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与规律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其发展带来重要的价值。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说,存在时间较短。随着几年来的研究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已经具有独特的研究主题及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我们应不断拓展、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其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任何一门学科都会经历产生、形成、成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际的研究开始较早,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进步,不断证明着其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历史;是实践标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历史;也是形成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回顾总结中就已出现。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内容包括关于社会内部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原理;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和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原理。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与经过,对其在1859年之前的研究做了总结,篇幅虽短,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它不仅仅记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对唯物史观的实质作了详尽的阐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马克思晚年写给俄国民粹派思想家的信、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中,也都多次对他们思想发展历史进行科学的总结,对于各种否定、歪曲他们思想的各种机会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澄清和回应。 [15]
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生及追随者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梅林、列宁以及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梅林的《马克思传》详细地总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同时还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思想的价值,对马克思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与思想实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现实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作为一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列宁认真研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进行研读与宣传。列宁通过对民粹派的批判与对马赫主义进行批判,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也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和一些学者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早在1964年,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并部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该研究所还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史》(1—4卷)、《马克思主义早期思想研究》和《走向历史的深处》等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并且培养了一批专门的研究人才。 [16] 后来,各重点高校也先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所。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发展史的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史》出版,是新时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的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更加有效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不断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资源。辩证地去分析、运用这些成果,为我所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不断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西方列宁学”“国外毛泽东学”等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参考。例如,“国外马克思学”研究成果有滕尼斯的《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学说》,斯普瑞格的《卡尔·马克思》,伯林的《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环境》等都是基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与学术趋向而撰写的马克思生平史。20世纪上半叶,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者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者的传记撰写模式,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传记创作存在着缺陷,即将马克思过于“神圣化”,认为马克思完全正确,其学说绝对正确,无须推理证明,其革命理论无须推理证明,缺乏客观的分析与评判,传记应当是真实且理性的。西方学者出版了许多“生平—学说”模式的普及型马克思传记,以及许多面向知识分子读者的学术型马克思传记,虽然各具特点,但都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与当代的相关性;“国外毛泽东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有班国瑞的《毛泽东与中国革命》、齐慕实的《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文献简史》、迈斯纳的《毛泽东:一个政治和知识的肖像》,等等。这些专题性研究或传记研究了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与邓小平的关系以及与世界的关系,从新的视角对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研究。
任何学科的每一步建设都应当在认真探析研究的主题与领域之上。我们应充分梳理学者研究的主题与内容,了解哪一方面研究成果、资料较为丰富,哪一方面研究较为缺乏,从而推动学科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处于初始阶段的学科,更应当厘清研究的主题与内容,探明其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理论体系庞杂,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立足点来看也会因而不同,主体与主体之间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互相兼容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主题有许多的讨论:有学者认为主题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学者认为主题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相关问题,有学者认为主题是无产阶级革命问题。这些主题都有合理性,但是这些主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题的一个方面,并未全面概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主题,应当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而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主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理论范畴体系向度、超越马克思发展史基础理论向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向度。从一般性内容进展到对该学科体系的思考,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特殊性;从基础理论推进到内部去进行研究,捕捉住更加深入的主题;从固定研究视角向多元研究视角转变,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产生重要影响的现象,以成为主题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必然存在着特殊性。研究内容的特殊性,也是划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传播的历史及规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与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的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流派史、国别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的研究。
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与逻辑研究。主要是从整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规律以及发展逻辑进行研究,揭示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传播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发展规律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脉相承性以及与时俱进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具体分析其个人经历、政治倾向、如何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如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又要注意将其置于历史发展之中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以及前后之关系。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的专题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各个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充分深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
第四,马克思主义流派史、国别史研究。以流派或国别为专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等。
第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的研究。马克思发展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其不仅仅是作为独立学科成立的前提,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否能够科学发展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发展史研究的内容之一,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马克思发展史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片面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理论的探索,方法论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应当把握住基本方法,实现科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也能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展开。
第一,在进行发展史研究时,应当遵循史论相关、综合与独立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史论相关是指要史料与理论进行统一研究,马克思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必然无法脱离其历史背景,将史料与理论进行结合研究,才能坚持研究的客观性、具体性与精确性。综合与独立同步是指在遵循与揭示思想进程的总体的同时,也要对关键的观点、阶段、著作等小方面、小节点进行科学的研究,只有点面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才能得以拓展与精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能够为现实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向度与方法,在进行实践时,也能够不断创新理论,保证相互的持久发展。
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经历了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从古代朴素辩证法一直到唯物辩证法,批判、继承、创新了历史上的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要遵循与运用的根本方法。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时,要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警惕背离唯物辩证法而走向错误的研究方向。
第三,马克思发展史的研究应当合理利用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是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研究对象放置于其所属的历史背景之下去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应用、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应当置于其所属的特定历史阶段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与理论,也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出现的。历史分析法重点关注历史条件、时代文化背景对人物、理论、事件的影响作用,在运用历史分析法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当要动态地、具体地进行研究,而不是用静态的、孤立的眼光去研究;应当把握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具体历史背景的发展内在逻辑相结合,重在深入发掘历史发展本质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避免仅仅对历史进行浅层研究;应当注意历史分析法的运用目的并不只是研究历史,还应把握研究对象的主体地位。
第四,马克思发展史研究应当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产生于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理论是其重要内容,围绕着阶级斗争既往史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消灭阶级与阶级社会,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时,阶级分析法是重要方法。在运用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研究时,应当注意要遵循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要将阶级斗争作为研究主线,让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相结合进行研究。并且,在运用阶级分析法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时,不能仅仅停留在阶级的斗争之上,还要对各个阶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包括阶级的经济状况、生产资料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等。同时,要将阶级斗争作为切入点,与其他的方法相结合,而不应当只当作唯一的方法;要研究全面的社会关系,而不应当只研究阶级关系。
第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应当合理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对相近或相关的事物与现象按一定标准进行比较对比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应当要符合逻辑,掌握全面的资料,并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不仅要揭示矛盾之间的特殊性,也要揭示其普遍性,才能全面地去做比较。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中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不断的探讨,进行不断明确深入的推进与发掘,将会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