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丘陵
[2020年摄于四川省达州区万家镇(陈硝)]
巴蜀山川
[2020年摄于四川省南江县正直镇(陈硝)]
巴蜀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民族多元,其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形塑了独具特色的地域精神。无论是巴蜀物质文化,还是巴蜀精神文化,作为巴蜀民众智慧的结晶,它们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化,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了巴蜀文化的发展。从二者之互构的关系考察,巴蜀文化是否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之结构特征呢?
巴蜀地区指中国西部、长江上游,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广大区域,西接青藏高原东南部,北缘大巴山与陕甘交界,东边有巫山、七曜山与湘鄂西部山脉相连,南面隔以娄山为主干的褶皱山地与湖南、贵州交界。地理范围涵括今天的四川和重庆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历史上的巴蜀还包括与四川盆地文化联系密切的汉中盆地以及黔北的遵义等地。从区域地理来看,巴蜀又可分为盆地内部、盆地边缘和盆地外部三大区域。盆地内部包括西部平原区、北部浅丘区、南部微褶区和东部山地区四部分;盆地边缘可分北部边缘、西南边缘及南部边缘;盆地外部又分东南边区、西北边区两大区域。独特的地貌特征造成了巴蜀地区的相对封闭性,唐代虽有“扬一益二”之美名,但同时也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感慨。
地理的封闭是相对的,文化的交流是绝对的。虽然“蜀道难”,但无论是北部与秦陇交界,还是东部与荆楚接壤,抑或是南部与滇黔相邻,人口流动、货物流动与文化流动都不绝如缕,这便注定巴蜀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而是始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沃野就农业条件而言,是历代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条件;而物产的丰饶,又是商贸发达的基础。与之同时,巴蜀虽“四塞”,但又“无所不通”。因此,许倬云曾指出,蜀地所在的成都平原是资源汇聚的集合处,“蜀地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为来自四方,而又以盆地西方的南北通道为吸纳转输的动脉” ,“蜀的格局,来去方向,不是北向面对关中,东向出入江汉,而是面向西方和南方的一条条河谷通道” 。这也使得巴蜀文化能够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而辉映在中国的西南,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