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人口规模的扩大与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就作为主要既定变量影响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从土地改革、平均地权到合作化,再到以人民公社为基础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体制的建立,以及城市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化等,都要解决“一要吃饭”“二要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战乱的消除、社会的安定、国民经济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提升、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及其向基层的拓展,一方面提升了生育率、降低了死亡率,另一方面也延长了人均预期寿命,从人口金字塔的底部和人口金字塔的顶部两方面保障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反过来又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压力,潜在形成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 。为克服人口增速快于经济增速所带来的压力,国家实行了节制生育政策,按照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去做群众工作。在节制生育政策中,1971年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1973年提出了“晚稀少”的口号(“晚”即结婚晚,实行适婚人口在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稀”即拉开生育间距,在生育第一孩之后间隔一定时间再生育第二个孩子;“少”即少生孩子)。改革开放之后,为控制人口增长,进一步强化了计划生育工作,在1980年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力图在2000年将人口规模控制在12亿内。 这反倒刺激了突击生育现象,使80年代前期的人口出生率不降反升。为缓解干群矛盾,政府适时调整了人口政策,将2000年人口控制目标从12亿调整到12.5亿,并在200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立法方式调节人口增长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图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人口的增长方式,从高出生率、高增长率阶段逐步过渡到21世纪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但因受庞大人口基数的影响,每年新增长的人口依旧十分可观。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中国实有人口为5.4亿,1960年达到6.6亿,1970年达到8.3亿,1980年达到9.8亿,1990年达到11.4亿,2000年达到12.6亿,2010年达到13.4亿,2018年底达到13.95亿,2021年达到14.12亿。 正因为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既导因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也起因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所以,中国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仅仅过了20年,便于2021年进入了老龄型社会。

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农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土地再生产的增量难以供应人口再生产所带来的增量,所以,粮食的消费需求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就成为解决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需求问题的主要控制变量。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在充分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出来,单位面积之上的粮食产量迅速提高。中国粮食产量得到历史性的、长足的提升。与此同时,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农民,也以农民工的身份转变了自己的职业,以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的方式进城务工经商,既满足了城市的劳动力需求,也实现了农民工打工赚钱以反哺农村的目的。历经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改变了乡村与城镇的传统样貌。

因此,中国对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矛盾的探索,产生了“人口论”与“人手论”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论,只是由于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才使这种争论趋于平静——人口转型的过程,从实践层面毫无争议地给出了回答: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多口多吃饭多,粮食产量难以“养活”或“养好”存量人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实施后,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制度配置中,在劳动力流动的约束逐步解除后,在户籍制度不得不适时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后,在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步壮大之后,中国迎来了人口总量上涨、劳动力数量增长,但生活条件却同步改善的良好局面。中国在5亿多人口、6亿多人口、7亿多人口、8亿多人口、9亿多人口阶段遇到的粮食短缺问题,在10亿以上人口的增长实践中,几乎未曾遇到重大挑战。计划经济时期的票据供应与配给制度,也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农村的开放搞活,伴随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推行,一方面是农业产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打工。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与外来资本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将中国迅速转变为制造业大国,同时也增加了国际与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这不仅极大改善了消费品市场,也提升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数据显示,最近四十多年,中国维持了年均9.5%以上的高速增长,推进了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迅速降低,在1990年降低到60.1%,在2000年降低到50.0%,到2017年降低到27.0%,到2020年降低到23.6%。这就是说,现在,中国用1/5左右的劳动就业人员生产的粮食,不仅养活了14亿多人口,而且还大幅提高了中国人的食品消费水平。也就是说,在“人口论”与“人手论”的争论中,生产关系的改革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支持了“人手论”。2020年,中国人均粮食的消费量已经降低到每年约141千克左右,但肉类消费量却增加到年均约24.8千克,奶类消费量增加到年均约13千克,干鲜瓜果类消费量增加到了年均约56.3千克。

此外,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也迅速延长了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数据显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仅为35岁,到1957年就延长到57岁,1964年达到64岁。实践证明,只要消除战乱并形成相对公平的生产生活环境,人口预期寿命就会迅速延长。改革开放之后,1981年中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8岁,1990年达到69岁,1996年达到71岁,2005年达到73岁,2010年达到75岁,2015年超过76岁,当前达到78.2岁。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中,女性相对男性呈现出了更强的生存优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0.5岁,男性为66.8岁。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7.4岁,男性为72.4岁。2015年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4岁,男性为73.6岁。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同样表明,中国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长于中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 qUDK5QvvcG9wBvfLEDnjIpTbg+Nc6e+lihUpQd/g9BbPJqKMP/MdwfTal31HsU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