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少数族群语言权利保护:新西兰语言文字立法

一 新西兰的语言状况

新西兰是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西兰约有67.6%的人口属于欧洲裔,约14.6%属于毛利族,其他主要族群还包括亚裔(9.2%)和其他太平洋岛屿居民(6.9%)。英语为全国通用语,英语和毛利语是新西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从1840年英国宣布对新西兰行使主权到1974年,英语一直是新西兰唯一的官方语言。在此期间,政府对毛利人实施了合并政策,不允许毛利人居住在白人定居范围以外,在语言政策上则采取同化政策,殖民当局于1881年通过的关于土著人学校的立法中规定,英语为教学用语,毛利学生的所有校内活动均按白人模式进行。绝大多数毛利人反对政府的同化政策,为毛利语的复兴做了不懈的努力,得到社会多方支持。直到1961年政府才正式宣布放弃同化政策,采取一体化政策,该政策旨在结合而不是融合毛利人,毛利文化得以保持自己的特性。1974年正式确认毛利语为新西兰官方语言,享有与英语同等的法律效力。

英语成为新西兰各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各教育机构、通行的标牌、正式表格、说明书、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等,均广泛使用英语,不掌握英语,将寸步难行。为了适应社会,大多数毛利人均可使用英语和毛利语进行交际,这对毛利人使自己的民族文化立于不败之地十分有利。

二 新西兰毛利语政策与《毛利语言法》

毛利人是第一批抵达新西兰的人类,据现代历史考古生物研究,毛利人的祖先来自东波利尼西亚,与萨摩亚、夏威夷和塔希提的居民是近亲。新西兰是多元族群的社会,毛利人口仅次于欧裔白人,占主要人口的第二位。在欧洲人对新西兰殖民之前,全新西兰通用毛利语。毛利语是东波利尼西亚语的一支,在毛利人和欧洲人接触前是一种口头语言,没有书写系统。

1987年议会通过《毛利语言法》,正式确立毛利语为新西兰官方语言,享有与英语同等的法律效力,很多学校将毛利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使毛利语成为一种活的语言。 [90] 2004年,新西兰成立毛利语电视台,由国家拨款运营,全天候使用毛利语进行播音。

(一)毛利语言政策的演变

新西兰已从早期的独尊英语过渡到提升毛利语地位和增加毛利语使用的阶段。鲁伊斯提出影响语言规划的三种取向:(1)把语言当作问题;(2)把语言当作权利;(3)把语言当作资源。就此而言,新西兰的语言规划可以说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初期将毛利语当作社会问题根源刻意消灭,然后过渡到消极应付形式主义,最后才进展到把毛利语当作新西兰的国家资源,承认原住民的语言权。整体而言,新西兰的语言政策,已经朝向语言平等的阶段,在政策上指定毛利语为法定的官方语言,并设立毛利语言委员会负责推广毛利语。 [91]

(二)毛利人争取语言权利的历程与成效

毛利人的语言运动主要是为了复兴濒临死亡的毛利语。随着英语势力的扩张,毛利语逐渐衰微,毛利人的社会运动也因此走上法制化的道路。瓦塔奇条约是毛利人争取语言权利社会运动抗争法制化的主要依据。瓦塔奇条约第2条规定毛利人有完全控制他们的土地、部落以及所有的文化权利。毛利人以毛利语为毛利人重要的文化为由,引用这个规定,要求政府履行条约,保障毛利语的生存。

在追求官方地位的过程中,1975年成立的瓦塔奇特别法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个特别法庭受理由毛利个人或团体提出的对政府的指控案,1985年,政府赋予此法庭正式的听诉权。瓦塔奇特别法庭于是成为争取毛利语语言权的重要论坛。许多给瓦塔奇特别法庭的意见书表示,毛利语是毛利人的“宝藏”,因而受到瓦塔奇条约的保护。1974年毛利事务法修正案通过:“官方承认新西兰毛利语及其各地方言为新西兰毛利人后代的祖传语言。”但1978—1979年的法院判例明白地表示,这个条款只是事实的认定,并没有约束政府推行毛利语使用的法律效力。

除了争取官方地位,追求语言权的承认之外,还必须确保语言权得以实施。法庭诉讼的毛利语使用权,是毛利语言权争取的重点之一。在1987年毛利语法案通过之前,除了毛利语版的瓦塔奇条约之外,毛利语没有任何法律地位。毛利语的法律地位主要由法院判决加以厘清。1974年毛利事务修正法案的第51项经法院裁定,认为并未赋予毛利语任何实际的法律地位。1975年瓦塔奇条约有英语和毛利语两种版本,这两种版本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1987年毛利语法案通过之后,法院的判决明显支持毛利语的法律地位,20世纪90年代许多法院判决明确了毛利语受瓦塔奇条约保护。

毛利语法案赋予毛利语官方语言的地位,虽然给予毛利语某种程度的制度性支持,但是官方语言的含义语焉不详,毛利语法案并没有详细地规定毛利语使用的场合和提供的服务,又不具强制效力。可以说,毛利语是法律上的和象征性的官方语言;而英语则是工作的官方语言。毛利语在公开场合使用主要是仪式性的。英语仍然是实际政府行事使用的官方语言,虽然其不是法定的官方语言。

此后新西兰政府开始在公共服务部门使用毛利语。1999年毛利发展部的《毛利语言政策和计划:协助公共服务部门的指导方针》(以下简称《指导方针》)就是要帮助公共服务机关参与政府的毛利语言策略,经由强化毛利语的使用,对毛利语的复兴作出贡献。《指导方针》是新西兰政府毛利语言策略的目标之一。毛利语言策略的五大关键面向为:

(1)发展、推行毛利语言教育计划;

(2)促成毛利语言广播电视台的成立;

(3)毛利语言指导方针协助公共服务部门发展自己的毛利语言政策和毛利语言计划;

(4)发展、推行毛利语文本运动;

(5)以协调的方式发展并推行监控和评价毛利语言活动的适当机制。

新西兰政府对毛利语的重视使人们学习毛利语的兴趣倍增,同时也使毛利人更热爱自己的母语。甚至在新西兰定居的欧洲人进行追悼仪式时,悼词的开头与结尾都用毛利语。新西兰先后成立了许多毛利语广播电台、电视台。

(三)毛利语再衰落

从2004年开始,接受毛利语教育的一年级新生数量出现下滑。在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的高速成长后,毛利语教育似乎已经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瓶颈。毛利语流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会说毛利语的人数减少;(2)都市化造成毛利语共同的地理、文化根基瓦解;(3)毛利语的社会地位低落,英语成为社会地位晋升的语言;(4)缺乏制度的支持,社会制度独尊英语,毛利语使用的机会很少。

所有的语言诉求本质上都是政治诉求。毛利语的兴衰十分精准地反映了这一事实。尽管表面上看毛利语贵为新西兰官方语言,在各种严肃场合,甚至如议会、法庭上都有使用,但这改变不了该语言变成一种仪式化语言的趋势。语言不是问题或负担,而是资源与权利,弱势语言就像珍稀动植物一样需要细心呵护才有赓续存活的机会。语言权的争取并非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寻求制定法令和由政府施加“由上而下”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的草根性运动,强调自我掌控私人语言的使用,以自我赋权的方式维持母语。毕竟,母语的家庭世代语言传承是弱势语言保存的关键,政府政策或法律无法确保弱势语言的可持续发展。

(四)毛利人语言巢运动

面对母语灭种的威胁,毛利人除了争取官方语言地位作为因应之外,还积极推动草根的母语建设,来保存族群的语言及文化,1982年建立的语言巢是最好的例子。语言巢运动是毛利人率先发起的全国性教育改革,其基本原理是:毛利儿童从一出生开始就要沉浸在毛利语及其价值观中。在语言巢的官方网站的引用文,最能说明这个理念:“婴儿呱呱坠地后,把他抱在胸前,并且从那一刻开始用毛利语和小孩说话”。语言巢官方网站说明语言巢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全沉浸其中,孩童得以学习毛利语言、文化和精神;

(2)语言巢的所有成员将促进并支持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3)在家族的环境下,语言巢的成员将学习各式各样能支持其理念的技能;

(4)通过家族的发展促进语言巢的行政和运作的团体责任感;

(5)所有参与者能有被接纳和归属的感觉;

(6)学习的内容、情境和控制都是毛利人自主。

建立语言巢可以提供学前儿童母语沉浸式学习的环境。有许多弱势语族建立了语言巢来推展幼儿母语教育。 [92] 毛利语语言巢教学课程,可分为三大类:(1)毛利语教学计划:教导毛利歌曲、毛利问候语以及简单的毛利语,毛利语并非单独的科目;(2)毛利语课:将毛利语列为单独学科,学生自由选修;(3)以毛利语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教学时,又分为兼用英语和毛利语的双语教学以及完全使用毛利语的沉浸式教学。 [93]

母语教育是各族群语言生存的重要支援系统,如果欠缺母语教育常会造成母语流失。本土语言教育的功能如下:(1)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族群语言文化产生荣誉感,提升族群语言的声望;(2)能让学生发展族群的语言能力,让母语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效沟通工具;(3)能让居住在少数语族的其他族群人士有机会学习当地语言,如此可以避免少数语言的流失。 [94]

虽然,学校母语教育对母语保存有所助益,但是单靠学校的母语教育并不能挽救语言的流失,还需要注意家庭和社区的母语传承。学校的母语教育有三个限制需要特别注意:(1)它不是语言保存的最关键因素;(2)学校的母语教育太晚也太少;(3)无法达成沟通外的功能。 [95] 因此,不可因为学校提供母语教育就放弃在家庭与社区推行母语。毕竟,家庭与社区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母语复兴基地。就母语教学而言,学校必须尽力将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母语教育统合在一起。 [96]

(五)新西兰毛利语政策与立法的启示

第一,将母语定为官方语言。新西兰政府通过立法将毛利语提升到官方语言的地位,有助于毛利语的存续。在适当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下,弱势语言的地位提升有其必要性。弱势族群的语言复兴运动必须超越“双语现象” [97] 的限制。双言现象对少数族群来说,只会更强化少数族群的弱势地位。又由于语言的学习深受语言活力的影响,结果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活力较差的语言,也就每况愈下,终致母语成为濒危语言。因此,对语言活力低的族群,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地扩充母语在各种领域的使用,不必故步自封,这样才能确保母语在社区的活力。

提升母语活力的主要路径是通过立法确立其官方语言地位。克里斯特尔在《语言死亡》提出语言复兴的六大条件,第二条就是:“提高濒危语言的族群在支配族群眼里的法律地位,复兴濒危语言的运动才会有所进展。” [98] 新西兰毛利人争取毛利语的法定官方地位后,积极推广毛利语服务,并把毛利语用于各种公开场合。毛利人经由毛利语实践来提升族群意识,增强族语活力的做法值得学习。

第二,注重家庭、社区的语言传承功能。毛利人除了争取母语地位的提升,追求法律上的支持之外,还强调建立家庭、社区的母语环境,即往下扎根,防止母语在家庭、社区流失,确保母语的家庭、社区的交流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母语运动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的法律保障上,而忘了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语言无法仅靠唱几首歌或在印在邮票上而得救,甚至“官方地位”或是学校教育也无法拯救语言流失。语言只有通过“活学活用”才能得救,经由各行各业的使用,在各种场合,直到使用这种语言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简而言之,语言复兴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扎根家庭和社区,通过经年累月的努力与沉淀,方可使其活化。

第三,完全使用母语的“沉浸式”学校教育。除了家庭、社区的母语环境之外,学校教育也是母语复兴的重要机构。毛利人在学校方面值得学习的是设立完全使用毛利语的幼儿园(语言巢)、小学、中学。同时也需要争取到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母语教育权,最好的方式是沉浸式的双语教育。

第四,设立国家族群语言委员会。毛利语法案除了将毛利语定为官方语言之外,又设立毛利语言委员会这一专职机构负责推动毛利语的语言规划。

三 新西兰手语立法

根据2006年《新西兰手语法》,新西兰手语成为官方语言。该法的目的是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确立使用新西兰手语的权利和义务,并确保聋哑人社区拥有平等的语言权利,像普通人一样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根据2013年的人口普查,有超过20000新西兰人使用新西兰手语。

新西兰手语起源于英国手语,在技术上可被视为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手语的方言,像其他自然手语一样,它是由聋人设计并为聋人设计的,与口头或书面语言没有语言联系。新西兰手语使用与英国手语和澳大利亚手语相同的双手手册字母表。 /Bla+m4k3pw7kcoJLtlbhhr8s+0qe4Xl2cBabx2E/pjCQNRV1RMy5nri8P+nk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