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劳动力、劳动者及劳动等有关概念和问题

劳动力、劳动者、劳动及劳动年龄人口等,这些概念都是很常见的。事实上,这些概念彼此既有联系又有质的不同。准确认识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联系和区别,对正确分析有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首先介绍劳动年龄人口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 劳动年龄人口的概念与意义

劳动年龄人口是按年龄划分人口的一种结果,即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可见,确定怎样的劳动年龄是决定劳动年龄人口的关键。在现实中,劳动年龄通常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或制度决定的适合于从事劳动活动的年龄范围。一般而言,劳动年龄的确定需要和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或者说,不同情况下的劳动年龄的范围是不同的。具体的劳动年龄,同所从事的行业、职业甚至性别等因素有关。如在统计、养老、社保乃至不同的行业里,对劳动年龄范围的界定或有所不同。

本书中的劳动年龄主要指在人的生理上适合从事职业劳动的年龄范围。实际上,劳动年龄的界定是由人类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健康与劳动能力关系的情况决定的。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15—64岁作为劳动年龄的范围。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发布的劳动年龄人口数据,均以15—64岁作为劳动年龄范围。而在目前中国的统计制度下,对劳动年龄范围的界定存在两种口径,即15—59岁或15—64岁。

一般而言,对劳动年龄人口的范围界定,通常是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退休制度紧密相关的,因为退休制度中规定的退休年龄就是一个人在规则上的职业生涯结束的年龄。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退休年龄是不一致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年龄人口的范围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如德国自2012年起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延长到了67岁,因此目前德国的劳动年龄范围是15—66岁。然而,为了具有统一的可比性,目前世界上普遍以15—64岁作为劳动年龄的范围。

如果从人的经济行为能力方面看,劳动年龄人口的重要意义是:它体现了人口结构中按年龄划分的最为主要和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状况。虽然劳动年龄人口不一定全部都从事劳动,如可能因为残疾而失去劳动能力,但是从年龄方面看,劳动年龄人口必然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由于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担负着对未成年人口进行抚养、对老年人口进行赡养的责任,因此如果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多,不仅意味着劳动力来源的潜力大,而且意味着总体上劳动力的抚养与赡养的负担也相应较轻。

然而,劳动年龄人口最终都要成为退休的老年人口。如果现实中一个社会中有较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意味着这个社会在未来也要出现相应较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因此,许多问题最终仍然归结为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即并不是现时拥有较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就没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二 劳动者、劳动力及劳动的概念

劳动者、劳动力及劳动都是现实中常见的概念,也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都和人及其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明确这些概念无论是对学术用词的规范性,还是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分析,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劳动者的概念

劳动者指有劳动能力并有从业意愿的人。注意,在此定义中没有涉及劳动年龄的问题。这意味着劳动者不仅可以是来自劳动年龄人口的人,而且可以是来自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这里的劳动能力既包括人的体力方面的劳动能力,也包括知识、智力、技能等脑力方面的劳动能力。因此,劳动者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体力劳动者以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的属性是人,或者说劳动者的概念指向是人,而非指向人的能力或人的其他方面的事情。这样的表述是为了便于区别劳动者和劳动力的概念。在现行的经济学中,劳动力同劳动者的概念是有差别的。

(二)劳动力的概念

在现实中,劳动力也是很常见的概念,而且很多时候人们是将劳动力和劳动者视为同义的。然而,经济学中的劳动力(labor force)是指从业者和非从业者的总和,或者说是就业者和非就业者的总和。其中,非从业者是指那些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劳动者但尚未实际从业的人(如正在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可见,劳动力在经济学中是总体属性概念,而非个体属性概念,特别是劳动力的范围并没有限定为劳动年龄人口。这里的“总和”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业者和非从业者的数量之和;二是从业者和非从业者构成人力资源的一个总体。这意味着老年人口中那些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也可以成为劳动力中的成员。

如果设 L 表示一定社会中的劳动力数量, L E 表示从业的劳动力数量, L U 表示未从业的劳动力(如失业人员)数量,则劳动力 L L E L U 的和,即有下面的关系式:

经济学中这样定义劳动力的概念,意在表明一定经济中的人力资源的状况是由有劳动能力的人构成的。因此,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并有从业意愿的老年人,同样可以作为人力资源中的成员。

(三)劳动者和劳动力两个概念的区别

在现实中劳动力的概念通常与劳动者的概念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经常互相通用的。然而,若按经济学的规范性看,劳动力的概念同劳动者的概念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人口的概念属性必然是总体属性,而劳动者的概念则不要求必然是总体属性。即劳动者既可以是总体性概念,也可以是个体性概念,对此需要结合具体问题而定。或者说,劳动者既可以用于指个体性的劳动者,也可以指总体性的劳动者。例如,可以说“每个劳动者”,但是不能说“每个人口”。同样,“每个劳动力”则是不规范的说法,因为在经济学中劳动力是总体性概念。然而,由于在中国,“劳动力”和“劳动者”二者概念混用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在实际中劳动力是作为宏观的总体性的概念,还是作为微观的个体性的概念,需要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情况而定。

(四)劳动的概念

劳动是劳动者实际发挥劳动能力从事生产和相关经济活动的过程。劳动的主体一定是劳动者,而劳动的行为可以是体力劳动,也可以脑力劳动,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劳动是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具体手段。而劳动的成效性同劳动者的素质和相关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系。

三 劳动力与劳动年龄人口的区别与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与劳动年龄人口也不是相同的概念。如前面所述,劳动力指有劳动能力并有意愿参加职业性经济活动的人,而劳动年龄人口则是按一定的年龄范围界定的人口,如国际通用的是处于15—64岁(或15—59岁)的人都属于劳动年龄人口。

当然,劳动力与劳动年龄人口有很大的交集,因为劳动力的主要部分来自劳动年龄人口。但是,在理论上劳动力与劳动年龄人口都有彼此互不包含的部分。一方面,并不是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所有人都是劳动力中的成员。例如,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虽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参加职业性劳动意愿的人,尽管他们属于劳动年龄人口,但却不属于经济中的劳动力成员。另一方面,经济中的劳动力来源也并不是只限于劳动年龄人口。在现实经济中,一些在劳动年龄之外的老年人或未成年人,实际参加职业性经济活动是大有人在的,这些人成为事实上的劳动力成员。

但是无论怎样,劳动年龄人口之外的劳动力不构成劳动力队伍的主体成员,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必然是如此的。对此不必验证就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一定经济中的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此结论的得出是基于这样的理性判断: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的主要源泉,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数量。

然而,老年人口或未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成员的情况,在现实中毕竟相对是少数的。因此,在一般分析中为了方便起见,可将劳动力视为主要是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的函数关系。即如果设 L 表示劳动力, N R 表示劳动年龄人口,则劳动力 L 是劳动年龄人口 N R 的函数,如可以用下面的函数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式(1-19)中,劳动力数量 L 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N R 是正向关系。

事实上,劳动年龄人口可以看成劳动力资源的一种近似。因此,如果有关问题的分析并不需要严格区分劳动力与劳动年龄人口时,那么便可以将劳动年龄人口视同为劳动力。即在非严格的条件要求下,可以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相等,即有下面关系式成立:

然而,式(1-20)是否成立,要视具体问题的情况而定。实际上,劳动年龄人口是按人的年龄划分,其中一个意义就是为了识别怎样年龄段的人口可以成为劳动力的来源。因此,劳动年龄人口也可以称为劳动力型人口。而与此概念对应,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则都是非劳动年龄人口,因此也都是非劳动力型人口。 S2w451Tsf8lljfDJdAO1pK9X73JuC4sRNbFWAcDykPmGvMwddE5eUE84XJrb0r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