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青春文学杂志书外部生态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这一概念。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出版专著《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提出“文学的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这一术语。文学生态学是文学的生态学隐喻(metaphor),即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解释文学以及文学与“文学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指涉的是文学、文学内部诸元素的运行状况、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类的精神家族比作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文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除了与本系统内部的作家、期刊、编辑、读者发生直接关系,还与“文学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性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将生态学引入文学研究,使一些极具生命力的概念和范式,就像候鸟一样,在不同的理论场域之间长途飞行,传布思想的种子”, 这种研究方法的引入改变了文学的研究格局,使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它不可避免要受制于其外部环境这样一个庞杂的生态场域的制约。在这一生态场域中,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历史的、教育的各种力量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文学的生产、传播、流通与反馈机制,无论是政治思想的制衡、经济市场的嬗变,还是文化中介系统的干预,它们都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在文学实践中产生着或隐或现的影响与作用。这些文学的外部生态环境虽然不直接参与文本的生产与消费,但为文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特别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传统、现代、后现代同时呈现;东方、西方、全球,彼此牵连;主流、精英、大众,错综复杂;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现象相互纽结,相互影响。

一个时代的文学体制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格局,一个时代文学的外在生态决定了这个时代文学的主导内容与呈现方式。总体而言,现代文学完成了以创作市场化、机构松散化、传播报刊化、阅读消费化、批评多元化为特征的嬗变过程。在这种体制下,文学样式革新不断,文学体制多元化趋势渐趋明朗。正如朱光潜所主张的:“中国的新文学还处在萌芽阶段,它还需要繁驳杂陈和不受阻碍地生长,我们主张尽力探索和尝试,我们不希望某一特殊形式和风格成为‘正统’。……别人的文学路向和风格,可能同我们全不相同,但是只要他们的意向是真诚的、严肃的,我们仍应尊重他们。他们的努力方向或许不同,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努力向前,我们就有可能经过不同的道路,最后替中国现代文学建立起灿烂的前途。” 以青春文学杂志书为例,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畅销,它既是市场、出版社、读者共同作用下文学商业化的先导性诱因,也是这个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社会思潮、价值取向等力量综合作用和选择的结果。尽管这种青春写作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文学观念或理念,但是这些创办 Mook杂志的青春作家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文学生态。在这种文学生态下,文学的创作者逐渐从纯正的文学“成名想象空间”中出走,开始面向市场、面向分众化的读者,获取更为广阔与多样的“成名空间”。其中,国家出版政策的改变、大众生产与交际方式的代际过渡、大众文化的勃兴、消费社会的来临、网络媒介的使用、传播媒介的融合、文学的泛化、出版方式的转型以及文本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分众化趋势这些文学外部生态因素,对青春文学杂志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n7oF6HwT3x+P52FdHG/kahs2UrsO/jfpVhsFpu7wZqZ0XMfle2AFthsPQirhB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