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聚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希望生活得更美好。“生活得更美好”是人类在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朴素而又有丰富内涵的愿望,人们因为追求“生活得更美好”而迁往城市,这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因人而建,为人所建,为人而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发展。不同于乡村散居、孤立、封闭且脆弱的社会结构,城市更加集聚、开放并具有韧性。其特殊的组织形式,使城市更容易吸引和集聚物质、能量、人口、货币、信息等要素,也使城市比乡村具有更加丰富且高效的价值转化形式。城市为居民谋取更好的生活福利,也为促进人类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城市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城市在促进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不同时代城市的问题。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古代城市对自然和社会风险的抵御能力有限,饱受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侵扰;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技术手段激增,城市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提升了自身对外界干扰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城市集聚和组织物质、能量、人口、货币、信息等要素的能力也大幅度提升,但也因在相对狭小的空间范围内过度集聚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交通拥堵、疫情防控艰难、社会两极分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矛盾,严重削减了城市居民甚至全人类的福祉。城市发展范式也在应对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不断迭代更新。可以说,从古代城市到近代城市再到现代城市,从原初城市到商业城市再到工业城市,以及从对工业城市进行反思中所产生的花园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新兴城市,到我们本书要研究的公园城市,创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城市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