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理论研究的又一新成果。早在2012年,作者通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后,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创新理论的拓荒者》一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创新价值向度等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炼和阐释,澄清了当时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将约瑟夫·熊彼特视为创新理论鼻祖的重大误解,展示了创新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而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作《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研究——基于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视角》,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二者辩证互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无疑,这两本著作源头与共,前后相随,逻辑相通。

本书的问世,凝聚着作者长期攻读原著、探索原理的不少心血。要知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对技术创新、资本逻辑、结构化做出过明确的概念界定。要在浩如烟海的原著中挖掘和提炼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相关论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作者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最终成仁。尽管书中个别表达可能还有需要商榷的地方,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著作,毕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理论领域为数不多的专门著作,值得点赞。

本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值得一提:

首先,立足原著,挖掘原理。作者在通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发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的互动关系及其机制早有论述,并提炼了以下四个很重要的思想原理:(1)技术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和测量器,资本逻辑有着内在的秩序和规律,不同社会形态的资本逻辑循环周转运动秩序各异。(2)技术创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巩固打下技术基础、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奠定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温床、资本逻辑驱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强化资本逻辑扩张及统治、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日趋一体化。(3)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过程,既是二者同床互动的过程,也是二者矛盾反制的过程。(4)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但也产生诸如周期性经济危机、生态环境破坏、贫富两极分化、拜金主义盛行、消费主义风行、假冒伪劣产品横行、雇佣工人身心健康受到摧残等负面效应。上述这些原理均从原著中找到相应的原文作为引文列出,这也体现了作者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务实精神。

其次,尊重历史,展现逻辑。马克思对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作者在展现这一过程时,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勾勒草图到纲领性概述,再到初步阐发,从系统论证再到完善补充展开。这既是客观历史的辩证法,也是认识发展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不例外。

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书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在上篇,作者根据原著文本系统梳理和阐释马克思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思想,为人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下篇,作者就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论述的当代价值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一是洞悉我国面临复杂国际形势的方法论指针;二是科技创新驱动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行动指南;三是利用和驾驭资本逻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些观点建立在理论研究的扎实基础之上和客观现实情境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创新。一路走来,无不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大胆创新的智慧光芒。时至今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将创新发展理论系统化,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创新发展实践。这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重大的理论工程。《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研究——基于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视角》就是这一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理论研究非常有必要从源头开始,《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研究——基于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视角》作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理论源头的研究成果,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的深化,还是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理论的丰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彭福扬
2022年4月19日 OxsWdXSSHu+8rjeIrNBatfBX3WL9kSVPookkdUHL6LpfMfNZQbXp8eoxbfOxXj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