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试论重阳诗词与人文精神

摘要 重阳节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既深刻反映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充分体现着鲜明的感恩意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本文从先秦典籍入手,以溯源重阳节来历、内涵为基础,探讨重阳诗词中蕴含的感恩天地、珍视生命、敦亲睦友等多方面的思想情感。文章认为,人们对重阳节的认识,由最初人们对天体运行和季节变化的认知与标识,转变为人们表达敬畏天地、感恩宇宙自然的重大活动。因此重阳节与重阳诗词中体现的天文地理变化、感恩自然宇宙,都是重阳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重阳节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登高宴饮等习俗,都彰显着人们珍爱生命、期望健康长寿以及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思亲、睦友、思乡等诗词作品,反映着以孝悌、和谐为代表的思想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当今社会应弘扬、光大重阳节的民族风俗与人文精神。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实践智慧结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资源与思想宝库。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书写社会生活、保存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其中重阳节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内涵丰富、鲜活生动,生活化、人性化特征突出,既深刻反映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充分体现着鲜明的感恩意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但目前对重阳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民俗节日认识的表层,而对文化内涵与文明意义的发掘、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与民族精神的挖掘等偏弱。其实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众多诗词大家如李白、杜牧、白居易、苏轼、李清照、陆游、杨万里、辛弃疾等,都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吟诵重阳节的诗词名篇,表达感恩天地、珍视生命、敦亲睦友等多方面的思想情感,充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成为涵养道德人格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本文从重阳诗词入手,探讨其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

感恩自然宇宙,是重阳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重阳节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文化现象,“重阳”的概念元素在《易经》中已有体现。《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称“重九”。“重阳”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表达的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其受到如此重视,以至成为传统节日,奥妙就在于这个时间节点与农耕文明、人类生存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以农业文明著称于世,农耕文化在我国影响深远。早在先秦时期,民间广泛流传的《击壤歌》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的说法。农业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其中对农时的把握又是古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正如《孟子·梁惠王》所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时令季节直接关系作物耕种、人民生存和身体健康,甚至关系国家兴衰。因此,古人高度关注季节变化且感受敏锐。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把制定历法当作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尚书》开篇《尧典》中就记录了“……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的故事。即尧命羲氏、和氏分赴四方,观察记录日月星辰、天体运行的情况与规律,考察动物在不同季节的生态变化与特征,据此制定历法,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古人对星辰的认识是自然朴素的。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可知,古人为了说明星辰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将黄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份,以冬至日开头,称为十二星次,与二十四节气相联系。“大火”是十二星次之一,当它“初氐五度”时为寒露,“中房五度”时为霜降,“终于尾九度” 。它的天文方位是古人判断节气、安排农事的重要依据。许多古典文献对“大火”星都有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就是描述“大火”星在农历七月开始西行、天气逐渐转凉,九月“大火”星渐隐、人们需提早备衣的情形。当“大火”星在九月隐退于人们的视野之外时,古人往往会举行盛大的祭送仪式来感谢“大火”星对农耕的助益,这种仪式被称为“九月祭”。同时,从农耕角度看,与清明时节的“种瓜种豆”不同,重阳时节则代表着作物的成熟与收获。《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有“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的记载,可知远古先秦时期就有重阳时节庆祝丰收、祭飨天帝、感念恩德的活动,这种包含狂欢和祭祀的庆典被称为“九月庆”。

在同一时节进行的同类活动渐渐融为一体。由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九月庆”和“九月祭”逐渐合并演化为重阳节,由最初的人类对天体运行和季节变化做出的认知与标识,转变为人们表达敬畏天地、感恩宇宙自然的重大活动。这种思想在吟咏重阳节庆的诗词中多有体现,如北宋初期的文坛盟主徐铉在五代初作的《九日落星山登高》:“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诗中不仅描写了重阳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传统习俗,而且首联的“稻穟成”“落星山”两个词语特别突出了重阳庄稼成熟、天文变化的重要特点。

珍爱生命是重阳人文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汉代是重阳节由以往的祭祀和庆典逐渐发展为内容丰富的民情风俗节日的重要时期。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关于“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的说法,隋代杜公瞻作注说“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世以来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

可知自西汉以来,饮用菊花酒、佩戴茱萸、登高宴饮,已渐渐取代群体性的祭祀活动,构成了重阳节日的基本内容,地域影响也不断扩大。而这些内容都与人们期望健康长寿息息相关。农业社会极其重视人力资源,身体强壮才能从事生产耕种。同时,在汉代“倡扬儒术”的文化背景中,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得以充分展现,祈愿长寿也成为人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表现。

根据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人与自然是“形神合一”的整体,自然时节的变化与人身的变化紧密联系,所以中医主张根据在不同的节气运用不同的养生手段,以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重阳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基本对应,是天气由热渐冷、时常反复变化的时节,人的生理和情绪都会受此影响,对身体免疫力也是一个考验,恰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所言“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由是,珍视身体、珍爱生命,就典型地反映到重阳这个十分敏感的时间节点上。为适应季节变化,人们采取诸多措施,饮用菊花酒、佩戴茱萸、登高宴饮等重阳习俗,恰好符合重阳时健身养生的目的。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药用价值远远大于观赏价值,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相较菊花,茱萸的药用价值更为明显。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中原多见的品类为山茱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称“葢茱萸名‘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徐铉的诗《九日雨中》有“茱萸房重雨霏微”“唯有多情一枝菊” 两句,就同时提到“治寒驱毒”的茱萸与“轻身延年”的菊花。

赏菊固然可以在回归自然的审美享受中愉悦身心、平和情绪,饮菊花酒、佩戴茱萸亦可看作预防疾病的手段措施,而登高则是最为人熟知的重阳习俗。登高既能让人回归自然,又可锻炼身体,有益身心健康;“高”又有高寿的吉祥寓意,寄托了美好祝愿。同时,登高还会引发文人诸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哲理思考。登高之时往往会感受到与“天”的联系,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的崇敬、希望与天地共通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登高这一意象也常出现在边塞诗词中。如唐代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写戍守将士于重阳之时登高饮酒、听笛赏歌的情景,以边塞充满“霜威”“杀气”的景色烘托气氛。又如王昌龄的《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写边塞重阳登高所见景色,意境雄奇阔大。边塞重阳诗词充满鲜明的边疆特色、军旅特色,反映出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和个体价值实现的自豪,为重阳节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

中国农耕文明在社会结构层面表现为家族家庭的稳定性。儒家文化提倡对家庭的重视,在重阳这个古人心中应当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却无法与家人共度时,文人往往会借助文学作品抒发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类思亲作品既多且好,精彩精妙,最能反映以孝悌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重阳诗词的最大亮点,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唐代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作者异乡思亲之情,并推想家中亲人挂念自己的遗憾情形,表现手法创新独到。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杨衡的《九日》“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张籍的《重阳日至峡道》“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诸如此类的诗句,都抒写了重阳节怀念亲人的深厚情感。李清照的名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描写婚后不久就与丈夫分离、又恰逢重阳佳节的孤独、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具体生动,细腻感人。

敦亲之外,睦友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主题之一。重阳是文人雅士展开社交活动的好时机,饮酒赋诗、畅叙友谊,产生了大量诗词作品。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记叙重阳节独在异乡时得到友人关怀的感情触动。杜牧的《九日齐安登高》开篇“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写与友人登高揽胜的情景,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则用齐景公牛山泣涕的典故感慨世事,抚慰友人。苏轼曾檃栝杜牧此诗作词《定风波·重阳》:“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表现的诗人性情更加豪迈旷达。宋代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记载参加韩琦家宴的逸事:“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辛弃疾重阳节则为送别友人傅先之创作《水龙吟》“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以细腻的笔法表达思念,情感真挚。记叙轶事之外,文人也常借典故代指重阳宴饮。东晋大将军桓温重阳时在龙山宴友,名士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受到众人嘲笑。参军孙盛撰文取笑他,他从容应答,尽显倜傥风度。后人用“龙山落帽”形容孟嘉的气度不凡、临乱不惊,以“龙山会”代指重阳聚会。韩鄂、朱湾、吴则礼、何景明等文人均有作品借“龙山”典故抒情。

乡情更是重阳话题的聚焦点和重头戏。许多作品都表现游子不忘故土、不忘家乡的淳朴善良之情。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抒写忧虑家乡受到战乱破坏的沉重心情。杜甫的《九日五首》:“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抒发作者从异地思亲思乡、到向往和平安定、再到对生命的思考。爱国诗人陆游的《重阳》“照江丹叶一林霜,折得黄花更断肠。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含蓄委婉地抒写国破家亡之恨,感人至深。这些作品都以重阳为主题,抒写乡情、亲情,进而升华为对人生、对国家、对社会的思考,体现出博大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鲜明的民族精神。

重阳诗词蕴含的人文关怀、文化意蕴远远不止于此。崔元翰的《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体现了重阳节美景、美食、音律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着眼重阳菊花,突出白菊,以人喻花,充满情趣与谐趣,幽默有味。高适的《重阳》“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感叹事业未成、人生易逝的悲凉。司空图的系列重阳组诗《丁巳重阳》《旅中重阳》《浙上重阳》《重阳山居两首》等,将重阳佳节的美景与战乱硝烟做对比,反映现实,表达了作者忧心国事,关注社会与人生,充满儒家的入世淑世精神。

重阳节由远古走来,在汉代渐成习俗,魏晋气氛益浓,文人墨客吟咏不绝,唐代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宋代更是盛况空前,至朱明时代,皇帝甚至亲自登高垂范。重阳节历经数千年,延续至今,是中国流传最久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吟咏重阳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近现代重阳诗词创作也为数不少,但影响最大的,当推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作者以“人”的“易老”与“天”的“难老”对比,表达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的哲学理念,通过描绘“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丽秋景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大美”意境,抒发重阳节时的独特感受,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自信,表达感恩自然、积极奋发的理念,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成为影响深广的经典。

诗词之外,数千年后的今天,全国各地也用各具特色的重阳习俗,延续着中华民族对重阳佳节的执着与眷恋。如河北省香河县将重阳节称作“追节”,亲家之间会互相馈赠节礼;山东昌邑人习惯在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江苏无锡人要吃重阳糕、九品羹;浙江桐庐人民会举行秋祭、互赠重阳粽;广西壮族自治区怀集县人民则要以大炮赛神酬愿……这些习俗都是对古代重阳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包含着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彼此的美好祝愿。

在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农耕文明早已被工业文明所取代,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对重阳节的认识、观念和态度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全国各地对重阳佳节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但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似乎更喜欢“洋节”,许多传统节日在本土遭遇“尴尬”。而邻国日本、韩国却十分重视重阳节,日本人习惯在重阳节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韩国人则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等等。重阳节习俗的广泛传播和境外流行,充分证明其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和文化意义。我们国家已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九日确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2006年,重阳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些措施,从制度层面引导和保护重阳节文化,不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环境,而且也为重阳节在当今社会发挥道德修养和文化传承作用创造了条件。

总之,重阳节是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节日,历代重阳诗词作品,含纳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精神,也体现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人文情怀,光大民族精神,让感恩自然、珍视生命、敦亲睦友、敬老孝亲的理念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vCmSKsF/uMcsQy7MllJc47jS7OgP56IV+MuUiKzzXZbr4ybFqqpAyVhgwruPvw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