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丝绸之路与人文精神
——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和平发展

摘要 古代丝绸之路策源于中国、绵延于世界,由陆地到海上,相继持续数千年,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多民族、多区域共同参与的第一次世界一体化经贸大行动,也是全球众多族群文化的大交流和大创造。丝绸之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展示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实践,充满深刻丰厚的人文精神。丝绸之路开创了“化干戈为玉帛”以经贸全球化来推动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新模式,以“和”为魂,以友好、尊重、平等、包容的心态展开区域、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丝绸之路有力推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与文明成果实现共有共享共融,有效提高了人类整体素质和生存质量。中华民族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积累了和平发展的丰富经验,“和为贵”“天下为公”“以人为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系列思想理念得到推广与实践。古代丝绸之路为目前及未来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深刻启示。

“丝绸之路”这一生动形象而又极富诗意的文化概念,以“丝”为核心标志、“路”为表现形式,其中既含纳着深刻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内涵,又蕴藏着丰富的人类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丝绸之路策源于中国,绵延拓展于世界,“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交替或并行,前后持续数千年,形成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多区域共同参与的第一次世界一体化初级经贸大行动、大实践,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第一次规模恢宏的物质文化大交流、大创造。“丝绸之路”兴于“丝”,成于“路”,这既是卓有胆识的世界经贸大创新,又是人类不同区域族群文化的大融汇,同时,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展示和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深刻探索,蕴含着深刻而丰厚的人文精神。

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成果,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时期来审视,诸如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侧面进行考察和分析,或者从经济、政治、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抑或从物质成果、思想成果、学术成果、文化成果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掘,由此深刻认识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经验教训与内在规律,以其为今后发展之镜鉴,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其实,从“丝绸之路”的酝酿和发轫时期起,人们就已经开始了从众多形式、不同层面进行总结并不断产生阶段性成果的历程,这在古今中外的典籍文献与历史文化遗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与反映,其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巨大不难想象。但从文化层面进行宏观系统深入的专门研究不多,这里仅就个人的认识理解,撮其大致要者简述如以下。

一 “化干戈为玉帛”:推动人类文明和平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是以玉石和丝绸为重要代表性商品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丝绸之路的最大成果不在于商贸本身,而在于开创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以经贸全球化来推动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新模式。丝绸之路文化的精髓是人文之“和”,而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即“和为贵”(《论语·学而》),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家和而族兴,国和必强盛。和睦、和谐、和平,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丝绸之路追求的理想目标。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核心就是推进人类的和平发展,是“兼相爱,交相利” 。丝绸之路以友好、平等、尊重、理解、包容与增进了解、加强沟通的心态,展开地域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有效避免了人类的野蛮惨杀和抢掠,把人类发展引向积极、健康、文明、理智的正确道路上。

仅从“丝绸之路”的概念上看,其本身就充满深厚的人文情韵。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概念的发明与提出,始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1877—1912)一书。作者是以中国西汉时张骞(?—公元前114年)奉命出使西域为起点,将此后200多年间不断开辟的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要道命名为Seidenstrassen,英文名为The silk road。这条道路经过西域,把中国与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以及印度连接起来。后来李希霍芬的胞弟阿尔马特·赫尔曼撰写《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直接将“丝绸之路”的概念用于书名中,影响不断扩大。“丝绸之路”不仅生动形象、亲切温和、易懂易记,而且代表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文明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总结丝绸之路文化,必然考察其渊源。从历史文献记载和目前发掘的文化遗存看,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的若干个世纪,“丝绸之路”就早已存在,人们通过这条交通道路进行玉石、丝绸、香料等一系列贵重货物的贸易,故“丝绸之路”又称“玉帛之路”“玉石之路”等。据易华教授介绍,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珠宝学家近山晶就提出中国古代存在一条与丝绸之路并行的玉石之路。而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妇好墓中出土的七百多件玉器,大多是新疆和田玉。1994年,臧振明确提出“玉石之路”的概念,宣称这是丝绸之路的前身。

汉代以前,西玉东输在历史文献如《尚书》《竹书纪年》《史记》《山海经》《穆天子传》中都有所反映。《穆天子传》记载了穆王西行见西王母的故事:“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天子于是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 这说明至迟在西周中期的穆王时期中原王朝已经开始与西域进行友好交流。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已为西域进献之宝,故李斯《谏逐客书》中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的精彩描述。王国维甚至坚信祖先来自西北,他在《咏史诗二十首》开篇即云“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丝绸之路是玉石之路的延续。这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连接着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古希腊、罗马。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认为,“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要早两千多年,因为从全球范围看,比丝绸更早的国际贸易品是玉石。当然,也不排除后来玉石与丝绸同时期交换与贸易的可能性。

“丝路”是以“丝绸”“道路”为物质代表与文化记忆的象征符号,其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必须从历史衍变中去发明阐释。“丝绸之路”在语法学上虽然中心词是“路”,但是内涵的重心则在于“丝绸”。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古代的“丝绸”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如稀缺、高贵、豪华、舒适、制作工艺复杂等而成为权势符号的特殊物品,不能为一般人所享有,赋予丝绸诸多特殊内涵,比如代表政治身份、等级制度、礼仪约定,甚至作为货币,等等。由此,古代“丝绸”一度曾是政治身份的象征,其政治价值、制度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应用价值。

在中国古代,可以与丝绸并肩媲美的就是“玉”。“玉”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与载体,“玉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玉崇拜”的民族,玉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叶舒宪教授认为,丝绸之路是玉石之路的接续。就玉石之路的起始点而言,从《山海经》的“昆仑玉山”和“群玉之山”,到《千字文》的“玉出崑冈”说背后,呈现游动的昆仑与游动的玉门关现象。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华夏先民正是凭借精细琢磨的玉器、玉礼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并建构出一套完整的玉的宗教崇拜和礼仪传统。今人根据田野调查和考古新发现的西部玉矿,可以重新认识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西玉东输的复杂多线路情况。叶舒宪教授指出,不论是丝绸贸易之路,还是茶马古道、香料之路等,都是在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小传统”中出现的。而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的文化、贸易通道更具备文明发生的动力意义。公元初年古罗马著名人物老普里尼有关于罗马帝国与东方贸易支付大量黄金的记载,丝绸与黄金等价。《管子·轻重》中也有“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的说法。这充分说明,在中国文化中比黄金和丝绸更贵重的是美玉,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崇拜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底色。

由此可知,玉石与丝绸,在远古时期是人类极为珍视的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物品。正因如此,我们在古代典籍文献中经常看到表示“玉石”与“丝绸”同等并列关系的一个词——“玉帛”。“帛”即是“丝绸”,是战国时期以前的顶级丝织品,包括锦、绣、绫、罗、绢等,曾是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实物货币。《春秋左传·僖公》中(元年—三十三年)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此处以“玉帛”与“兴戎”对举,表示友好结盟与对立成仇两种情形。《左传·哀公七年》中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的记载,说明当时众多诸侯国和谐友好拥戴大禹的情况。而《论语·阳货》中也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之语,说明“礼”与“玉帛”的密切关系。《淮南子·原道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这条材料与《左传·哀公七年》的记载相似,由“天下之叛”到“玉帛者万国”的巨大变化,其中“玉帛”的身份含义十分明确。总之,“玉帛”象征友好、和平、礼仪与文明。

与“玉帛”相反,“干戈”则以兵器指代战争。“干”与“戈”都是古代的常用武器,前者指盾牌,后者是类似长矛的进攻性武器。于是,“干戈”既是兵器的通称,又是战争的别名。《论语·季氏第十六》第一章“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里的“谋动干戈”,就是指策划战争。“化干戈为玉帛”,就是通过玉、帛的贸易交换,化解战争、避免战争而转变为和平、友好。稀者必争,贵者必藏。“玉”与“帛”的珍贵与稀缺,必将引起一些人的占有与争夺。丝绸之路的贸易形式,创造了平等交换、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的条件和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使人类的发展进入一种相对有序的状态,把人类发展引向积极健康、文明进步的道路。“化干戈为玉帛”是中华民族“和为贵”思想观念的重要体现与具体措施,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代表着人类期待和平安定的普遍愿望与迫切要求。

总之,“玉石之路”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二 世界共同体: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创新

有力高效地推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创新,这是丝绸之路的又一重大成果。丝绸之路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与文明成果实现了共有共享共融,有效提高了人类整体的文明素质和生存质量。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以物质文明为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大发展的历史实践。丝绸之路的表象是商贸、经贸之路,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玉石、丝绸、茶叶、瓷器、金银、马匹等生活日用品的交换流通成为最主要的文化载体。而伴随商贸活动的同时,音乐、舞蹈、绘画、宗教文化、原始科技等也都广泛交流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满足了人们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文明程度。但是,文化是多层面、多角度、多元素的,以上所述实际上只是一些文化的载体。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即对人本身的关怀,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着文化交流中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文化精神,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创新。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这实际上指出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通过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融合发展的奇特景观。

文化乃人类历史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智慧结晶,是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最高形态。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其中“人”是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没有人的参与和创造,就不会有文化的生成。没有人类,文化也就不复存在。地域的广阔、族群的繁多和实践的丰富,使人类文化多姿多彩。与此同时,文化的共通性又将人类联结为可以相互交流沟通的整体。

中华民族上古时代就有“天人合一”“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并形成了“天文、地文、人文”并立一统的学说理念,这显然是将人类视为一个不分区域、不分族群的整体。相对“天”和“地”来说,人类也是一个“共同体”,而且“命运”相关。《周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天文”与“人文”对举,译成现代汉语当是“人类文化”,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孙中山《民权初步自序》中“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的“人文”正是此意。中国古代“以人为本” 的理念,既是文化创造的基本原则,又是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

人类的整体性决定了命运的一致性,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必然是人类共同拥有、共同分享、共同运用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由于人类历史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性和族群习俗的独特性,人类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壮观景象。丝路文化就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多民族多区域共同创造的伟大奇迹。

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人类经贸活动的展开,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华文化也随着丝绸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人文思想、社会制度、农耕技术,尤其是汉民族的儒家思想,包括汉字、儒家经典、律令、文学典籍以及农学、医学著作等,都得到欧亚周边族群和国家的欢迎、接受与青睐。特别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广泛传入西域乃至欧洲各国。通过丝绸之路,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根据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写成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通过丝绸之路传回欧洲,成为欧洲人全面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马可·波罗口述整理而成的《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与经历,欧洲地理学家根据其游历路线还编制成早期的世界地图;利玛窦的《中国札记》、基歇尔的《中国图说》更加详细地对中国进行了描述,激发了欧洲对中国的关注;柏应理的《中国贤哲孔子》则是西方对中国儒家思想的第一本解读著作。西域各国乐器、音乐、服装、舞蹈等传入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二胡、琵琶、箜篌等,不仅成为中国音乐和戏曲的重要演奏乐器,而且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诗词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如《琵琶行》《箜篌引》都有精彩的描写和创新。而欧洲当时领先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西洋绘画、武器制造技术等也进入中国。传教士汤若望旅居中国数十年,历经明清两朝并获封一品官职,他不仅翻译欧洲科学著作,而且主持督造火炮、修改中国历法、编撰中文科学书籍,为明清两朝的西学东渐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黄瓜、石榴等域外水果蔬菜的传入,更是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据《唐会典》载,唐王朝曾与当时的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使交往,每年取道丝绸之路前来长安的各国客人数以万计。

中西方文化交流创新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西佛东渐”与佛学的中土化。佛教自两汉间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至南北朝大行于世,并逐渐中土化,唐代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诗句描写的情景,至今传颂不绝。佛教传入中国后慢慢地落地生根,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禅宗佛教。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艺术、思想、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哲学、宋明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液。佛教的韵律更给中国古代诗歌带来了四声平仄的变革,增加了音乐节奏的优美。唐太宗时高僧玄奘(602—664)前往印度取经历时十六年,其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当时印度各国政治、社会、风土人情,现在依然是研究印度中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他取回的657部佛教经典,唐高宗特建大雁塔供收藏和译经之用。稍后,高僧义净(635—713)由海道去印度,也历时十六年,取回400部佛经,并撰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介绍了当时南亚各国文化。

三 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中华民族通过丝绸之路建设促进经济全球化,这是丝绸之路的第三大成果。

中华民族既是丝绸的发明创造者和最早生产者,又是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和建设者,更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者。中华先民以勤劳、智慧和善良,为丝绸之路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保持活力,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唯一文化不曾间断、文明持续发展的国家。丝绸之路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初步尝试,又是人类友好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丝绸的最早发明者和生产者。《史记·五帝本纪》中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而《通鉴外纪》中有“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于此” 的记载。由此可知,上古传说中的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并推广养蚕取丝。根据考古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并生产丝绸了。查阅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可以看到很多相关记载。《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今山西阳城县),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的记载;《尚书·禹贡》中称“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青州噘篚檿丝;徐州厥篚元纤缟;扬州厥篚织贝……” 可见古代生产丝绸的地域很广。至于甲骨文则有很多丝字及丝旁的字。中国是最早的丝绸生产者,很早就得到世界的认可。根据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64—公元23年以后?)的著作,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西方人已经把中国称作“赛里斯国”(Sères)。这个称谓是由希腊语“塞尔”“赛里斯”衍生而来的——“塞尔”就是蚕的意思,“赛里斯”是蚕丝产地或贩卖丝绢人的意思。不少学者还认为,希腊语的“塞尔”和“赛里斯”,就是由汉语的“蚕”的发音转化来的。印度政治家、哲学家考底利耶(Kautilya)的《政事论》(又译《治国安邦术》)书中有cinapatta一词,意思就是“中国的成捆的丝”。另外,从梵文的许多字中也可以看出,古代印度人民对蚕丝的认识要比希腊人和罗马人准确得多,他们知道丝是虫子吐的,丝是蚕茧抽成的。这都可以说明原产自中国的丝绸在更早的时候就通过欧亚大陆交通输入西方。

“丝绸之路”因“丝绸”而起,而“丝绸”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凝结着中华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方面有很多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而朝廷则下达课劝蚕桑的政令,并以此来评价地方官的政绩。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有着直接的关系。“纸”的最初含义就是制作丝绵过程中的茸丝的积淀物。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丝织品已是大面积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因此可以说,丝绸上的凸纹版印花是后代雕版印刷术的鼻祖。此外,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指南针的出现和完善。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当然,最早的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其后由于丝绸业的快速发展,才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高级物品。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丝绸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输出并闻名于世界。《史记·货殖列传》中称:“乌氏倮,畜牧。及众斥责,求奇缯物,问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今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乌氏倮因丝绸丝制品而成巨富,位同封君,列朝议事,由此可知中国丝绸的身价。另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德国考古学家在斯图加特的霍克杜夫村,发掘了一座公元前500年的古墓,发现墓中人身上有中国丝绸衣服的残片。另外,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附近,也有中国丝绸出土,从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上的铭文看,是公元前3世纪的东西。这两处丝绸残片的出土,不仅证实斯特拉波等人对丝绸的记载是有根据的,而且表明完全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就已运往西方了。

由于中国是农耕文明大国,农业技术发达,中国的养蚕、灌溉、农具制造、二十四节气历法等当时的先进技术,以及制丝、制铁、陶瓷、玻璃等手工生产技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域各国,由此提升了西域乃至欧洲各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古代丝绸之路还造就了一批贸易城市:如长安、洛阳、伊斯坦布尔、巴格达等城市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城市,沿途的安西四镇即敦煌、喀什、费尔钠干、撒马尔罕等城市也成为贸易中转站,泉州、广州、亚历山大港则是当时全球最为繁忙的港口。古代丝绸之路繁荣的贸易大大促进了这些城市的人口聚集和房屋建设,其中大多数在当今仍然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重要城市,充当区域性乃至全球性贸易中心。丝绸之路以大国文明为核心,既是古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经济贸易之路,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文化纽带,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实践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而中华文化“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和为贵”的系列思想理念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传播与实践。丝绸之路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也密切了人类族群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类生存交往、交流、交换的现实性,而淡化了国家、地区、族群的地理空间的局限性和思想意识的差异性,从而树立了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意识,树立了人类物质交换、文化交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平等意识。

四 辉煌地球村:丝路精神的当代弘扬

古代丝绸之路为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深刻启示。这是丝绸之路的第四大成果。

与20多个世纪以前的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霄壤之别,当今世界由于高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电信信息化数字化的运用,特别是全球交通设施的根本性改变、世界经贸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和人类交往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国家、民族、地区的物理空间和地理距离空前缩小,人类的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思想交流,变得十分简单、容易,广袤的宇宙世界已经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人们再也不必经受如古代丝绸之路那样的经年累月的长途跋涉之苦,现在“人们不出门、皆知天下事”,足不出户、悠闲地坐在电脑前、优雅地品味着咖啡,就可以尽情享受购物的快乐和交流的欢欣!世界一体化、人类共同体的特征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地球村”变得越来越辉煌。

然而,古代丝绸之路国际经贸形式的颠覆,并没有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性质,当今的人类世界,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物质的、文化的、思想的甚至情感的交流、交往、交汇和交融,更需要强化世界一体化、人类共同体、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高度共识,更需要积极开展世界范围内的密切协作、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古代丝绸之路开创的物质、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历史实践和有益探索,特别是友好、友谊、共赢的原则,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依然是目前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遵循。

2013年9月7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盛赞中哈传统友好,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演讲指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这是充满正能量、激发创造力的道义之声,也是人类和平发展、文明发展的思想引领。

五 丝路文化的内涵、实质与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丝路文化的内涵、实质与特点概括为八点:一是其内涵最根本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条件,推进人类和平发展、文明发展、健康发展,推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沟通、观念沟通、感情交流、文化交流与融合创新。二是其实质体现为人类文明成果共有共享和人类智力开发的历史实践,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文化、和谐文化、合作文化,是多方共赢、推进文明发展的积极探索以及物质交流与文化交流的伟大实践。三是其特点表现为建设性、世界性、交流性,体现为多民族、多区域、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跨世纪,表现为贴近人性、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和平等、尊重、包容、理解、借鉴与学习。四是以经济贸易为主要形式和载体,开阔人类世界视野,提高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示人类文化的多样化。五是展示了人类巨大的开拓性、创造性和包容性,展示了人类巨大的开拓精神、开放精神,展示了人类巨大的合作潜力与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顽强毅力。六是增强了人类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友谊与合作,显示了地球一体化、人类共同体的特点,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生存能力。七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与启迪,比如激发活力与创造力、探索探奇探险、人类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地区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等。八是后世可能出现的资源掠夺、侵略战争之类,是利用丝绸之路的条件,走向历史反面,应当引以为戒。

总而言之,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认识和了解自身家族的开始,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开始,是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开始,是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始,是人类和平友谊健康发展的开始。当人类迈入21世纪,古代丝绸之路创造的精神依然在延续,新世纪的丝绸之路建设已经开始,人类的发展将永远行进在新的“丝绸之路”上,继续展示人文精神的光辉!

2016年7月草拟于上海闵行校区,
2020年1月修改于奉贤南郊一品 q1hlcCC61CDkNrYhIVMAeOV3uBfbXrfvtMpCYduhgH6wjjhJxt9JdEu9zoKheb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