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本书试图追溯东南亚人的主体性和自我观念的发展。“东盟认同”是指东南亚地区国家共同的记忆在历史意识中的形式表现和利益基础,是人们集体人格、规范、价值观、信仰、志向的统一,东盟立足于“多样性同一”精神,促进共有价值观和地区意识。 [1] 东盟认同既包括“有倾向性”的地区情感诉求,也包括强化认同的措施和有感而发的行为,其核心要素包括归属感、共有价值观、文化特质性和凝聚力等。同一性是认同研究的重要方面,但东南亚认同的差异性和特质才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即从东南亚的地区意识、概念形成和逻辑特点出发,论述东南亚文化的多元、缓慢融合、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对东盟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展望东盟认同的发展前景。东盟认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一定程度的地区认同、国家主权认同、民族和族际认同。

“东盟”既是“地区”概念亦是“组织”概念,前者从空间而言,包括东帝汶在内的东南亚十一国,而后者是指从最初东盟五国扩展到现在的东盟十国组织结构的变迁。 本书的“东盟认同”既是一种组织认同,更是一种地区认同。“东南亚”是一个地区概念,“东南亚认同”包括“东盟认同”,本书主要关注的是历史进程中该地区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早期历史对东盟认同的影响,但“东南亚”和“东盟”这两个概念产生的时间较晚,“东南亚认同”和“东盟认同”均无法完全表达这一地区认同的发展过程。地区认同和认同的发展过程体现着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该地区价值观经历了多次“本土化”和继承性发展,现实认同所显现的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需要反思和研究,故本书以“东盟认同过程研究”为题。 gZSbWBS6PIu9xJUQlojau9lsAslfgWQmAcGPcI7kLbIzKCoEvfPEUB5xjLxmrV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