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南阳的地理环境

一 南阳的地理与气候

南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56′—113°187′,北纬32°197′—33°487′之间,东西长263千米,南北宽168千米,面积26567平方千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邻信阳、驻马店地区,北依平顶山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南与湖北省交界,西和陕西省接壤。全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区,地处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四大经济协作区交界地带,是东西方、南北方经济发展的转折地带。 [1] 现辖邓州市、卧龙区、宛城区、南召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镇平县、新野县、方城县、社施具、唐河县、桐柏县。

气候处于北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又跨我国农业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所以具有明显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特征,兼有南北之长。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15.9℃,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0.3—2.3℃,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7.3—38.6℃,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年无霜期222—241天;年均日照1945—2100小时;年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 [2] 因此,该地区水系发达,地下、地表水资源均十分丰富。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总量达100.27亿立方米,利于发展农田灌溉和水上运输事业。地下水大部分为重碳酸盐类淡水,中性酸碱度,矿化度低于每升0.25克,适合饮用和灌溉,且埋藏条件较为优越,中浅层水质一般符合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的要求。地表水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因此,南阳盆地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长江水系中数唐河、白河水系最大,丹江水系次之。流域面积约23740平方千米,约占盆地总面积的89.35%,涉及南阳市所辖的13个县市区。除了长江水系外,淮河水系为该区的第二大水系,流域面积约2805平方千米,约占盆地总面积的10.55%,主要分布于桐柏县,方城次之,南召极小。淮河,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北麓,自西向东流入信阳地区,区内干流长83千米,流域面积1320平方千米。其支流有干江河、灃河、彭河等,发源于南阳盆地东北部方城、南召一带,向东流入平顶山市鲁山、叶县境内。黄河水系在该区面积最少,流域面积24平方千米,约占盆地总面积的0.1%,仅分布于南召县马市坪乡一带,属伊河上游支流。 [3]

二 南阳在汉代时期所处的地理位置

南阳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它是对地质、地貌、方位等因素一个地理实体的命名。就字意而言,“南”是一个方位词汇,“阳”是一个地貌词汇。南阳之“南”字在夏代就有方位上的含义。黄河流域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称,黄河流域两岸建立的历代王朝和分封的诸侯国林立,古人概念中称“中国”。既有中国之“中”,必然就有东、西、南、北之“外”,南阳地理位置处于当时“中国”之南,故有南字之意。此外,我国处在北半球,故山之南坡、水之北岸是向着太阳。南阳这一广大地区既在伏牛山之南,又在汉水之北,当属“阳地”。《释名·释州国》中说:“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 [4]

南阳是在中生代的白垩纪形成的一个盆地,同时在其周围也出现了一些小盆地。由于古代陆地湖泊不断接受泥沙沉积,湖水下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积平原,河流的下游也形成了一连串的河谷平川,这些湖积平原和河谷平川的上部形成了肥沃的积层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5]

南阳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黄淮平原与陕甘高原之间。南阳“地势,则武关阙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南阳基本属于南阳盆地地形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貌单元。北、西及东三面环中、低山丘陵,中部和南部为开阔平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河流为骨架构成了向南开的“南阳盆地”。盆地南有新野缺口与湖北襄阳盆地相连,史称“南襄盆地”或“南襄隘道”,南襄隘道是我国古代南北的交通要道,在《史记》中,也曾经记述南阳:“西通武关 [6] 、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都会也。”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显然受到司马迁的重视。《汉书·地理志》也写道:“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可见,南阳的繁荣,以其优越的交通地理因素为重要条件。此处除了可以控制武关道交通因素以外,所谓“东南受汉、江、淮”,“东受江、淮”,这些记述均说明了南阳在与东方和东南方之间的交通关系,是十分需要引起重视的。《史记·食货志》:“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依然,加以商贾。”《汉书· 地理志下》亦有曰:“南阳好商贾。”这两部史书的记载,无不说明南阳的交通便利带来的经济优势。南阳这一特殊的交通地理条件在两汉时期尤为突出,至东汉时期,随着其政治地位的上升,南阳地理位置更加非同凡响。

南阳东北隅有方城缺口与华北平原相通。盆地北部为雄伟高峻的伏牛山,伏牛山脉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自然分界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东延断陷处有著名的豁口走廊南阳隘道,为古今南北交通的孔道。东部及东南部为蜿蜒起伏的桐柏山,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西部为岩溶地貌比较发达的霄山。区内中山、低山、丘陵、陇岗、平原逐级分布。地势具有明显的环状和梯级状结构特征。最高峰是西峡境内的鸡角尖,海拔2212.5米,最低点位于新野县南,海拔77.3米,高差2135.2米。盆地轮廓略成一椭圆形,它是在地质历史上四周山地隆起,南阳一带下陷,又经唐白河侵蚀和冲积而形成的。 [7]

两汉时期,南阳盆地的对外交通十分发达,主要有五条要道,而这些要道呈放射状向周边分布,将南阳盆地与全国几个重要的大型城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其成为华夏腹地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

向西是武关道:武关道位于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的武关而得名,从南阳盆地中心的宛县(古申县,今南阳市区)出发,向西经析县(今西峡县)过武关,历商县(今丹凤)、上雒(今商县)、蓝田(今蓝田县西)抵达关中地区。 [8]

向东有东南道:从宛县出发,东南过平氏(今桐柏县平氏镇)循桐柏山北麓淮河一线东行,经复阳(今桐柏县城西)出南阳盆地,可达淮河中上游及江淮地区,折而向南还可抵达豫章郡(今江西省一带)等长江以南地区。 [9]

东北是方城道:从宛县出发,东北经博望(今方城县博望镇)、堵阳(今方城县城东)出方城隘口至叶县(今叶县旧县镇)经汝河、颖河中上游,可达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北等广大地区。 [10]

正北有宛洛道:又称“三鸦路”,从宛县沿淯水(今白河)北上,经西鄂(今卧龙区石桥镇)雉县(今南召县云阳镇),历鲁阳(古鲁县,今鲁山县)可达洛阳及河东地区。 [11] gzCRdzjzxzyIxc41znEztwThCIW+wFyz6LfCNrpSWoFyvhDFrPwf6ZoNP3GQJ97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