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三
记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繁荣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2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即将迎来十周年。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强调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个时期以来,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天下情怀、开放气度、共赢精神,更加凸显其时代价值。作为中国的国家级高端智库,负责任地记录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之声、坚实步伐,亦是我们对国家、对世界义不容辞的学者责任。自2016年初始,我和赵江林教授在蔡昉教授的指导下,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开始酝酿通过科研形式记录伟大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前进的铿锵足音。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社长和王茵副总编辑、喻苗等编辑的督促下,这项工作得到了英国罗德里奇出版集团的鼎力支持,由此也就有了《“一带一路”手册(2018)》《“一带一路”手册(2020)》的面世,并得到了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鼓励。今天,我很高兴地写下的序言,既是《“一带一路”手册(2022)》“的出生证”,更是我们见证和记录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又一呕心沥血之作,也是我们团队对读者们殷切期望的回馈。在这个过程里,我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团队在参与工作中不断迸发的饱满热情、不断增强的家国情怀,也更欣喜地看到,在漫长艰苦的研究工作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了研究“一带一路”的知名专家。在此,我十分愿意向大家分享对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感受。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我们的工作得益于九年多来“一带一路”的繁荣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诞生后,从大写意阶段走进了工笔画阶段,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梁架柱到落地生根、跨越高山深壑、海洋沙漠,持久发展,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柬埔寨进入“高速公路时代”,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非洲有了电气化铁路和轻轨……一个个互利共赢的故事,正是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生动写照,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为世界经济提供发展新机遇的中国方案,标注了国际经济合作和新一轮全球化的新高度。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的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回顾过去九年多来的实践,世界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不断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携手各方共建“一带一路”,持续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不竭动力,充分展现出中国引领国际开放合作的大国格局和担当。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书写了全球发展史的新篇章。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这一历史大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与各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不仅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前行,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为全球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SCO)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重要文件,充分说明这是一个凝聚广泛合作共识的国际公共产品。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规划对接日益深化,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仅2022年以来,中国就与非洲联盟(AV)、摩洛哥、古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与俄罗斯、蒙古国确认《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延期,与基里巴斯共和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中国和共建国家启动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了“自己制造”的夙愿。连续举办四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成交额高达2722.7亿美元,与广交会、消博会等一系列国际经贸盛会,不断展现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惊人魅力。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等经贸合作园区开辟了经贸合作互惠共赢的新局面,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投资超过430.8亿美元,为园区落地国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4.6万个。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从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到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法治丝绸之路,内涵不断丰富、活力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共建国家人民从中受益,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成效显著,设施联通成果累累,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加速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截至2022年9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6万列,货值累计近3000亿美元,铺画的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余个城市。丝路海运持续密织,联盟成员单位超过250家,截至2022年9月,以“丝路航运”命名的航线已达94条,通达31个国家的108座港口,累计开行9000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蒙内铁路开通运营五年来,累计发送旅客794.5万人次,发送集装箱181.7万标箱,发送货物2029.3万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冲击,“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成果捷报频传。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截至2022年9月,已累计发送旅客671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717万吨,国际货运总值超过100亿元。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匈塞高速铁路,其贝诺段自2022年3月19日通车运营至9月,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累计发送旅客80万人次。佩列沙茨跨海大桥首次实现了克罗地亚人民连接南北领土的夙愿,自2022年7月开通至9月,车流量超过50万车次。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已经建成一个拥有3个两万吨级泊位的多用途码头,瓜达尔自由区已有4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额超过30亿元。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质效双增,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6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得到加快建设,中国与13个共建国家签署了7个自贸协定。中国已累计与32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协议,贸易安全与通关便利化合作持续推进。丝路电商成为“一带一路”新的亮点和增长点,贸易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资金融通步伐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7月,中国累计与2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十多个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7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成员扩容至105个,累计批准项目181个,融资额达357亿美元,惠及33个亚洲与域外成员。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基金设立的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已经在近20个国家开展投资。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成立后,吸引了十家国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业务。

九年多来,世界日益清晰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持续深入。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我当国家副主席以后,到南太,到非洲,到南美洲继续推广菌草。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以菌草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直接体现民生需求的项目落地生根,以其“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特点,有效增进了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以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鲁班工坊为代表的十余个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品牌逐步形成。截至2022年9月,“丝路一家亲”行动在共建国家开展民生合作项目300多个,推动中外社会组织建立600余对合作伙伴关系。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成员达到539家。中国同31个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迄今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

共建“一带一路”承载着人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录走过的筚路蓝缕,见证取得的辉煌成绩,是为了更好地走进明天。历经九年多的携手同行,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将继续坚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共建国家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成为拉近国家间关系的纽带,帮助各国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中国将继续与各方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打造造福各国人民的世纪工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砥砺前行、勇毅前行的九年多时间里,中国学术界积极跟进,从不同角度展开“一带一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具有学理性的新观点和新论述不断涌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大厦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了贡献学术力量。九年多来,我国学术界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成果,走过了从个案专题研究到系统制度论证、从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到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从现象介绍到学理体系构建、从开展国际传播到主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从单一研究视角到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学者们开始尝试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地理学、管理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如,有的学者从世界市场失灵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有的从重塑全球价值链角度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经济学阐释,还有人从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枢纽的全球分工网络角度,提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共轭环流”理论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也围绕“一带一路”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陆续推出的多版《“一带一路”手册》,就是例证之一。可以说,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广泛成果,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认同,与学界提供的良好学术供给和智力支持密不可分。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手册》已出版两版中文版(2018、2020)和两版英文版(2018及2018修订版),其中涉及不重复词条339个,撰写词条的作者人数达92人。《“一带一路”手册》从酝酿之初,就秉持如实记录“一带一路”倡议前行轨迹的理念。几年来,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内外诸多机构和朋友的支持与鼓励。2018年,手册编撰工作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大力支持,设立了特别委托课题“《‘一带一路’手册》编辑出版”(项目编号18@ZH009)。2019年9月,《“一带一路”手册》被“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推荐为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必读的10本书之一,被认为“为促进国际社会深刻理解‘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提供了学术引导价值,对中国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21年9月,在《“一带一路”手册(2020)》新书发布的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目前,手册已有多个语种受到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国家级外译资助项目支持。

自第一版发行以来,国际社会也对手册给予高度关注和认同。2019年6月,在《“一带一路”手册(英文版)》(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Belt and Road)正式面向全球出版发行之际,英国剑桥大学专门举办了《“一带一路”手册》英文版全球首发暨学术研讨会。2019年,《“一带一路”手册》在泰勒·弗朗西斯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7000余种新书中入围好书名单。泰勒·弗朗西斯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贝谨立(Jeremy North)先生表示,该手册的成功是中英双方多年合作历史上一个闪耀的里程碑,是“中西方学者对话与合作的典范之作,是传播知识、促进人心相通的典范之作”。英国电子书平台Perlego、Vital Sources Bookshelf(在线观看电子书的提供商)、英国网络书商Book Depository、世界图书集团World of Books(英国最大的二手书零售商)、英国在线书店Wordery、英国书店Foyles、美国亚马逊、荷兰电商平台BOL、挪威bokklubben等多个国外购书平台发布《“一带一路”手册》信息。有的认为,《“一带一路”手册》在保留“一带一路”知识与信息的完整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有的认为,手册是参与“一带一路”的研究人员、实践人员和观察员的必备指南,全球智库、媒体从业者和大学会发现这本书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有的认为,手册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出版,揭示了“一带一路”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创新的全球视角为政治学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前沿视角,手册显示出的可靠见解和广泛实证分析也将有利于在该领域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智库分析师。截至目前,《“一带一路”手册》已签约14个语种,包括英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匈牙利文、韩文、波兰文、印地文、土耳其文、波斯文、罗马尼亚文、孟加拉文、希伯来文、哈萨克文等。《“一带一路”手册》正踏着“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脚步,并伴随着其实践的日益丰富和理念的日臻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全新的发展理念。

同时,作为一名“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参与者和研究者,我们也深感工作的艰巨性和挑战性。面对该系列出版以来国内外各界的褒扬与赞美,我们也知道自己工作的局限性和有待加强之处,也无法忽视其中还存在的一些亟待突破之处,特别是理论供给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的窘态、学术创新力与“一带一路”蓬勃生机相比之下的缺位、囿于既往概念范式的汗颜等等。在本版手册和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体系上着力,在加快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一带一路”研究的全方位综合性上着墨,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长时段、全局性、基础性问题上着眼,在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气候变化等实际问题上投入。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征程无涯,我们的团队也将继续把记录见证工作扛在肩上,勇毅前行、踔厉奋进,以不辍之笔按期续写更新《“一带一路”手册》新篇章,不负韶华、不负使命、不负初心。

信笔至此,言不及义、诸理在文,以此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罗德里奇出版社的一贯支持,衷心感谢工作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不懈付出,衷心感谢各界对手册撰写工作的鼓励与支持。是为序,

王灵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2022年10月16日 pESkm2aSTwGwYabKBcrWHxUCNKR0+uD+7VeBLZyRuxHnXDm/VqJoDlUFSWLIF95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