录了张骏祥、荒煤、钟惦棐、李少白等人的论文共28篇。这些论文涉及电影的文学特性、电影的文学价值、电影与文学的分歧点和交叉点等问题。 荒煤主编的《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上)》收录了茅盾、张骏祥、柯灵、袁文殊、荒煤、夏衍、林杉、于敏等人论电影文学的文章,共计12篇。 荒煤主编的《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下)》(1987)收录了周扬、夏衍、张骏祥、林杉、荒煤、钟惦棐、于敏、沈嵩生、毛莉莲、陈剑雨、赵成、李少白、谭霈生、鲁勒、李准、王愿坚、白桦、鲁彦周、辛显令、张弦、陆柱国、苏叔阳、叶楠、黄宗江、张天民等人的文章,共计30篇。

部分刊物专门在学界发起了对电影改编问题的讨论,并精选论文结集出版。《电影艺术》编辑部与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部合编《再创作 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1992),收集了自1981年3月至1984年7月发表在《电影艺术》及其他电影刊物上的三十多位作者关于电影改编问题的文章。主要涉及的问题有:电影改编理论问题、鲁迅小说的改编问题、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问题、当代小说的改编问题等。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文学的电影改编研究领域不仅得到了在岗在职学者的关注,也为研究生群体所重点关注。厉震林主编的《网络母题:戏剧影视文学的网络小说改编研究》(2013)是戏剧影视文学研究生论坛的论文集,共收录了43篇以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为主题的论文。 其中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研究;既有理论探讨,也有作品分析。

当前,中国的电影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电影与文学研究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各类影视研究学会相继成立,由此催生了各种文学与影视研究的专题会议。一些刊物还专门设置了文学与电影研究的专题栏目。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将自己的论文成果结集为论文集出版。诸如此类的条件为文学与电影研究论文集的出版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财力和论文资源,预计这类成果将会越来越多。

四 研究特点及趋势

现有著作类研究成果的成书模式主要有三种:理论研究、个案研究、理论与个案混合式研究。当前,电影与文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首先,关于文学的电影改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体系性也越来越强。这类研究将进一步呈现深入性和多元化的态势。其次,改编史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将由普遍规律史的研究走向个性史的研究。再次,个案研究方面,将逐渐从零散性研究转向体系性研究。将从平行比较研究逐渐走向深度影响研究。最后,史料库的建设和史料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已有一些思路和方案可行:第一,进行跨学科研究。随着研究的积累和深入,对电影与文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成为必然。这类研究,是使研究获得突破性成果和进展的重要途径,也更具有挑战性,对研究者素养的要求也更高。第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电影与文学的关联研究领域是一个尚待大力开垦的领域。既可以继续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微观研究;还可以从宏观和理论的高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度揭示。第三,进行局部领域的集大成式研究。随着史料的完备和个体研究的深入,使得局部领域的整体研究成为可能。史料的丰富多元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可以从很小的角度切入,进行很深入的挖掘。 6H3TTQqCi7aguQgki8zbLA0oO9Wr7bVZLl/1MLUmXZFI/vaNwyLoYKWobI5YTqJ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