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公园城市发展范式的科学属性

不同于“花园城市”等诞生于工业文明语境下的新兴城市概念,“公园城市”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转型的城市实践,在全新的文明滋养下,可能成为引领城市发展范式革命的起点。那么,什么是公园城市?或者换一个问题,公园城市具备哪些科学属性才能突破现有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真正引领城市发展范式的革命?

一 公园城市新范式的纵向比较

“公园城市”这个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吸引了各界的关注,但关于公园城市的科学属性尚未达成普遍共识。要成为一种城市发展范式的革命,公园城市应该从价值观、发展观等各方面都比现有城市有革命性的优化,从而引领完全不同的发展目标。

我们用表1-1整合了这些可能变革的方面,将公园城市和传统城市以及准范式革新阶段的新兴城市进行了纵向的对比。

表1-1 公园城市新范式的纵向比较

表1-1 公园城市新范式的纵向比较续表

工业化时代的传统城市中,生态环境只是为城市经济提供原材料和吸纳城市废弃物的子部门,城市的价值创造、实现与转化是以技术经济为基础的,在技术经济的基础上继而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这样的范式下,城市经济形成了一种增长和扩张狂热,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大多是通过技术经济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来解决的。

发起于工业文明后期的新兴城市,在处理城市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并无革新之处,只是更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要素。强调通过规划、技术、制度等途径,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但依然是技术经济的思路,旨在更高效地整合生态环境要素,提高城市经济职能的持续性。

公园城市以生态环境为价值创造、实现和转化的基础,劳动、资金、技术是能够实现生态价值化的技术性条件。这是不同于自然经济和技术经济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生态环境是技术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基础。没有了生态环境这一基础底盘,劳动、资金、技术等技术性条件再优越,技术经济也难以为继,更别说社会结构的优化和意识形态的形成,社会经济必然枯竭;相反,如果重视生态环境这一基础底盘,保护好这一基础底盘,并充分发掘这一底盘的价值创造、实现和转化的潜能,城市经济便有希望获得长足发展的价值源泉。

由此,公园城市并非简单的“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里建公园”,而是在“公园中建城市”。公园城市是以公园为生态底盘,在这个底盘上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转化,技术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技术经济能够帮助更有效地进行价值创造、实现和转化,但它不是基础,更不是目标。公园城市旨在基于更加可持续的价值转化基础和路径,为人们谋求更长久、繁荣和公平的社会福祉。

二 公园城市新范式的横向延伸

和现有的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公园城市的新范式又该有哪些内涵呢?第一,公园城市的范式革新在于“公”。公者共也,旨在其普惠性。公园城市是公众的公园、公众的城市,必须保障公园城市的开放性、共享性、可达性、包容性,从而真正保证其普惠性。狭义上而言,公园城市的普惠性在于公共场所、公共服务、公共利益的共享性和亲民性,而公园城市的“公”还不仅仅是狭义层面的,更在于其广义层面的——城市边界、空间、功能、服务、效益等的开放、共享和可达。既要突破农业文明时期城邦的深沟高墙,更要超越工业文明阶段“建成区”的技术框架;既要突破我国计划经济的城乡藩篱,也要打破“各自为政”的行政割裂。最终实现经济交融、市场共荣、生态可达、资源共享、城乡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二,公园城市的范式革新在于“园”。生态文明滋养下的公园城市的“园”,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园艺”或视觉空间上的“园林”,而是强调“园”这一生态环境基础所带来的持久性。这就要求“园”在功能设计上的系统性。系统性包括三个方面:基础性、多样性和关联性。基础性指的是公园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与前面的“大生态、小经济”系统观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城市以“公园”这一生态环境为基础底盘,在这一基础底盘上实现持久性的价值创造、实现和转化,进而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同时,“园”是多样性的,并且是“多园一体”的,既包括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园林绿化,也包括城市生产所依附的工业园、产业园,更应该有赋予城市独特文化气质的幼稚园、小(中、大)学校园、影剧院、图书馆、医院等,当然还包括居民居住的社区家园以及“粮袋子”“菜园子”的种植园、养殖园等。此外,无论是技术或者视觉层面的,还是功能、价值层面的,这些“园”的统筹、设计、规划都应该具有关联性,不能单一片面,或杂乱无章,更不能封闭排他,厚此薄彼,应该营造一种集居住、生产、生活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园融合、包容接纳的城市园林体系。具体来说,不管是什么“园”,在保障一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市民们休闲居住的“公园”,而城市的生产和价值实现的根本也在于这些“园”,它们是城市招贤纳士、招商引资、生成价值、产生思想、激发创新的活力源泉。

第三,公园城市的范式革新还在于“城”,旨在其韧性。公园城市的“韧性”是集“免疫力”“恢复力”“阻尼力”于一体的“韧性”。“免疫力”在于预防和抵御突发冲击的能力,“恢复力”在于遭受冲击后迅速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阻尼力”在于将冲击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造成的衍生灾害影响降到最小的能力。公园城市应该有这种在遭受外在负面冲击时抵御冲击—适应变化—转变模式—维持发展的韧性,成为保障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坚实屏障。

所以,公园城市的“城”不再是农耕文明时期的军事防御的“城池”,也不仅仅是工业文明时期的“城区”,公园城市延续这些传统城市的“城”的功能,但又要超越这些“城”的功能——应该是一种能够带来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等多维安全和稳定的所在。首先,城市应该是生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底盘上的“城”,具有生态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预警系统,这是保障城市“免疫力”的关键所在。其次,公园城市要有层次丰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同时要有多元均等的就业机会——无论是强者还是弱势群体,都能在城市里找到合适的生存方式,获得体面的收入。城市治理系统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正,保障社会的稳定性。这些都是城市“恢复力”和“阻尼力”的重要保障。

第四,公园城市的范式革新还在于“市”,体现在其“高效性”。公园城市的“市”既有农业文明时代“集市”的功能,又有工业文明的“市场”的特征,是资源、资金、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最有可能碰撞出创新火花的地方。公园城市的高效性,首先在于其价值创造、转化和实现效率的创新性,不再仅仅依赖于技术,但要有很好的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使城市生产变得更有效率;其次在于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激励机制,宜居宜业而更具有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吸引资源、资金、人口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保障城市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当然,公园城市的“公”“园”“城”“市”四个方面的内涵又必须是一体的,不能割裂开来,如图2-1所示。普惠性是宜居宜业的基础,宜居宜业是城市创造性的源泉,而韧性是普惠性、宜居宜业的保障,创新性又能带来更多的普惠性,也会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图1-2 公园城市的内涵 jwIYXGb3Xc2TrnZ3OO8bz0EPblxOAFl8RtD/wXma7Hho/ceDloO0gTbU7F89ATX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