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当下,语言教育在促进人文交流和深化国际理解方面的基础性、独特性作用愈发凸显。国际中文教育,必然要承担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厘清经历了重视语言结构轻视文化、“文化”替代“语言”、文化教学应有“度” 、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 、语言与文化有机融合 的曲折探索过程。
1980—1995年,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探讨最热烈的时期,探讨了以下问题。一是文化教学定位问题。坚持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不能以“文化”替代“语言”。 1994年召开的“对外汉语定性、定位与定量座谈会”明确了语言教学本身不能脱离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应区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汉语教学所伴随的文化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更需侧重于交际文化。 二是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如何结合的问题。文化分为语构、语义和语用文化 ,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同步进行第二文化导入,并体现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原则 ;优先考虑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精神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以及认知方式等文化因素 ;教材要考虑如何将语言项目通过具有文化内容的情景表现出来 。
1995—2005年,学界开始探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如何结合的问题。一是文化教学定位定量问题。文化学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石,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确立了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定位,文化教学应该有“度”,开始从新世纪的高度审视对外汉语教学,正视其与汉学的关系。 二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文化教学中,既要注意民族的共性,又要注意地域的特征。 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 ,强调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语境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及文化大纲的制定。 三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研究。提出以语言和语言教学为本位的“文化教学”的构想 ,文化阐释要考虑量和度,以及“领进去”“走出来”“步步高”的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法,深入探讨了“多维面的语言文化学习模式”等文化教学问题。该时期树立了文化教学理念,超越概念的纠缠,探索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方式,为文化大纲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开始注重文化教学的师生的双向互动。
2006—2020年,学界开始探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标志着汉语正在加快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启汉语教学的专业化、职业化教育,69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教学环境的改变,面临着教材、教法与教学内容的重组与融合,学科的重新定位、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融合问题刻不容缓。第一,文化教学研究大总结。20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赵金铭主编的22册对外汉语教学丛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几十年的回首、检视、瞻念,其中,李晓琪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全面总结分析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趋势与动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珍贵资料。第二,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探索。“大华语”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汉语教学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和华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是文化传输的过程,是让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因此,汉语教学必须以语言教学为核心,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能力的具体呈现。必须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其他方面的教学都应服务于语言教学,以便让外国汉语学习者切实掌握好汉语。 跳出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针对性强的汉语课程,特别是职业汉语课程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教师、教材、教学法、国别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都需要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支撑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插图、字号、色彩与容量问题,结构、功能、文化因素在新时代教材中的定位与体现等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近年来吴应辉团队针对汉语国际传播展开系列研究,成果丰硕,代表了当代汉语国际传播的研究水平。吴应辉团队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为中心,在汉语全球传播的视野下开创性地研究了汉语国际传播的规律与时代价值,提出应将推动语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纳入国家外交工作,推动签署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协定,以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策略与建议。 其中,汉语国际传播本土化进程加快,汉语国际传播注重同先进教育技术结合、同文化产品结合,孔子学院进入调整转型阶段,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日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等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四,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关系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是在中华国际传播政策的大趋势之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机制,而中华国际传播同样也需要依托于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不仅仅肩负着教育的职能,同样还肩负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职能,是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际影响力的关键。 国际中文教育把汉语看作文化,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由“语言”转向“文化”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知识,传播内容流于表面,文化教学限于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技艺活动,忽略了体现中华民族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乃至思维方式的一些“软”文化内容。 因此,应将国际中文教育看作一种文化传播行为,传播内容应体现代表性、现代性、普遍性、启迪性,同时具备现代的意义和价值,倡导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特性。跨文化传播策略应置身于民族之林传播本民族文化,正视他者带来的冲击、影响和濡养。 孔子学院应把文化纳入课程体系 ,将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与宣传现代中国的文明进步和理想追求结合起来。 第五,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的融合研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传播面临着再一次转型 ,文化大纲的研制、文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动态势的重构已是当务之急。 国际中文教育要体现出蕴含在语言中的中华民族的哲学理念,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脊髓” ,通过汉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和教授,传递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要增加汉语的科技、思想、文化含量,提升汉语的国际声誉,发挥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的作用。 国际中文教育必然要承担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硬文化要传播,更主要的是要传播软文化,使国际中文教育能沿着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本身的航道更好地前进,以确保汉语稳步而健康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去,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的贡献。
2019年是国际中文教育大变革之年,学界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发展定位、趋势以及战略,指点迷津,为新的转型期的国际中文教育指明方向,明确建设思路,汉语教学已经走上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健康轨道。2020年国家汉办总部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一个新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