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馆员与创客协作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图书馆用户需求理论

(一)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任何机构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并因其社会价值而继续发展。图书馆只有随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它的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包括借阅服务、文献复制、读者教育与培训、参考咨询、专题信息服务等,这些服务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对图书馆提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学科馆员服务、创客空间服务等新的服务模式随之产生。只有围绕用户的服务需求,对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及时更新服务项目,才能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与内在价值。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用户需求是多层次的,根据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提出的Kano模型[该模型指出产品(服务)的性能与用户满意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度影响的基础上,体现了用户需求满足程度与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需求、预期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和反响型需求。其中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有关的需求主要涉及基本型、预期型以及魅力型需求。

基本需求:指用户对产品或者服务最基本的需求。当这个需求得到满足时,用户的满意度不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如果这个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引起用户极大的不满。例如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中,外借服务和阅览服务是用户对图书馆的基本需求。当图书馆提供这些服务时,并不会让用户对图书馆产生更多的好感,也不会提高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但是,如果图书馆不提供这类服务,很可能会导致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满。因此,图书馆需要不断了解用户的基本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预期需求:指用户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度与需求的满足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关系。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用户的满意度会大大提高,而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用户的不满就会显著增加 [13] 。例如图书馆提供的用户教育和培训服务、文献打印、复制和扫描等服务。这些服务不一定是图书馆必须提供的服务,但当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这类服务时,就能得到用户的好评。但是,如果提供的相关教育和培训活动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不能满足用户的期望,就会引起用户的不满,导致用户抱怨,甚至对图书馆产生负面影响。

魅力型需求:这种需求不会被用户过度期待。当能够提供这类需求的时候,用户的满意度会有明显的提升,即使这种服务不完善,用户也能获得良好的印象。而且,即使这个期望没有得到满足,用户也不会表现出太多的不满。例如,图书馆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服务和创客空间服务。图书馆所有馆员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技能优势,利用馆舍空间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时,用户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但是,当一些图书馆由于资金、人员、设备有限而无法满足用户这方面的需求时,用户也不会表现出不满。

尤其是在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中,图书馆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设备和空间来提供这种服务,同时需要为馆员进行额外的专门技能培训。提供这种服务的附加条件很多,使得很多图书馆很难为用户提供这类服务。但是,用户不会因为图书馆没有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服务而对图书馆不满。相反,当图书馆真正能够为其提供创客空间服务时,可能会吸引很多用户前来使用,极大地激发出用户对图书馆的好感。

本书通过对国内公共、高校、专业图书馆及社会机构的创客空间开展实地调研,选取经验丰富、工作业绩卓越的馆员/创客获取访谈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图书馆用户需求理论构建空间馆员与创客协作发展的服务、培训、激励及评价机制。

二 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

1.质性研究

研究团队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研究,其中,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主要用于建构理论模型,量化研究方法(Spss)主要用于验证质性分析的结果。而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研究者采用各种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对特定类型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和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发掘与之相关的研究结论、形成新理论,作为评价研究对象的支撑依据,是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对事物的“质”进行行为和意义建构,并获得整体性的解释和理解,如图2-1所示。它通常包括深度访谈或对自然情境、在线、社会情境中的人进行采访和观察,与定量分析方法不同,它不关注假设、验证、因果关系和统计分析。质性研究挖掘的是被研究者的问题,而不是研究者的问题,判断一个好的质性研究的标准是:研究者收集的资料是恰当的(Appropriate);解释是充分的(Adequete);态度是真诚的(Sincere)。

图2-1 质性研究过程

2.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的代表,旨在从资料中产生理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同时进行。它强调考察过程是建立在文献资料的分析基础之上,是一种针对特定现象,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获取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解释性分析成果,进而建构理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 [14] 。凯西·卡麦兹(Charmaz,K.)认为扎根理论是一种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处理质性资料的方式,其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被西方社会科学界公认为是过去四十多年中,质性研究发展中最重要的和最受欢迎的方法论之一 [15]

3.扎根理论的应用

在国外,质性研究方法发展迅速,国外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实现了扎根理论的广泛应用,并倡导在科学研究中实现执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组合应用。在中国,质性研究萌芽于20世纪初的社会调查时期。此后,学者们从方法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对质性研究进行了大量探讨,如1998年袁方主编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和2006年朱晓阳等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等。扎根理论及质性研究方法在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学者们探索将扎根理论及质性研究方法应用在电子商务、公共管理、旅游服务、知识管理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

扎根理论强调利用三重编码技术进行理论构建,将编码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在Nvivo12中,对应的是初级编码(一级编码)、二级编码、三级编码三个阶段,形成自由节点(子节点)和树状节点,最后,对理论进行验证。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 扎根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流程

编码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基础性工作。编码就是资料分析,是扎根理论的核心过程,是一种把资料分解和概念化,然后以全新的方式把概念重新组合的操作过程 [16] 。其中,开放性编码是将资料归纳简化到概念/范畴层面,便于后续分析;主轴编码是假设、验证、识别和建立范畴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结论;选择性编码是开发反映资料内容的故事线,提炼核心范畴、不断丰富理论的过程。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开放性编码将资料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将资料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进行“缩编”处理,基于概念描述方法对资料内容进行介绍和说明,将资料的重点内容作为资料的备注信息、细化资料层次、重新组合。其次,采用主轴编码机制,基于因果关系→事件现象→资料脉络→中介环境→行动策略→互动策略→结果典范模型,将不同类型的资料、范畴有机地连接起来。其中,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在分析事物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能够将具有相关性的范畴连接起来,深入发掘范畴的内在含义。然后在若干范畴中进行选择性编码找出核心范畴,并将核心范畴与其他非核心范畴有机连接起来,检验不同范畴与核心范畴的相关性,将概念转化为有统领性意义的范畴,不断补充和完善范畴体系。主要任务为:识别对其他范畴影响力较大的范畴,即“核心范畴”;将范畴作为各种现象的解释依据;将所有范畴与核心范畴引入典范模型,并基于已经掌握的资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范畴中提炼所有微观特征,形成整体联结关系。

5.饱和度检验

抽样调查法是饱和度检验的核心方法,检验对象为研究资料,检验时需要为不同资料进行编码。在理论模型能够涵盖所有资料编码的情况下,即可认定为达到理论饱和条件,否则应视为非饱和,并进行再一次的编码处理,直至满足理论饱和要求。饱和度的检验目标是确定已经建立的理论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全面、翔实地反映研究对象涉及的研究问题及本质。

6. Nvivo12 及质性分析

本书借助Nvivo12软件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及质性分析的实际操作,Nvivo12的主要结构及质性分析流程如图2-3所示。

图2-3 Nvivo12的主要结构及质性分析流程

研究团队分阶段、分地区调研和考察了国内公共、高校、专业图书馆及社会机构的创客空间,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获得第一手访谈资料和第二手文献资料(图片、音视频等),按照扎根理论的规范化操作程序,采用Nvivo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得出质性分析结果,最终构建出相应的理论结构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分章节分别构建馆员与创客协作发展空间的服务、培训、激励及评价机制。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保护组织与世界发展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其中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为了在满足人类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其强调公平性、持续性和通用性。这一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和多维发展,意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完整体系。中国科学院《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首次提出了这一理论 [17] 。可持续发展强调科教兴国、协调一致、不断创新的原则,重视政府调控、市场调节,重视积极参与、广泛合作,重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等原则,该理论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1)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落实和转化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高效管理体系的支撑。无数历史事件告诫我们:环境发展问题的形成原因与人类决策错误和管理不当存在直接关系。基于此,优化决策、科学管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在馆员/创客协作发展空间过程中,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必须结合科学的规划方法、管理制度、行政措施、经济调控等措施,建立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为决策者与管理者(馆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管理体系。

(2)可持续发展科技系统。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在空间馆员/创客协作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决策,还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管理手段,使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资源供需平衡发展,从而使有限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3)可持续发展教育系统。扩展公众的知识视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相符。社会公众要想准确把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与后果,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后代利益造成了损害。对图书馆创客空间而言,需要在馆员/创客协作发展空间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教育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所有的教育环节,培养创客的可持续发展思维,激发创客的绿色发展理念和行动,使其主动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与环保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4)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社会公众为主体,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在大多数情况下仅扮演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供给角色。对图书馆创客空间而言,馆员/创客在空间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参与具有全面性与全程化特点,参与的内容既包括发展目标的制定,又包括空间管理、空间活动,以及空间规划的执行、实施和监督等环节。

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国内公共馆、高校馆及社会机构的创客空间,选取经验丰富、工作业绩卓越的馆员/创客获取访谈数据,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编码、分析,识别图书馆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为空间馆员/创客协作发展机制的构建挖掘驱动要素、减少发展阻力、提升服务效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教育理论,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学习过程的理论,主要关注人的信念、记忆、期望、动机和自我强化等认知因素。K.考夫卡、W.克勒与M.魏特海默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提出的格式塔心理学是该理论的重要基础 [18] 。两位学者认为:事物的整体发展结果与个别要素并不存在决定性关系,某些发展过程与整体事物内部特征密切相关。基于此,要想准确理解整体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基于整体性的视角对所有局部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20世纪40年代,K.莱温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引入人的思想研究和意志研究领域,并通过对理论的优化调整,提出了拓扑心理学和B=(P,E)行为公式,认为人的行为变化与环境因素和人的思想因素密切相关。F.海德、M.谢里夫、S.E.阿施、T.M.纽科姆等学者在研究人类认知平衡问题与社会规范过程中,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学者L.费斯廷格与H.H.凯利等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认知协调理论、认知归因理论以及社会比较理论。他们提出的观点为:人类在审视和评价各种现实事物的过程中,总会将自己的情感、思想、认知、信念作为参照的依据,无论情境是否具有稳定性或复杂性,人们对其应用某个概念,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对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和作用 [19] 。与之相关的理论为:场论;心理调适理论;印象形成理论;隐含人格理论;社会规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归因理论;社会期望理论;社会公平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均衡理论;自发知觉理论;参考群体理论;知觉定势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等。社会认知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在社会学的许多领域,人们可以用它来思考和解释问题。

五 “认知—情感—意动”理论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心理过程或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和意动(Conation),他们称为“心灵三部曲” [20] 。克莱格1994年通过分析提出了现代认知观,强调在分析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时,除探究其内部的心理活动外,还需要详细分析个体与人工物理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否则就无法获取心智活动的本质 [21] 。20世纪60年代,学者阿诺德创立了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个体的情感是在外部因素和特定事物的机理下产生的认知反应。个体理解和认识事物和因素之后,就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价。学者阿诺德的思想不仅对“情绪—评价”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还实现了对“情绪—动机”因果关系的完美阐释。她认为:人类是行为产生的主体,行为的表现与人的认知、情感、经验、需求存在密切的关联 [22] 。Kyro P认为除认知以外,还应该关注情感和意动。他提出了从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角度评价创业教育成就和影响的新方法 [23] 。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理论中,均可以发现诸多关于心理学的观点,并可以找出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分类依据,证明“认知—情感—意动”之间的联系以及交互作用极为密切。

人类认知是基于个体信念的价值表达,情感是情绪与态度综合作用的结果,行为是个体为达成某种目标而产生的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的理论视角,通过分析图书馆创客空间馆员培训的参与意愿与行为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馆员培训的参与心态、行为形成及调整过程。

六 集聚辐射效应

2021年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虽然新冠疫情对各国生活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但许多行业都展现出惊人的韧性,特别是那些注重数字化、技术和创新的行业,如软件、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硬件和电气设备等都加大了创新投资和研发力度,科学产出、研发支出、知识产权申请和风险资本等交易继续增长。 [24] 近年来,中国的排名迅速攀升,2017年,中国拥有全球7个科技集群,2019年迅速增至18个,增速居世界第一。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当前共有17家科技创新企业进入全球百强,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创新指数均显著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位居世界第二。同时,中国首都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集群数量最多,美国加州创新发明集群数量最多,中科院是中国集群中合作情况最多的学术机构。该报告有力证明了集群产生的集聚辐射效应对提升国内创新指数的综合影响力。

目前,学术界对集聚辐射效应(Accumulative Radiation Effect)的内涵没有统一的定义,它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经常出现在经济、文化、人才、交通、政治等领域 [25] 。它强调经济集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能够实现优势服务资源、资本资源、劳动资源的重合,使有限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更高的效用,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平台、体制和科技创新的实验平台。近年来,集聚辐射效应也运用到知识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扩大组织内特定知识传播和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对组织中知识传播、共享及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本书将集聚辐射效应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图书馆创客空间的馆员培训中,促进馆员的素养和技能提升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先运用扎根理论及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识别馆员培训中集聚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馆员培训集聚辐射效应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不断促进空间培训资源的优化、汇集和共享,彰显馆员培训的效果与影响力。

七 投入—产出效益

(一)投入产出理论及分析

投入产出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于1905创立。他曾在1936年撰写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其中详细阐述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1953年,他撰写《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对投入与产出关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说明。20世纪30年代,学者列昂惕夫在研究投入产出理论的过程中,通过拓展理论概念,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理论、投入产出知识理论等。1939年,他基于建设型的思路编写投入产出表,并通过实践应用发挥较高的预测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对投入产出研究的高度关注 [26] 。在投入产出研究中,投入主要是指人们为达成经济活动目标投入的时间成本、资源成本、体力成本、脑力成本等。产出是指经济活动投入产生的回报:经济效益或物质效益,抑或是经济效益与物质效益的组合 [27]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一些学者引入了模型分析法和表单分析法。所谓的表单主要是以矩阵形式表达不同经济系统和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产出与投入的使用方向。模型分析主要是在投入产出表中引入数学分析法构建得出的关系评价模型,模型中详细罗列了投入产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将复杂经济变量因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化 [28] ,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投入资源在不同环节的流转和使用情况,使不同劳动价值的形成过程得到直观的展现。在投入产出模型诞生的初期,主要以静态分析为主,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多,一些学者引入了动态数据,创立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是将国民经济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各部门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投入产出联系,某一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会通过产业关联对该部门产生连锁反应。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能够准确掌握不同生产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29] 。近年来,投入产出理论在各个行业的决策制定方面获得实践和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图书馆创客空间投入产出效益机理

投入产出效益是某一组织在开展特定活动的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对社会个体与社会组织造成的影响和作用 [30] 。在图书馆创客空间中,投入产出效益是指空间的投入多少能够引起空间需求与产出的变化情况,通常指投入产出的溢出效益。图书馆创客空间投入产出效益的运行机理是实现投入产出的均衡发展,使资源配置效益和空间/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图书馆创客空间进行满意度评价是空间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本书将投入产出的理论、分析及结果运用到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评价活动中,形成投入产出的效益机理,来评价空间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果。研究团队探讨了中国高校馆创客空间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建立了一个适于分析高校馆创客空间发展特征及其量化研究的效率评价理论框架,以用户(创客)满意度为切入点,以国内高校馆创客空间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大学生创客满意度的微观视角出发,即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来研究或评价空间的服务质量及创客满意度,为国内其他类型图书馆创客空间评价指标的优化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维基百科创客空间的定义》,豆丁网,2017年3月14日,https://www.docin.com/p-1868087645.html.

[2] 《Make创始人Dale Dougherty:全民创客》,Uml.org.cn,2014年4月22日,http://www.uml.org.cn/itnews/2014042208.asp.

[3] 陈艺:《高校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思考》,《新世纪图书馆》2015年第1期。

[4] Abram S.,“Makerspaces in Libraries,Education,and Beyond”, Intemet @ Schools ,Vol.20,No.2,February 2013.

[5] 张晓桦:《创客时代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融合路径研究》,《图书馆建设》2015年第11期。

[6] 金秋萍:《美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实践及启示》,《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1期。

[7] 张亚君、唐鹏、李建强等:《美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年第4期。

[8] 黄艳华:《国内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及服务研究述评》,《图书馆学研究》2016年第8期。

[9] 康琼琼:《中美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状况及分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年第5期。

[10] 张红利、曹芬芳:《国内外典型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研究和启示》,《图书馆学研究》2015年第2期。

[11] 申伟:《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2] 马骏:《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艺术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8期。

[13] 何惠静:《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研宄》,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14] [英]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2—32页。

[15] K.Charmaz,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itons Ltd,2006,pp.33-45.

[16] Glaser,B. and Strauss,A.,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New York:Aldine Pub.Co.,1967,pp.15-36.

[17]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 [美]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李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41页。

[19] [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0页。

[20] 刘向阳、张程程、彭小丰等:《基于认知意动视角的心态调整模型构建》,《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5期。

[21] Clegg C.,“Psych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Study of Cognition in Organizations”, British of Journal Psychology ,No.5,May 1994.

[22] Gasper K.and Bramesfeld K.D.,“Imparting Wisdom:Magda Arnold's Contribution to Research 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No.20,October 2006.

[23] Kyro P.,“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 Global Station ,Vol.2,No.1,January 2007.

[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已确立全球创新领先者地位》,新华网,2021年9月21日,https://news.cctv.com/2021/09/21/ARTITBzySGHZnJcLUzln2NPZ210921.shtml.

[25] 魏浩:《中国30个省市对外贸易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世界经济》2010年第5期。

[26] 于泽、朱学义、魏娟:《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波及效应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6期。

[27] 赵秀恒、宋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各部门价格指数模型》,《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3期。

[28] 顾萍、田贵良:《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测度》,《学海》2016年第6期。

[29] Leontief,Wassily,ed., Input - Output Econom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15-16.

[30] Edward N. Wolff and Ishaq Nadiri M.,“Spilover Effects Linkage Structure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No.4,April 1993. 8FqE/Ocs6/ytx3b8V+UUbBUFjPkEipxsFtxoJ3J5T0+BJLEPxm7jfmhQxawrxv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