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这个倡议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从那时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历经了从总体布局到实施落地的过程,合作建设实践也逐步走向更深的层次,实务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发展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如今,我们可以丝毫不夸大地说,“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实践,日益成为一个世界级话题和现象。
首先,实务上取得了良好进展。截至2021年1月,中国与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至2019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
其次,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成为国际舆论和讲坛上的讨论热点。2017年5月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与。此后,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次举行。2020年6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过去这些年里,首倡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了国家和地域界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多样的文明,日益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重要决议也纳入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
第三,引起学术界舆论界热切的研究和传播,有关理论成果不断涌现。既有各国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等话题展开的讨论,也有政策研究者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决策研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各实务领域的研究形成丰硕成果。
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寻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彼此分割的状态中独立发展,因而也注定离不开全球化。然而,全球化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会是一个不受羁绊的过程;全球化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惠及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群。全球化需要呵护、修补、改进和维护。
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产生了一股逆全球化潮流,但并未能够阻止全球化的继续发展。一些国家奉行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政策和行为,也没有成为各国普遍认同和模仿的做法。制造贸易摩擦甚至打贸易战的做法更是害人害己,也引起诟病和抵制。2020年以来在全球和各国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虽然助长了一些国家的内顾发展倾向,却依然不能终止全球化进程。疫情期间出现的供应链断裂也好,苏伊士运河堵塞造成的混乱和损失也好,从反面证明全球化不能逆转,同时证明全球化仍然是脆弱的。这种脆弱性的表现既表现在合作意愿尚未充分沟通,也表现在连接世界的基础设施仍有巨大的缺口。
既然全球化不能走回头路,就只能勇往直前;既然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承受不起再次被断开,就必然需要加强连接性和连接能力。连接性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价值链的短板,需要通过跨地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连通性。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得到积极而广泛的响应,就是因为这一倡议本身及其实施,回应了全球化和相关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众多沿线国家和第三方,涉及大量在建和预期实施的项目,需要克服诸如经济体制、政策理念、文化传统、要素禀赋等诸多问题造成的难点和堵点。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问题,还面临着诸多其他领域相通的任务。
好消息是,各国之间的广泛磋商、建设项目的早期成果、学术界和舆论界的充分交流,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新事物和新经验,无疑有助于我们求同存异,形成新的认识,达成新的共识。《“一带一路”手册》的作者,在此前版本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和反映了这些新的发展,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和准确,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版本。我衷心地希望这个手册的新版本能够有助于各界读者增进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理解,进而有助于建设实务的推进。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2021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