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劳动投入时间的总量,是由投入的劳动者的数量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即增加劳动者数量或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都可以起到增加劳动投入的效应的。事实上,劳动者的质量也是影响劳动投入的重要因素,因为高质量的劳动者的劳动产出率相对高,实际是相当于提高了劳动投入的强度。因此,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可以通过上述三种作用机制产生影响,即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数量、对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以及对劳动者质量的影响。

一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劳动力稀缺性提高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经济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因此,相较而言,如果暂不考虑未成年人口比重的因素,则必然意味着在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乃至绝对下降。与此效应相对应的是,老龄经济中劳动年龄人口是相对(相对老年人口)减少甚至绝对减少的,由此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稀缺性提高。而劳动年龄人口稀缺性的提高,等同于劳动力稀缺性的提高。

老龄经济中的劳动力稀缺性提高,既有因生育率下降而直接导致劳动力供给数量减缓的原因,也有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劳动力相对老年人口比重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稀缺性提高的原因。在老龄经济中,对生产而言,劳动力供给减缓可导致劳动力价格趋于上升。而劳动力相对于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则意味着可以为老年人口提供服务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即对老年人口而言劳动力的稀缺性同样是上升的。因此,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也是导致劳动力提供养老服务价格上升的基本因素之一。总之,人口老龄化既导致经济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也导致劳动力稀缺性上升,进而导致劳动力价格有长期提高的内在趋势。

二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的影响

关于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所涉及的问题是复杂的。对此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首先看微观个人或家庭层面的情况。对个人或家庭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微观表现是个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个人老龄化,或者表现为一个家庭中的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

在微观层面,个人老龄化或家庭老年人口增多,对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投入劳动时间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同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对其生活水平的预期或要求水平。如果个人预期自己的寿命更长,或家庭中老年人口增多、寿命更长,由此产生为了保持现在及未来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个人要加强劳动强度,以取得更多的收入而为养老有更多储蓄的动力。而这种加强劳动强度的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如可以是单纯地加班加点而延长劳动时间,也可以是自我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其劳动能力而取得相对更高的劳动报酬率。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健康。如果劳动者个人或家庭中的成员都是健康的,在经济中可以产生增加劳动投入的效应。这是因为健康的老年人,不仅可以分担其家庭中劳动者的一些负担,还可以成为劳动力队伍中的一员,从而增加经济中的劳动投入。对健康的劳动者自身而言,可以有相对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从事劳动,由此不仅增加劳动收入,而且增加经济中的劳动投入。

但如果劳动者个人或家庭中的成员不是健康的,是需要他人照料的,这种情况则可能产生减少经济中劳动投入的效应。这是因为当家庭中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特别是不能生活自理时,需要家庭中的劳动者花费相对多的时间进行照护,由此导致其投入经济活动的劳动时间或劳动成效性下降。在经济中,这是不利于增加劳动投入的效应的。在现实生活中,较多地存在因家庭中有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而使家庭中的主力劳动者不得不放弃现时的工作,回到家庭照护老年人的情况。甚至还有因此家庭而陷入贫困境地的情况出现,这便是因老、因病而返贫的情况出现。

然而,从宏观看,人口老龄化对应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即在总体上增加了劳动力对老年人口的照护负担,对应着老年供养比提高。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有提高对劳动力时间占用的效应,而这种效应不利于提高对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劳动投入水平。但健康因素也是影响宏观总体劳动投入的重要因素。如果劳动力和老年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既有利于劳动力增加劳动投入,也有利于老年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甚至成为劳动力队伍中的成员。

然而,如果仅就劳动力数量而言的劳动投入,人口老龄化总体上是不利于劳动投入增长的。这主要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对应的是经济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乃至绝对下降。这种效应对应经济中劳动力数量的相对乃至绝对减少,从而相对乃至绝对减少劳动投入。

三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者质量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者质量的影响,似乎难以给出确定性的结论,但这种影响的确是存在的。这一问题似乎和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关。一般而言,劳动者的质量直接同劳动者所受的教育、培训、职业经历乃至个性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例如,就劳动者个人而言,如果劳动者能够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其个人乃至社会带来的挑战,由此可能导致劳动者个人注重加强对自我的人力资本投入,其中包括健康投入,则人口老龄化的效应是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质量的。如果这种对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是社会行为,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加大对全民的人力资本投入,那么这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效应有利于全社会劳动者质量的提高。

然而,从客观性方面看,人口老龄化的结果最终会导致养老及社会保障费用比例不断提高,由此直接或间接地压缩了可以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费用比例,因此产生不利于提高劳动者质量的效应。同时,人口老龄化的结果最终会导致储蓄与投资的空间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潜力的提高,而总收入增长减缓最终也不利于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

总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者质量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有直接性影响,也有间接性影响,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积极而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四 劳动力稀缺性提高的若干效应

劳动力稀缺性的提高,由此产生的效应是广泛而深刻的。对此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对生产方面而言,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或迫使企业进行产业转型或转移,如可能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减少人工需求,或转移生产地以降低用工成本。这些效应的综合结果容易导致老龄经济中劳动投入下降。这种劳动投入下降,既有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的效应,也有老龄经济中劳动力稀缺性提高而导致用工成本提高的效应。这些效应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相对更大。

第二,对老年人口而言,劳动力稀缺性提高将导致劳动力对老年人口服务价格的上升。这不仅增加了老年人的养老成本,而且当人口老龄化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有钱买不到服务的情况。人口老龄化的效应,在总体上对应的是劳动力供给能力下降。

第三,人口老龄化容易导致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与就业困难并存的局面。人口老龄化提高劳动力成本,由此产生促进相关产业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的压力和动力。而这一效应的结果是提高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如果现实不能及时满足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需求,不仅难以满足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而且容易产生低质量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即产生劳动力短缺和就业困难并存的情况。

第四,人口老龄化增加产业与企业转型成本。一方面,在劳动力稀缺背景下,如果企业不能承受转型成本带来的冲击,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淘汰。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增加的经济社会压力,最终要由企业与劳动者承担。企业提高养老金支付水平及向社会保障系统支付更多的费用,不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增加企业转型的成本与难度。这实际上是人口老龄导致资源向非生产领域增加配置的效应。

第五,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服务型产业发展的制约。人口老龄化导致对人工服务领域的需求,如医疗、护理、照料等需求的增加。经济中并非所有的产业都适合向技术与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向转变,存在大量对单纯人工服务的需求。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将导致劳动力供给趋紧,显著增加对劳动服务型产业发展的约束。 ZxnrRjsnEmdWSXAeeDTdpH7sVUdx+8vh/LEtjOolDCJRYS28QZDABL1VyDDr4w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