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魂路漫漫:巴蜀汉族丧葬仪式过程

中国人对丧葬礼俗尤为注重,早在先秦已经制定了体系化的礼仪规范。在《礼记》中,便有“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等篇章对丧葬仪式的记载,其中虽多为规定大夫、诸侯、王死后的葬仪,但在后世却逐渐演变,并深入民间,成为普通百姓遵循的礼仪法则。而清代的《通礼》则记载有“初终、袭、小敛、大敛、成服,朝夕奠、初祭、大祭、亲宾吊、奠赙、迁柩、朝祖、祖奠、遣遵、发引、窆、祀土神、题主、反哭、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诸节,慎终之礼备矣。由此可见,围绕死亡产生的一系列仪式,可谓中国传统礼俗中程式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文化行为,而作为凶礼之一的丧礼,显然是古人遵循的重要礼仪,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巴蜀汉族丧葬仪式程式也在不断变化。据笔者在四川省平昌县、巴中区等地调查得知,今川东北丧葬仪式的整个过程一般包含39个主要仪式:葬前礼仪主要包括“裁老衣、送终、放炮、烧倒头纸、出死星、净身、割寿枋、盖脸、装棺入殓、点脚灯、设灵堂、备丧服、看地、扎期、回煞、说信、吊丧、茶奠礼、三礼会、席奠礼、下祭文、招魂入棺、封丧(棺)、坐夜和道场法事”25个主要仪式 ;葬礼主要包括“出灵、路祭、发丧、挖(金)井、烧(金)井、招魂入墓、撒五谷、垒坟和烧灵”9个主要仪式;葬后礼仪主要包括“清宅、安神谢土、烧七、烧百期和烧周年”5个主要仪式 。葬前礼仪中的道场法事又分“迎水洒净、开坛祀灶、申文发牒、大开五方、金桥招请、沐浴更衣、参佛解结、唪经叩忏、十王宥罪、跨越十殿、施食振济”11个环节。 2016年7月笔者在四川省越西县丁山乡实地调查得知,今越西县汉族丧葬仪式一般包含“备棺材、备老衣、送终、放炮、烧倒头纸、说信、出煞、装棺入殓、点照丧灯、设灵堂、备丧服、看地、择期、开路、封棺、道场法事、吊丧、下祭文、绕棺破狱、挖金井、发引、送丧、落圹、垒坟、接遗像、复山、安神、烧七、烧百期、烧周年”30个主要仪式。在实际展演中,丧葬仪式的先后顺序并非一成不变,不同仪式可能同时进行,如“放炮、烧倒头纸、出死星”三仪式;也可能交叉进行,如“看地、割寿枋、备丧服”等仪式,可在死者生前举行,也可在去世后举行。

2008年至2022年,笔者在走访巴蜀地区40余个乡镇,采访民间艺人50余人,调查20余场丧葬仪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统计,现将近10余年巴蜀汉族丧葬主要仪式梳理如下:

葬前礼仪主要包含“扯老衣、做木头、送终、放炮、烧倒头纸、出死星、装老钱罐、糊门神(神榜)、净身、穿老衣、盖脸、装棺入殓、升(中)堂、点脚灯、放衣禄罐、设灵堂、备丧服、挂望山钱、扎期、停丧、说信、看地、回煞、做道场、吊丧、接客 [1] 、挖(金)井、茶话会、席奠礼、三献礼、下祭文、坐(大)夜、封丧”33个仪式。

葬礼主要包含“出灵、发丧、路祭、布(金)井、烧(金)井、落圹、招魂入墓、撒五谷、垒坟、烧杠”10个仪式。

葬后礼仪主要包含“清宅、安神谢土、搬金砖、送火(把)、复山、烧七、烧百期、烧周年”8个仪式。

一 葬前仪式

巴蜀地区的丧葬仪式一方面遵循古礼传统;另一方面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朝廷礼制文书所规定的仪程基础上有所变化。以下是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各地方志所载葬前仪式情况(见表2-1)。

表2-1 葬前仪式

续表

续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丧葬仪式程式也在不断变化。与清代、中华民国时期的丧葬仪式相比,今之巴蜀汉族丧葬仪式变化巨大。葬前仅有“扯老衣、做木头、送终、放炮、烧倒头纸、出死星、装老钱罐、糊门神、净身、穿老衣、盖脸、装棺入殓、升(中)堂、点脚灯、放衣禄罐、设灵堂、备丧服、挂望山钱、扎期、停丧、说信、看地、回煞、做道场、吊丧、接客、挖(金)井、茶话会、席奠礼、三献礼、下祭文、坐(大)夜、封丧”等仪式。

(一)扯老衣

图2-1 寿鞋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2 寿帽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扯老衣”又称“备老衣”“缝老衣”“裁老衣”。老衣即“寿衣”,死者装棺入殓时穿的衣服。今巴蜀广大农村仍存在生前备老衣的习俗。老衣是一个人最后穿的衣服,故比较讲究、追求品质。另外,巴蜀民间认为穿上体面、周正的老衣,可尽量避免在阴曹地府被“以衣冠取人”的小鬼以及“牛头马面”欺负。老衣的质量和数量关系到家族的名誉和声望,关系到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对孝家儿女尽孝的评价。为了死后能穿上像样的老衣,很多穷苦人家生前省吃俭用,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积蓄为自己或长辈置办老衣。巴蜀民间对老衣的数量、颜色、用料、式样、做工及制作时间均有讲究。老衣一般备三、七、九件,避讳五件,因“五”谐音“忤”,说后人忤逆不孝 ;裤子一般备三条。布料选取时,家境宽裕人家一般选用丝绸,但一般不用缎子,因“缎”与“断”同音,隐射“断子绝孙”,一般人用阴丹布或棉布。布料颜色选取方面,年轻人死后一般用白色;老人寿终正寝后一般用黑色。老衣制作时间一般安排在60岁以后,制作的款式多是唐装或长衫,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老人穿中山装、西装等服饰下葬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备老衣时,同时准备寿鞋、寿帽等穿戴用品。

(二)做木头

“做木头”即制作棺材,巴蜀俗称“割(合)寿枋”“做大料”“做老木” [2] 。巴蜀俗语:“六十不治板,阎王说你好大胆。”年过六十,一般就会为自己或老人准备大料,巴蜀民间认为制作棺木最好的材料是“建昌板” ,因为用这种长时间深埋于地下的“乌木”做成棺材,能防虫蛀、抗腐烂。但乌木十分珍贵,今之巴蜀鲜有人用“乌木”,多采用柏木或香樟木制作。

(三)送终

老人垂危之际,儿孙及其亲属守候于床前,目送老人离开人世叫“送终”。在生厚养,临死送终,属顺天应人之举,巴蜀民间十分重视。让老人在和谐、充满亲情的气氛中离开人世,既能让老人交代完后事放心离去,不留遗憾,也能让生者得到慰藉。时至今日,送终之俗在巴蜀各地仍广为传承。

(四)放炮

“放炮”即“放火炮”“放落气炮”“放鞭炮”。老人咽气后,孝家儿女于房前燃放鞭炮。巴蜀民间认为,鞭炮可以辟邪,能赶走死者周围的“孤魂野鬼”,可助死者亡魂顺利升天。此外,放火炮也起到了给左邻右舍报信的作用,宣告家中有人去世了。此习俗在巴蜀沿袭至今。

(五)烧倒头纸

老人咽气后,儿孙在死者落气的地方焚烧纸钱,称“烧倒头纸”“烧落气钱”。巴蜀民间认为,死者亡魂在阴曹地府,需冥钱打点各路鬼神,倒头纸是死者必需的盘缠,一般在陶罐或盆中焚烧,保留纸钱灰,寓意给死者存钱,下葬时和棺材一起埋葬。

(六)出死星

人离世后,儿孙夺开房顶瓦片留出通道,以通阳光,让死者灵魂顺利升天,谓之“出死星”。仪式中,儿孙手持竹竿,夺开房顶瓦片,夺一次呼一句:“生魂出不出?出!”接着说:“死魂出不出?出!”依次循环数次后,众人齐呼:“生魂、死魂皆出!”巴蜀民间认为,只有让死者生魂、死魂都顺利逸出房间,死者灵魂才能顺利升天,才能顺利投胎转世。今之巴蜀民居多为楼房,仪式中只能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完成仪式。

(七)装老钱罐

将封好的袱包或散钱烧予亡人,并把纸灰装进陶罐,称“装老钱罐”。巴蜀民间认为,亡人在阴间也需要生活开支,足够多的冥钱可以让亡人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寄予生者美好的祝愿。老钱罐在下葬时同棺材一起埋入墓穴。这也是中国古代陪葬制度的一种沿袭。

(八)糊门神

老人去世后,孝家在大门上贴上“孝当大事”白纸帖或斜十字形的白纸条,并将门神的头部用纸钱或白纸糊住,称“糊门神”。巴蜀民间俗传老人去世后,孝家祖先要前来看望死者,同时,鬼怪精灵也会趁机前来捣乱,故只糊门神面部,让其灵活司职,善者可进,恶者不入。部分地区还需糊住祖先灵位以及神像,待丧事办完再恢复原状。此仪式行为,有将进、出丧家之门有限打开之意。

图2-3 糊门神
(2010年摄于大邑县上安镇汪安村)

(九)净身

“净身”又称“抹汗”“沐浴”“洗澡”。老人离世后,孝家儿女用热毛巾给死者洗脸、擦身体,但不能擦洗前心(胸口)、脑门心和手心,因巴蜀民间认为,擦洗这些部位可能让死者伤心,也有人认为会导致家中出现异响,不安宁。所以多采用湿毛巾在死者前胸、后背晃三下的形式完成此环节。净身仪式中,男性需剃光头,再戴上帽子;女性需用丝帕盘头,以示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离开尘世。

(十)穿老衣

“穿老衣”即“穿寿衣”。今之巴蜀,根据孝家经济情况,老人可穿三件至十三件老衣服,穿单不穿双,且忌穿五件老衣,一般穿三条小衣 ,当然也可穿七条、九条等单数条。死者生前身上所穿之衣,用剪刀从上而下剪开后脱下,一般保留生前所穿内衣。部分偏远山区仍保留穿布扣长衫或唐装、布鞋、布袜等传统,纳鞋底的针数必须为单数;死者腰间系线,一岁一根,年轻人系白线,60岁及以上老人系黑线,男、女无特殊要求。

(十一)盖脸

穿衣毕,将死者移至堂屋,用草纸盖住脸,称“盖脸”。巴蜀民间认为,人死后,脸色会大变,特别是因疾病痛苦而死的人,面容可能会变得狰狞,若不遮盖,会让生者受到惊吓。当然,巴蜀各地呈现此俗的具体形式又有很大差异,成都市大邑县一般在死者嘴上盖以鸡蛋饼,完成盖脸仪式;广元剑阁县、巴中通江县等地则用床单直接盖住死者的全身,称“盖衾”,俗称“遮阳气”;而重庆垫江县曹回镇的丧葬仪式中,老人的脸完全裸露在外,不作任何遮盖,与其他地区的盖脸习俗形成鲜明对比。

(十二)装棺入殓

将死者穿戴整齐并安放于棺材内,谓之“装棺入殓”。巴蜀“装棺入殓”仪式中,先在棺材底部撒锯末或草木灰,之后铺旧衣服、草纸,然后将死者放在草纸上,两边用柏树枝、旧衣服、草纸卡紧,死者枕草木灰制作的三角形枕头,枕头的一角、死者的鼻线及棺材的中心线保持“三线合一”,盖上“盖尸被”。巴蜀县志中亦有“装棺”仪式记载,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记载:

更以松香、菜油、黄蜡,以法煎融周荡。棺内衣著既毕,迎尸入之,细灰铺底,碎衣塞隙,去盖脸纸,曰“装棺”。或折皮纸,作三角形,如法卷柏灰而充塞之,曰“大装棺”。

入殓,分大殓和小殓。小殓,即为死者穿着寿衣;大殓,即将穿戴整齐的死者从床上移入棺材,盖好棺盖。《仪礼·即夕礼》载:“大殓于阼。”郑玄注:“主人奉尸殓于棺。”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记载:

大殓时,约以布囊置尸侧,子孙以送终为最重,苟或不与,则毕生以为憾。

巴蜀民间习俗,入殓后的棺材盖错开盖着,留一条缝隙,防止死者活过来。入殓礼成,自此生死两隔,故此仪式最为丧家看重,全家孝众皆需跪位灵前,以示永诀。

(十三)升(中)堂

“升(中)堂”即将棺材安放于堂屋正中。装棺入殓前,死者一般按男左女右停放于堂屋,装棺入殓后,将棺材移至堂屋正中。

(十四)点脚灯

点脚灯又称“点路灯”“点引路灯”“点水灯”“点过河(桥)灯”。巴蜀民间认为阴曹地府漆黑一片,脚灯可助亡灵看清道路。灯一般由一小碟(碗)菜油,一根灯捻草 或棉花拧成的灯芯做成。装棺入殓后,立香案于老屋较小头一端前,在老屋脚下点一盏“脚灯”。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苍溪县志·礼俗志》载:“设灯,以水置油底,昼夜燃光,俗名‘水灯’。”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载:“篝灯于柩下,曰‘脚灯’,亦曰‘过河灯’。” 旧时巴蜀民间认为此灯需昼夜燃光,一直到发丧,否则于亡者不利,于生者全家也不吉利。

图2-4 点脚灯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十五)放衣禄罐

“衣禄罐”即“饱食坛”,古时称“镇墓罐(瓶)”,即供奉亡人食物的陶罐。此罐有为死者祈福、解罚,为生者求福、佑庇生者家宅安宁之意。下葬时,衣禄罐与其他随葬物一起埋入墓穴。此俗在巴蜀地区十分流行,印证了民间俗语“宁做饱死鬼,不作饿痨人”。

(十六)设灵堂

以棺材为中心,灵堂分内灵和外灵。内灵一般设在堂屋内,主要包括棺材、供桌、供品、遗像、香蜡、火盆、孝帘及纸花等。外灵一般设在街沿上,包括灵房、孝帏、孝帘、花圈、纸伞、纸轿(马)及纸花等。 灵堂华丽与否,被民间部分人看成对死者的尽孝程度,也有部分丧家借此展示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故许多贫寒之家往往也十分重视这一环节。

图2-5 做灵房
(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十七)备丧服

“备丧服”即给前来丧家参加祭奠的亲朋好友、孝男孝女准备穿戴的衣服、饰物。根据孝众同死者的亲疏远近、辈分长幼,分配孝衣和不同长短、宽度及颜色的孝帕 。清光绪十一年(1885)《大宁县志·风俗》:“赴吊者,悉颁白布缠头,有姻亲瓜葛者,或赠以孝衫、孝褂,均款以酒食。” 巴蜀汉族孝帕长一般分为九尺、七尺、三尺等,孝帕的颜色分白色、黄色和红色几种 ,孝帕分“磕头孝、见情孝、普孝和帮忙孝”等几种。吊孝的饰物有腰孝 、手孝 、胸孝 、脚孝 等。今之巴蜀汉族丧葬习俗,服孝期间可戴青纱替代孝衣、孝帕,但葬礼、道场法事现场一般须戴孝帕或穿孝服。

图2-6 戴孝帕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图2-7 戴手孝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十八)挂望山钱

图2-8 望山钱
(2022年摄于平昌县澌岸乡中和村)

“望山钱”又称“出老钱”。巴蜀葬俗,祭奠期间,丧家根据死者寿岁,将纸钱系在竹竿上,并将竹竿竖于房前,以此作为报丧与死者寿辰的标识。同时,祝福亡灵据此歆享祭奠,以及顺利通关抵达西方极乐世界。

(十九)扎期

“扎期”又称“择期”或“看期”,即请阴阳先生卜定吉日吉时,确定下葬时间。择期时,阴阳先生会将丧家孝众生辰八字同死者出生、去世时辰合“冲克” ,以避免犯“重丧”。巴蜀民间认为,人在刚日死,应在柔日下葬;在柔日死,应在刚日下葬。在奇月死,应在偶月葬;在偶月死,应在奇月葬 ,否则不吉利。《论衡》卷二十四“讥日篇”载:“《葬历》曰:‘葬避九空‘地臽’及日之刚柔 ,月之奇耦 。日吉无害,刚柔相得,奇耦相应,乃为吉良。不合此历,转为凶恶。’” 今巴蜀丧俗,死者逝世后,都会邀请阴阳先生“合字”,卜定吉日良辰,佑庇家族平安、兴旺发达。

图2-9 葬期单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二十)停丧

巴蜀民间认为,死者逝世后需挑选黄道吉日下葬,为等待吉日,故有时会出现“久而不葬”。旧时,也有因“贫无以办具”,没钱备置安葬物品,长时间停丧而不能入土者。今之巴蜀汉族丧葬习俗,在通常情况下,死者停放时间不超过10天,让死者尽早入土为安。

(二十一)说信

“说信”又称“报丧”,即把死者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友。说信时,孝子披麻戴孝,到亲朋好友家门口时需放鞭炮,对长辈行四揖四叩首礼、对平辈一揖一叩首、对晚辈一个高揖。巴蜀丧俗,从死者病危到下葬,孝家需给父族或母族前后说信三次。 说信时只能站在院子外,不得进亲友家门,等候主人家有人外出时,下跪叩头,说:“我的父(母)某某,某日某时走了!”亲友就明白某某人去世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友距离太远时,也常采用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说信。

(二十二)看地

“看地”即请风水先生通过观看山势、风向、水流和地形位置等,利用罗盘定向,规划墓地格局,确定墓穴。巴蜀民间有俗语“左青龙,右白虎。宁可青龙高万丈,不愿白虎抬头望”即是说此。

图2-10 看地
(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二十三)回煞

“回煞”又称“回殃”。阴阳先生根据死者逝世年、月、日和时辰推算死者灵魂回家的时间,此段时间死者灵魂会返回家中,俗称“回煞”。旧时人们认为,回煞时可能发生不吉利的事情,故家人会在此时间应离家避凶。随着巴蜀民众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现代巴蜀民众基本不离家避凶,回煞当晚,常为死者焚香秉烛,以表哀思。

图2-11 破狱
[2010年摄于新都区木兰镇木兰村(黄尚军)

(二十四)做道场

“做道场”,本书特指由法师主持的超度亡灵的系列仪式。巴蜀今之道场仪式,少则两天或三天,多则五天。 道场法事杂糅儒、佛、道三家思想,仪式中,主持法师既寄情于鬼魂,又取悦于各路神仙,更为活人寻求一种平素难以获取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图2-12 请水
(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二十五)吊丧

“吊丧”又称“吊香”,即到丧家吊唁死者,慰问死者家属。道光六年(1826)《綦江县志·风俗》:“旧属纩后,惟招僧道立灵,士家或立主。亲友备香、烛往,曰‘吊香’。” 吊丧过程中,吊丧者一般都会来到死者灵前“参灵”,仪式中,亲友长跪死者灵前,悲伤痛哭,宣泄失去亲人的悲痛;丧家孝子手捧冥香、双膝跪地答谢亲人。从现有吊丧歌来看,这类歌曲充满哀婉凄楚、感恩怀念之情,有的借物寄思,以景托情;有的借古喻今,劝人行孝感恩。亲人吊丧参灵时,丧家邀请坐堂锣鼓 奏乐迎接。

图2-13 参灵(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二十六)接客

吊唁者快到丧家时,丧家邀请的坐堂锣鼓到房前或屋后奏乐,主孝手捧冥香跪于房前迎接吊唁者,谓之“接客” 。主孝房前跪迎,以示对吊唁者的尊敬,一般情况下,参加吊唁的长者会将跪迎的孝子扶起来,以示对孝子的爱戴。

图2-14 接客[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李国太)]

(二十七)挖(金)井

图2-15A 挖金井
(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

图2-15B 挖金井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挖(金)井”又称“打(金)井”,即丧家邀请乡邻、朋友为死者挖墓穴。巴蜀民间习俗,家人不能给死者挖金井,否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会指责丧家声望不好,没朋友,墓穴都只能家人挖。金井的长、宽和深度都由阴阳先生根据地形、山势和方位确定,动锄挖井的时辰也需听从阴阳先生的指令。

图2-16A 茶话会
(2008年摄于平昌县驷马镇革新村)

图2-16B 茶话会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二十八)茶话会

“茶话会”即将死者族人及亲朋中有名望的长者请至堂前上座 ,听孝子汇报生前奉养、死后安葬情况。仪式中,孝男手捧冥香,长跪桌前,向堂前族人和长者全面汇报孝家子孙对死者生前奉养、病中治疗和死后安葬情况,并请其对孝家儿女的尽孝情况做评述。仪式中,桌上亲朋对孝敬父母者褒扬、赐坐;对不孝者罚跪,严厉呵斥,并对处理不周到的事情提出意见,要求孝家儿女当场表明态度,并提出改正方案,让参加仪式的所有人接受尊老、敬老、孝老的教育,传承“百善孝为先”的优秀传统。

(二十九)席奠礼

“席奠礼”即丧家晚宴开席前,给亡人敬奉饭菜的仪式。仪式中,主持仪式的礼生列于灵堂两侧,主孝头顶掌盘 ,跪于灵前,盘中一般盛十三种菜肴,俗称“十三太保”,礼生根据菜品的类别,劝奉亡灵进餐,同时给丧家孝众说吉语。此餐是儿女在家给亡灵供奉的最后一次正餐,故孝家儿女会用心准备,以尽孝心。礼毕,宾朋方可用餐。

图2-17 席奠礼[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李国太)]

(三十)三献礼

图2-18 三献礼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李国太)]

“三献礼”是“坐大夜”时举行的一种献祭仪式,丧家所有儿孙跪于灵堂前参加此仪式,颂扬死者生前的“功”和“德”。

三献礼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即按字面理解,仅指三次献礼;广义则可指包括排班、迎神、献礼、歌诗、讲书、奏乐直至送神等环节在内的家祭的全过程。巴蜀民间家祭时,献礼与歌诗、讲书等环节穿插进行,不可分割,故也可以“三献礼”代指“家祭礼”。

本书根据巴蜀汉族“三献礼”的实际保存情况,采用广义的理解。“三献礼”仪式过程中的“献礼”环节包括:初献—亚献—终献。在各仪节间,锣鼓或唢呐音乐穿插其中,烘托现场气氛,宣告仪式进程,直到整个仪式结束。

(三十一)下祭文

“下祭文”又称“下祭” [3] 。“祭文”是一种文体名,指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祷祝或歌颂死者生前功苦劳绩的文章。祭文内容大多概括、总结死者生前的功绩,对死者一生功、过进行褒、贬,宣扬惩恶扬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思想,抒发孝儿、孝女失去亲人的哀伤,祝福亡灵早登极乐世界。祭文可自宣,也可请人代宣。下祭文仪式一般分下葬前夜和下葬日凌晨两次举行,时间可长可短,长可通宵达旦,短则十余分钟。巴蜀地区下祭文仪式一般由父族或母族开祭,以后是姑、舅、姨、表、女儿的祭文,最后是家祭。 下祭时需将三牲 陈列于供桌前,女儿需献刚鬣 ,光禄司 举行“取孝花” “扯孝毛” “刁厝肉”“熬厝肉”等活动,送吉语、祝词,献祭者给礼钱。

图2-19A 下祭文
[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李国太)]

图2-19B 下祭文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图2-20A 下祭文祭品(女儿献刚鬣)
(2008年摄于平昌县驷马镇革新村)

图2-20B 下祭文祭品(鱼、鸡、刀头)
[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李国太)]

(三十二)坐(大)夜

图2-21A 坐大夜(锣鼓表演)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21B 坐大夜(歌舞表演)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坐(大)夜”又称“坐夜”“打丧鼓”。下葬前夜,邀亲朋好友到丧家唱戏、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和吹唢呐,陪伴亡灵。巴蜀各地对此仪式称谓不一,但功能和意义基本相同。大足县称“坐白夜”,剑阁县称“歇客”,渠县称“伴亡”“打丧锣”,云阳县称“坐夜(会)”,黔江县称“打夜锣鼓”。

(三十三)封丧

“封丧”又称“封棺”。仪式举行前,邀请死者族人或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者验明死者正身,丧家所有儿孙前往瞻仰遗容,这是生者见死者的最后机会,封丧之后再不能打开棺材。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载:“筮吉日、吉时,以漆灰涂棺唇,以檀香钉,拴之以红绫,或万年红纸糊之,曰‘闭殓’或‘掩殓’。” 仪式中,染翰书字 ,绕棺诵经 ,宣封棺词 。最后盖严棺材,并用“符” 把棺材封起来,以保各方和谐、安宁。

二 葬礼

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各地方志所载葬礼仪式程式完备、内容丰富,具体仪式如下(见表2-2)。

表2-2 葬礼仪式

续表

相对于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各地方志所载葬礼仪式,今之巴蜀汉族葬礼仪式简化了许多,主要包含“出灵、发丧、路祭、布(金)井、烧(金)井、落圹、招魂入墓、撒五谷、垒坟、烧杠”10个仪式。

(一)出灵

“出灵”,即将死者灵房、遗像等从灵堂送到院坝,为发丧仪式做准备。下葬凌晨,和着包包锣或当当的音乐节奏,法师在棺材前为死者宣诵经文、吟诵祝词,嘱咐死者安息,为生者封吉言,祝福生者平安、家庭兴旺发达。生者与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从此阴阳两相隔。最后,将死者灵房、灵位等请到院坝。

图2-22 出灵(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二)发丧

“发丧”又称“发引”“出殡”,即丧家孝众、亲友以及抬丧“八仙”将死者棺材护送到墓地的仪式。仪式开始后,法师将燃烧的木炭置于瓦片上,念咒语、祭鸡血、宣吉语,用斧头将瓦片打碎,意将孤魂野鬼的魂魄打散,阻止其尾随死者灵魂到墓穴。仪式中法师焚香蜡、烧纸钱,孝子鸣鞭炮,乐师奏锣鼓。之后法师宣《起丧词》 ,伴随着鞭炮和锣鼓声,八仙将棺材抬出堂屋送向墓地,途中歇肩 时,八仙吟诵《要礼钱》 ,向丧家讨礼钱。

图2-23A 发丧(碎瓦、祭鸡血)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23B 发丧(跪迎棺材)
(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

图2-23C 发丧(移棺至街沿)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23D 发丧(八仙抬丧)
(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队伍行进过程中,抛“买路钱” 的孝子位于队伍之首,捧灵牌 的孝子紧随其后,之后是举引魂幡的主孝 、放鞭炮者、锣鼓乐队、灵房、棺材、灵物 ,最后是送葬的孝子和亲朋好友。当然,送葬队伍的排列顺序,巴蜀各地因丧葬习俗不尽相同,略有差异,如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载:

男眷捧灵,执幡,匍匐前行。男宾挽布,女眷及女宾后之。人挽布,而布夹人,络绎不绝,仿古者执绋之意也。一人先驱,撒纸钱于途,曰“买路钱”。旗帜飞扬,狮龙追逐,鼓乐雷轰,鞭炮鼎沸,直至墓门。

仪节中,亲朋好友邀请参加葬礼的“客锣鼓”和丧家邀请的“坐堂锣鼓”同场竞技,相互比拼,哭喊声、锣鼓声、鞭炮声齐鸣,场面甚是壮观,可以说,此仪节是整个丧葬仪式的最高潮。虽然“哭祭”贯穿整个丧葬仪式过程,但发丧时的“哭祭”最受重视。发丧过程中,所有孝子尤其是孝女、儿媳都会哭丧,如果哪家死者发丧时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就会被乡邻亲友传为笑柄,视其子孙后代不孝、大逆不道。

“哭祭”时唱的歌叫“哭丧歌”,巴蜀地区的丧歌,有的歌颂死者生前的功苦劳绩、有的劝人行孝感恩。 巴蜀汉族请人代孝家哭丧的情况虽然比较少,但在重庆万州、四川巴中等部分偏远山区也小范围存在。

图2-24 哭祭(女儿、媳妇)(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图2-25A 送葬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25B 送葬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丧家孝众生前奉养、死后安葬都会受到世人的关注和评说,为最大可能地表达儿孙尊老、敬老的孝心,展示家族的综合实力,在发丧仪式中,丧家会尽可能多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让祭品丰富、棺材大气、送葬队伍庞大。

(三)路祭

“路祭”又称“路奠”,即发丧过程中,在丧家院坝或大路口为亡灵举行的祭奠仪式。路祭仪式中,丧家所有孝众需按辈分高低列队跪于院坝或大路口,主持法师宣诵祭文,通报死者,西行路上有各方神灵保驾护航,安心上路,无须挂念,祝福亡灵顺利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祭文内容还宣扬死者生前劳苦功绩,劝说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尊老、孝老、勤俭持家、和睦乡邻等。

图2-26 路祭(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四)布(金)井

巴蜀汉族丧葬习俗,金井打好后,阴阳先生用米粒、石灰或树枝在井底绘制图案或书写文字,谓之“布(金)井”。目的是保护亡灵墓穴不被孤魂野鬼骚扰,或帮助生者“避煞”,祝愿孝家兴旺发达。如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的“布(金)井”仪式上,阴阳先生在井底用米书写“廿八宿、鬼占子”图样以避煞,保孝家及亲朋好友平安。

图2-27 布金井(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五)烧(金)井

图2-28A 烧金井
(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28B 烧金井
(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烧(金)井”又称“烧井”“暖井”。金井布置好后,阴阳先生在井底点燃纸钱、芝麻秆或黄豆秆 ,称“烧(金)井”。明火燃烧后,阴阳先生还会撒石灰、雄黄等物品,目的是消灭井内的虫蚁,保护死者遗体免受侵害。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载:“葬时先以多数纸钱烧于圹内,曰‘烧井’,使地气暖也。亦有瘗雄黄末于井底者,云‘避虫蚁’。” 此仪式充分展示巴蜀汉族丧葬中“事死如生”的丧葬理念。

(六)落圹

“落圹”即把棺材安放在墓穴中。仪式中,“八仙”在现场孝众的协助下,将棺材移到墓穴内,阴阳先生根据事先确定的位置、方位和朝向等,借助罗盘、绳索,将棺材的尾、头和棺材朝向的山脉调成一条线,对棺材的位置、朝向做精准调整。落圹时乐班奏乐、孝众鸣炮、儿孙哭喊,现场一片“热闹”景象。

(七)招魂入墓

“招魂入墓”即将死者灵魂招进墓穴,佑亡灵免受侵扰,保生者家庭安康,谓之“招魂入墓”。仪式中,法师站在墓穴边缘,挥舞引魂幡,口念招魂之词、祝福之语,把亡魂引进墓穴,佑各方平安。招魂词中,法师会告诫亡魂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规定亡灵的活动范围,示意其不能随意出来骚扰生者,同时也保护亡魂免受孤魂野鬼的侵扰。

图2-29 落圹(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图2-30 招魂入墓(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

(八)撒五谷

“撒五谷”又称“撒粮米”。仪式中,主持法师站在棺材尾部穴埂上,手捧木制梯形升子 ,升子里装满“五谷” ,孝家儿孙按长幼背对坟头而跪,双手向后牵住后背衣服,使衣服后襟形成兜状,阴阳先生一边吟唱各类“撒五谷歌” 、说吉语,一边把五谷撒向孝儿孝女。五谷撒毕,孝儿孝女退步把后襟接到的五谷倒入墓穴,起身取下头上的孝帕、臂上的青纱,放在棺材上,列队于墓穴四周。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载:“孝家群跪坟前,面外而双手自握其后襟,道司立坟头,以升米分撒襟内,且作吉语,曰‘撒粮米’。” 五谷陪伴勤劳朴实的巴蜀儿女一代又一代,入土为安之际撒以五谷相伴,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图2-31A 撒五谷
(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

图2-31B 撒五谷
(2017年摄于垫江县曹回镇河南村)

(九)垒坟

将棺材埋进泥土,并用石头在墓穴正面砌一个坟头,称“垒坟”。仪式中,法师请逝者长子先捧三捧泥土放在棺材上,之后按长幼辈分依次捧之,法师吟诵《伴山撒土歌》 ,正如巴蜀俗语“三捧黄土慰亲魂”。儿媳、女儿等亲友跪在墓穴边,挥泪如雨,与亲人难舍难分,泪水伴着亲人的思念一起埋进墓穴,以保死者“入土为安”。

图2-32A 垒坟
(2016年摄于通江县板桥口乡九村)

图2-32B 垒坟(2011年摄于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

(十)烧

“烧 杠”,即将花车、马、花圈、纸伞、纸钱和死者生前日常所用之物等焚烧于墓前。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万源县志·礼俗》:“告散之日,则焚纸钱、金银、衣鞋、笼箱,更有制轿马、旗旌,以为送亡之具。” 死者辛劳一生,孝家儿孙希望死者到阴曹地府不再受苦受累,故将必备的生活用品赠予死者,伴着法师宣诵祝词,伴着缕缕青烟、锣鼓声和鞭炮声,伴着对死者的祝福、思念,葬礼结束。巴蜀部分地区,也有在“复山”或“头七”仪式时焚烧死者灵物。

图2-33 烧 杠(2010年摄于大邑县上安镇汪安村)

三 葬后仪式

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各地方志所载汉族葬后仪式程式非常完备,以下列出其所载部分仪式(见表2-3):

表2-3 葬后仪式

与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各地方志所载葬后仪式相比,今之巴蜀汉族葬后仪式则简化许多。今之主要包括“清宅、安神谢土、搬金砖、送火(把)、复山、烧七、烧百期、烧周年”8个主要葬后仪式。

(一)清宅 [4]

图2-34 清宅
(2016年摄于平昌县双鹿乡文明村)

“清宅”即阴阳先生到房前屋后,抛洒米粒或圣水,口念咒语,驱除隐藏于丧家的游魂野鬼、污秽之气。巴蜀民间认为人归西后,游魂野鬼会趁机进入丧家,如不及时将其驱除丧家宅院,可能会扰乱丧家人、畜安宁,故葬礼后需行此仪式。仪式过程中,孝子手持公鸡行于前,法师紧随其后,口念咒语,用桃柳条驱赶污秽之物,用净水或米粒向房前屋后抛洒,之后,在门、窗上贴符印封条,保护丧家免受孤魂野鬼侵扰。

(二)安神谢土

丧葬仪式期间,丧家敲锣打鼓、请神迎仙,烦扰三界神灵,葬礼结束后,法师作法,焚香秉烛,酬谢各方神灵、授业仙师,劝请诸神归位、各司其职。丧葬仪式中,丧家挖井垒坟,惊动土神,此刻,丧家准备酒食、香烛纸钱酬谢土神,恳请其庇佑亡灵入土为安。安神谢土仪式由法师主持,一般在丧家堂屋神龛前举行。

(三)搬金砖

孝子从墓地返回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到堂屋“搬金砖”。巴蜀民间认为,垫棺材用的砖象征金银财宝,将砖搬回家就意味着将财富搬回家,今后家里会财运亨通,兴旺发达。儿孙一般直接搬回自己房间,女儿、女婿则将砖搬出堂屋,装进事先备好的口袋,丧葬结束后再带回家。

图2-35A 安神谢土
(2010年摄于摄于大邑县上安镇汪安)

图2-35B 安神谢土
(2016年摄于越西县丁山乡东联村)

(四)送火(把)

“送火(把)”又称“送火烟包儿”。下葬当晚,孝家儿女带上香烛、纸钱及“火烟包”到坟前,焚烧纸钱,点燃香烛,给死者照亮前进道路,送死者一程。“火把”一般用稻草编织而成,形状似辫子,编织转数一般跟死者岁数对应,一岁一转。

(五)复山

巴蜀汉族丧葬习俗,下葬后第三日,孝家儿女到墓地给新坟添土,谓之“复山”。仪式中,焚烧亡人生前衣服、被褥、铺草、床耙子、竹席、脸盆等物,供奉全鸡、冥钱、香、烛和火炮等祭品。孝家儿女按辈分轮流给坟加土,每人三捧或三撮箕,之后把纸钱 一张张平铺在坟脊上,并用小石块压实。法师作法,恳请各路神仙准许,助其顺利完成法事,帮助亡人在阴曹地府一路通关,早达西方极乐世界。

图2-36 复山(2016年摄于越西县丁山乡东联村)

(六)烧七

“烧七”又称“做七”。死者去世后,每隔七天为一个祭日,第一个七天叫“首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直到第四十九天,叫“末七”或“毕七”。 巴蜀民间认为,亡灵在阴曹地府每七日过一道关口,为顺利过关,故生者逢七须为死者烧纸钱、摆设酒宴,安抚亡灵在过关途中遇到的各路神仙,助亡灵顺利过关,早登极乐世界。

图2-37 七期单
(2016年摄于越西县丁山乡东联村)

图2-38 袱包
(2016年摄于越西县丁山乡东联村)

(七)烧百期

“烧百期”又称“百日祭”,指死者逝世后一百天举行的祭祀仪节。此俗古传今沿。巴蜀部分地区“百期”之“百”,有时同“白”,有丧事结束之意,此仪式结束后,孝众可理发、结婚生子。

(八)烧周年

周年指死亡满一年的日子。田艺蘅《留青日札》载:“今小儿生曰‘周岁’,死者曰‘周年’,吉凶之称,未尝混也……‘周年’即‘期年’,唐明皇讳隆基,故改为‘周年’。” 死后满十二月要“烧周年”,二十四月叫“二周年”,三十六月叫“三周年”。同治二年(1863)《綦江县志·风俗》载:“七七毕,有百期、周年,至三载。”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礼俗》载:“每年忌日前后,必如前超荐,曰‘烧周年’,以三年为限。头周年曰‘小祥’,二周年曰‘大祥’,三周年曰‘吉祥’。” 据说给死者烧七、烧百期、周年是为了拯救亡人,因为去阴曹地府报到,需要路费和礼品,烧祭就是给亲人提供足够的“经费”,以供阴间一路开销。除此之外,过年过节,家中有事时都需上坟祭奠。

至此,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根据前文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各地方志所载汉族丧葬仪式的三个统计表可知,共记载丧葬仪式105项,可见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巴蜀地区丧葬仪式保存完整、仪式内容丰富。另外可以看出,各区县间丧葬仪式程式也有较大差异。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大足县志·风俗》载:

本县一切婚丧,祭礼,旧有大同小异……丧礼中之含敛、举奠、出殡,其大端相同者也。而开路、应七、诸七诸小节,则随各姓氏而微有不同也。

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了清末民初时期,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西地区的丧葬仪式,包括“闭敛、转咒、开路、放戒、供天、点路灯、念经(一名做道场)、丰都路引、拈饭食罐、灵牌、出煞、看地、引魂幡、回煞(一名回殃)、择期、成服、散孝、铭旌、收礼、谢孝、纸轿马童女、吊锣子席、传真、请水、烧老纸、捏像、烧灵、纸房屋衣服、开奠、复山、祭文、三献礼、开路将军、金银库、扎二十四孝、戒台、填七单、点主、开祭、跑灯、孝友会、报丁、起服、上坟、祭桥、打龙、祭席、买路钱、出丧棒、灵房、老衣、七天添一次棺木” 。傅崇矩以关键词的形式对当时成都丧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器具进行罗列,让我们能管窥当时成都的丧葬仪式过程,但对丧葬仪式过程记载最丰富的无疑为巴蜀各地的地方志,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新繁县志·风俗》对丧葬仪式的记载尤为详尽,它基本上代表了清末民初川西乃至巴蜀地区最繁复的丧葬过程,其文如下:

县俗,始死,撤帐、燃香、烛,焚纸钱,谓之“落气钱”,又谓之“倒头纸”。外有“老钱”,用上等纸制成,视家之有无为多寡,待其灰烬,乃以瓦缶盛之,俟葬纳于棺之和前。衣衾既具,则沐浴而袭,含玉及金银等物,谓之“小敛”,入棺谓之“大敛”。凡家龛中霤、门神,均蒙以白纸,柩前则燃灯,照之无间晨夕,谓之“路灯”。又有路引、引魂幡……诸物既具,则请术者(俗呼“阴阳”)作法,厌胜一切凶煞,谓之“开路”。闭敛柩前,复以纸扎牌坊,五綵 具备,中奉死者姓名,内设卧具,则丧主以下所居,谓之“丧房”,即古之倚庐、苫块也。于是,赴告亲友,谓之“下报单”。越三日成服,视亲疏为等杀。越日,大备酒食,举行客奠,多者百余席,少亦数十席,谓之“封丧”,亦谓之“止吊”,亲友则备楮财。挽联、羊豕等仪祭之余则仅备楮财,谓之“白客”,主人则裂布赠之,谓之“发孝”。自此,朝夕献馔,至葬乃止。其方死也,术者推算死者殃煞,于某日出走。届时,陈奠酒食,举家尽避,先布灰于堂及故寝室,察其有无异迹,谓之“回殃”。此外,又有七七、百期。每七日,必陈酒肴,焚楮币,谓之“敬七”,百期亦然。

将葬,先以书,遍告亲友,谓之“讣闻”。前一日举行客奠,亲友则送祭幛、羊豕,主人备筵宴,如封丧时,谓之“开奠”。并于是日买木主,题死者姓名。“神”“主”二字,则各缺一笔,预请有道德文章及曾显贵者,以砂穿神点主,谓之“成主”。……其夜,具羊豕诸仪,行三献之礼,并缕述死者生平事实,于祭时朗诵之,谓之“哀章”,又有儿童歌诗、礼宾、讲书,谓之“家奠”。门外则鼓吹作乐甚,且演唱戏剧以取娱乐,则非礼之甚矣。

次日出柩,术者行法,击瓦立碎,大喝曰“起!”,则舁者群应曰“起!”,唱而出,鞭炮 继其后,诸妇相扶,哭泣联绵,而出于门,谓之“发引”。既就驾,置鸡其上,更具仪仗、杂剧,或请僧徒送之。以白布双挽于柩前,丧主居首,余则有服者以次鱼贯执布而行,古谓之“绋”,亦谓之“引”,俗谓之“拉牵”。于是祭丧,谓之“神祭”,毕,遂行。遇有桥,复驻柩致祭,谓之“祭河伯”。一人鸣钲前行,撒纸钱于道,谓之“买路钱”。至茔俟时窆棺,毕仍送神主返家,安置中堂,谓之“回灵”,此即古之反哭而虞也。

葬后,辫稻草于晡时,烧于墓次,谓之“送火烟包”。越三日,家人复诣墓前,祭奠,并请术者,安谢土神,谓之“复山”。越岁,于春社日前上冢祭扫,谓之“上新坟”。于是周年、二周年至二十七月,而服除,而丧毕矣。

除《新繁县志》之外,道光十五年(1835)《邻水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永川县志》、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江津县志》、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合江县志》、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宣汉县志》、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万源县志》、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犍为县志》、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泸县志》、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巴县志》等对丧葬礼仪的记载也较为详尽。但就县志对丧葬礼仪的记载而言,川东和川北地区的县志较川西和川南的县志更为详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巴蜀地区丧葬仪式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以上文献的记载。因为每一个丧葬仪式本身又包括诸多环节,以点主仪式为例,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犍为县志·居民》:

通:“司事宾各供乃职,门外设盥洗所!”副答:“盥洗所设。”

通:“高设点主台!”副答:“点主台设。”

通:“门外设读祝所!”副答:“读祝所设。”

通:“诸所俱设。大门外举炮,击鼓鸣金,奏大乐,奏细乐,细乐长奏!”(鸣)“孝子出丧次,诣灵位前跪,叩首,叩首,三叩首!司事宾代捧木主授孝子!”

引:“孝子捧主起!由中道出恭,诣点主台下!”

通:“请点主官出客次,诣盥洗所,濯水净巾,沐手,诣点主台!”

通:“孝子跪迎点主官!请点主官升坐!司事宾代捧木主于点主案,取外幕,出椟,辟户,卧主,品主!请点主官执笔,润毫,染朱,授生气!请点内主,穿外神;点外主,穿内神!判生年,判死月,判乡贯,收魂魄!阖户,竖主!请贯左耳!”官答:“左耳聪。”

通:“请贯右耳!”官答:“右耳明。”

通:“光前!”官答:“前光百代。”

通:“裕后!”官答:“后裕万年。”

通:“顶朱!”官答:“世代簪缨。”

通:“投笔,请点主官赞主!(赞由官作)赞主已毕,孝子叩谢点主官四礼!请点主官高升,盖幪阖外幕,司事宾代捧神主授孝子!”引:“孝子捧主起,由中道入!(鸣)安主!”

通:“行贺主礼!(鸣)诣灵位前跪,叩首,叩首,六叩首!俯伏读贺主文毕!(鸣)孝子入丧次。”

通:“门外撤点主台!”引:“点主台撤。”

通:“门内外诸所俱撤,举炮,音乐大举,礼成!”

可以看出,点主仪式不仅有主副点主官间的问答,而且要配合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同时还需要搭建和营建点主的空间场景。在此过程中,也有锣鼓等丧葬器乐的加入。总而言之,巴蜀汉族丧葬仪式的流程十分繁复,从中既可以看到古代礼制在民间的传承,也可以看到地方化的特征。

[1] 客:平昌官话方言读为[kha 31 ]。

[2] 做:平昌官话方言读为[ʦu 213 ]。

[3] 祭:平昌官话方言读为[ʦɿ 213 ]。

[4] 宅:平昌县官话方言读为[tshe 31 ]。 yr9bEsmL/+XC/nNC4KGlxS1ZMLdJFGyE4+kUpK/vP933Jyd8l1efmkxIQNj5EfZ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