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从人类学角度研究人和人类世界,已成为21世纪的哲学主流。俄国的韦里亚斯金娜,在1993年概括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在俄罗斯召开)的主题时指出,当代世界发生了“哲学上的人类学转折”,她指出:“今天在哲学中,人类学转折作为一个明显的事实被肯定下来。首先,人类学转折意味着,人的问题已占据首位,它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科学和文化取得了那么多伟大的成就,而人至今还成为问题” 。柴可夫斯基同样指出:“正如第19届世界哲学代表大会所表明的,研究人的兴趣的增长、各种哲学人类学流派的发展,已成为20世纪末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哲学思想。” 所以,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世界,是当代最新的世界哲学思潮。然而,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思想,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创立,却一直被埋没。今天,是到了顺应时势并引领这一思想发展的时候了。事实上,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是要创立“适合于自觉的人的形态”的哲学的 。这个“自觉的人的形态的哲学”只能是人类学哲学。这表明,他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开拓出了今天的世界哲学发展方向。

当代对马克思理论的人类学方向的关注,也是这一世界思潮的体现。特别是一些西方人类学家,近年对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比较重视。已出版的著作有戈德利亚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展望》,阿贝莱斯的《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以及帕雷姆的同名著作《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麦奎尔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还有英国的布洛克的《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等。特别是美国人类学家托马斯·帕特森最近在《卡尔·马克思,人类学家》一书中,首次直接把马克思称为人类学家,马克思的许多经典文献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都被视为重要的人类学著作。但是,如何从哲学高度理解人类学和理解马克思的著作,却很难见到。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早就从哲学高度来看待马克思的人类学了,他指出马克思的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同时也是人类学范畴。但是,他没有就此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当我们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是人类学哲学时,许多人感到惊讶。

从人类学来理解马克思,这一思潮在国内也有反映。20世纪80年代对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的研究就很热烈。1986年在福州举行过对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学术研讨会。鲁越、黄凤炎等同志都以专著的形式对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进行了研究。黄凤炎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在1993年出版。他认为: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与西方的人类学传统及其发展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思想渊源和理论联系。把这一研究提高一步的,是俞吾金,他进一步把人类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这不仅提高了人类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而且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理解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不过,这里理解的“人类学”主要还是指实证人类学这门实证科学,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次的广义人类学中来。实证的人类学只是马克思哲学思考的理论基础,而不是他的哲学。不过,很快人们发现,马克思的人类学与传统文化人类学不同,人们以社会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等加以区别,并逐渐发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性的广义人类学思想。本论集不是建立在上述对马克思的实证人类学的关注之上的,而是建立在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广义人类学思想之上的。必须强调的是,广义人类学是一种强调人类价值、关心人类命运的哲学思潮,我们所说的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主要是指建立在这种哲学性的广义人类学思潮之上的,因而超出了上述狭义的人类学范畴。可以说,狭义的实证的人类学乃是广义人类学的科学理论基础。而广义的人类学也不能不是狭义的实证人类学的哲学精神。

当代世界哲学的人类学转向,主要是通过对狭义的人类学的关注而达到广义理论旨趣的,一般体现为哲学人类学方向。为什么当代哲学会发生“人类学转向”呢?自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向和平、发展、环境、合作、共赢方向大步发展,生态、资源、气候、核战风险以及其他人类共同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网络化日益使世界变成一个整体,并且有望向全人类共同生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实证人类学的发展和“当代哲学的人类学转折”,不能不说体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它要求哲学更多地关注人类世界的问题,以推动人类向人类学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走在这一世界历史发展大潮的前沿,那就只有向人类学方向发展。好在,在马克思所关注的哲学理论范畴中,大都是建立在广义人类学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他在那个时代已经在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走向人类解放问题,以及人类本身的人类学发展问题,初步构建了一种建立在广义人类学基础上的新哲学。我们反复斟酌,把它与哲学人类学区别开来,特名之为人类学哲学。前者是哲学发展出来的一个特殊的部门哲学,后者是哲学本身由本体论、认识论转向人类学的新发展(当然也还有别的发展,如实证哲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等,这些特殊发展我们不研究)。即建立在广义人类学基础上的对人和人类世界的问题和人类生存发展命运的关怀与研究的新哲学。

其实,这种广义人类学方向是从前马克思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的。所谓广义人类学,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哲学思想对神的抑制和对人的强调,是人战胜神而成为历史的主体的因而与神学相对立的人类学思想。这一思想在西方的发展,就是相对于传统哲学的“一切存在”,提出了“人的存在”(克尔凯郭尔),人成了哲学的主体。哲学家们开始以对人的理解来理解世界,于是,从广义人类学出发的关于人类的哲学思考就日渐超越了关于世界本体的形而上学哲学而上升成了第一哲学。这个转折是从黑格尔的同事叔本华开始,经由克尔凯郭尔、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等到马克思最终完成的。马克思的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以上哲学家对人的理解的错误,把关于人的理解建立在正确的哲学前提之上。或者说,他把哲学对人类问题的关注,从哲学人本学、哲学人类学的抽象理论方向,跃升到对人类世界的生存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上升到人类学哲学的立场上来。但是,一则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二则由于人类世界一直处于普遍的相互敌视和纷争之中,因而在他那个时代,全人类的人类学问题未提上日程,故马克思所开拓的这一哲学方向,在他的时代就难以发展,后来就不能不被更现实的问题挤掉。通过历史的长期发展,在今天的条件下,我们才又发现马克思原本就是广义的人类学哲学家。因而,用“人类学哲学”来概括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我们在当代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发现。

有人可能会说,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人类学哲学”这一词,他明确提出的只有“唯物史观”与“新唯物主义”两大哲学范畴,因而这一提法不符合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但是,马克思也没有提出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这些词,却并不妨碍人们这样理解马克思哲学。事实上,马克思一再提出的“当代世界的哲学”,“真正的哲学”,作为“世界公民”的哲学等这些在他心目中的不定词,其真实所指,就只能以人类学哲学概括。人们还不断追问: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有回答辩证,有回答历史,有回答实践,有回答三者的结合,是“一种哲学三个名词”等。根据这里的立场可以说,新就新在它是在广义人类学基础看待人类世界,创立了站在人类学立场上研究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人类学哲学。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人类学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哲学人类观,哲学价值观。而“唯物史观”,只不过是这一哲学世界观中的历史观部分,因而只是这一哲学的组成部分。其他“辩证”“实践”等范畴,也只能是这一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强调阶级性意识而遮蔽了人类学意识,看不到马克思的人类学立场和人类学唯物主义特质。这是我们在具体讨论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时,首先要明白的前提性认识,故在此做个交代。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真形态,一直是一个重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一直认为,可以从人类学和经济学的双重理论视野理解马克思。因为马克思所关注的他的“时代的迫切问题”包括两方面:历史基本问题和现实迫切问题。前者是人类解放问题,后者是无产阶级的生存解放问题。马克思对前一问题的哲学思考,主要诉诸也不能不诉诸人类学,并以人类学为根基形成他的人类学哲学思想;但由于不是现实所急需的理论,因而断断续续,没有总结;对后一问题的思考,主要诉诸经济学。他在1847年之前主要关注的是前者,之后主要集中关注的是后者。后者形成了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概括为经济学哲学,这是传统理论已经深入研究了的,本书一般不再讨论。前者是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研究,但由于超越了当时的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一直没有将之公开发表。因而连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都不知道,所以一直被埋没,后来又被曲解。而今,世界历史的发展,为全人类走向共同生存发展的人类学时代开辟了道路。因而,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思想,应当在21世纪这个走向人类学时代的新世纪得到认识和弘扬,也应当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因为,归根结底,它就是关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推进人类自由解放事业的新哲学。

我们必须注意到:在今天,人类的世界历史发展,已经开始向人类学时代发展,即人的人类学能力、人类学德性、人类学关系和人类学精神共同发展的时代。当然,资本逻辑和霸权逻辑还在统治这个世界,但迟早必然要被历史发展所淘汰。因而,这个时代所最需要的哲学,就是最关心人类生存发展命运的人类学哲学。这一哲学由马克思开辟,它在今天应当被发扬光大,以推进和规范当今世界对人类学时代的开辟。

本书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自2003年以来逐步写成的。初稿篇幅较大,但在最后整理成书时,一则由于有些比较重要的论文已事先发表,二则有些问题在已出专著中已做了研究,因而不收入本书。还有的论文中有些段落也已在其他著述中出现过,收入本书时做出删减。在各篇论文之间,由于阐述问题的逻辑需要,有些似曾相识的提法却不能不保留。这样,虽然为了本书的完整而不能不专门写了一些篇章,但还是显得不那么严整。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能是相对的,外在的。即使这样,我们也力图提供一种步步深入的、从理论构建到应用开拓的理论深化环节,力求从哲学原理到哲学精神、从基础理论到实际运用,有一种逐步深入的整体感。当然,实际或许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只有请读者原谅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x7XXD0zbMRR8V/6PRMy3yM3TRrFhOyxFhzdtZW55shZDrYZEeCZxCW7AQnouHE6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