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已有研究与评论

人文关怀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既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更新,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文关怀就是要在保障大学生基本权利和需求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创业择业、人际关系等,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利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是指教育者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关注其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因此,本书主要依照主题的内在逻辑,从人文关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视角整理文献,最后系统地辨识两者相关联的研究成果。

一 人文关怀的相关研究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研究

“人文”主要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人文关怀”是指人对人本身的自我关怀。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现实生活,以便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放。 作为一种理念,人文关怀是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它表现出关爱人的生命和存在,关心人的合理需求和生活质量,关切人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关照人的理想追求和自我完善,关注人的发展前途和终极命运。作为一种文化,人文关怀的内涵包括生活、价值、理想三个层面:一是从生活层面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二是从价值层面肯定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三是从理想层面关注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由此可见,人文关怀的内容丰富、意蕴深远,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人文关怀有着悠久的历史谱系。在西方,从前苏格拉底时代通过自然了解人,到柏拉图通过理性了解人,到基督教的神本与人本,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突出人的感性经验,最后完成主体性理性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的普遍观念是“天人合一”,即人一直在凡俗的存在,居于自然当中,在此基础上以人伦向度来表达人文情怀。实际上,正因为这样一个宇宙观和这样一个思想谱系,所以中国每朝每代都有真正能够从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公共福祉来进行思想批判和政治批判的仁人志士。这种文化土壤所孕育的人文关怀思想非常深厚:第一,对人的需要、利益的尊重和重视;第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关注;第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

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扬人本思想,人文关怀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有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一方面,“人文关怀”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它与人的理想、生活意义和命运紧密相关,代表了先进的价值观和核心文化,主张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尽可能地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

(二)大学人文关怀研究

在大学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有两大问题,即如何实现人文关怀以及如何更好地落实人文关怀理念,具体又包括大学教育、大学管理、大学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在大学教育中,更多的研究是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索人文关怀,因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已经包含了大学课堂教育教学和其他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而大部分学者也正是从这种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出发理解大学教育,并以此为基点展开研究的。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别:一是从宏观视角探索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逻辑关联,以论证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沈江龙、沈楚认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伍思文提出人文关怀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选择; 二是从中观视角探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成永红主张大学不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增加“贴近学情”的教育内容,营造“关爱学生”的教育环境,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队伍等各个方面为强化人文关怀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是从微观视角探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方式,譬如,龙献忠、钟和平着重探讨大学对话德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方式。 他们都强调要通过反思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的教育的服务机制等方式,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尤其是要凭借网络技术的应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其次,学者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人文关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较为典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张楚廷先生,他以教育家的身份任职校长,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一以贯之,强调尊重人、理解人、赏识人、关爱人,关注人文、人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特别关注人的尊严、自由、个性发展以及人的解放,强调师生的本位立场而不是行政主导的“官本位”立场。在治校实践中,大胆改革,引进知名教授;改善办学条件,注重观念文化,对隐性文化建设尤为重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秦小云、别敦荣指出大学的育人使命是教学管理制度贯彻人文关怀的前提,大学教学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观念并不断创新,要反映和回应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指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进步;尊重他们的多元差异个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可选择的空间;正确对待大学生的错误行为,为他们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发展环境,以全面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曾永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厚的人文关怀底蕴决定了人文关怀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目的相契合、标准相依存、过程相适应、环境相交融。 人文关怀以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和方法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目的指引、标准依循、过程展开、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大学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精神研究。这类研究侧重于探索人文精神或人本理念与大学文化的关联和契合问题。尤西林根据大学的历史考证指出,大学作为创新科学原理与守护精神价值的策源地,特别以造就人格化的知识分子为核心。 知识分子执着于科学原理与道义根据渊源于大学的终极信仰传统,此即人文精神。大学对主体认知、意志与情感的素质教育,最深层的素质乃是对真善美终极价值的执着向往,大学人文精神从而成为对古典信仰教化的现代性转化与承担。在现代文明视域内,主客对立的思维范式、科技和理性的异化使得社会走上科学与人文分离、技术和价值分离的不归路,出现了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精神家园逐步迷失并存的现代奇异景观。在大学领域中,人文精神逐步从大学教育中隐去,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大学教育变得前所未有的功利化和实用化。为此,要摒除大学教育中出现的“唯科技”和“唯理性”的错误认识,取代主客分立的思维方式要转向“天人合一”的思维范式,让包含意义和情感在内的价值诉求重返大学教育之维,从而使大学人文精神得以重塑。

综上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自古以来更重视“人”的要素,重视“天地人”的和谐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广泛的人文基础。《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释道总体上都高扬了“人”的精神,宋明理学讲究心性。“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次由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完成启蒙,实现了从蒙童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初,王东莉教授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研究,提出“德育人文关怀”。至此,人文关怀思想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重新唤起理论界、学术界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及人的终极关怀等问题的重视。关于人文关怀的研究都可归源于其人学立场,只不过有的学者偏重于从哲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观照人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些研究为大学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基础信念,在其人学范畴的统摄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困惑、问题关联起来,而这就有必要过度并具体地梳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成果。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可以通过CiteSpace软件技术来呈现,该软件可以绘制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图谱,以量化、动态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了解这一领域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态势。图1-1中节点代表关键词,关键词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连线较粗表示关联程度高;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frequency),且与其呈正相关;字体大小代表中心性(centrality),字体越大中心性越强;图谱中深颜色粗线边的节点代表关键词在研究时间范围内的突现率,颜色越深说明突现率越大。CiteSpace软件不仅可以直观明了地呈现出某一主题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探析其热点主题,还可利用CiteSpace软件Export功能选项中的Network Summary Table功能输出相对应的表格数据,多视角分析某一领域的热点主题,统计频次高于20、中心性高于0.05的关键词,分别为校园文化(62,0.09)、时效性(52,0.10)、高校辅导员(49,0.06)、立德树人(42,0.08)、思想政治理论课(25,0.07)。 这表明,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举措上。具体来说,研究者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和思想教育成效两个方面展开。

图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

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大多通过“公民教育”、“国民教育”、“通识教育”来凸显教育中人文关怀元素,彰显对人的尊重、关心与关爱。在公民教育中,又不得不提及公民概念及相关思想的演进。公民的概念在狭义上与政治自由相关,也就是说,在政治制度关涉的价值意义上,是政治民主的关键因素;在广义上,公民指一种因嵌入国家和个人关联的身份符号,既富有权利又蕴含责任,尤其关系到个体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行动。因此,尽管相对而言,公民相关的理念设立和民众认同历史在中西有显著的差异,但步入现代社会后,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法回避公民教育。众所周知,西方具有将公民教育与国家政治统治密切挂钩的思维传统,其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相应地,现代公民教育包括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可见,无论中西,公民教育都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教化。

在伦理学中,通过公民教育中价值取向研究,突出教育目标的人文关怀被广泛认同。其中,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内尔·诺丁斯所构建的公民教育关怀理论影响深远,她主张以关怀为组织道德教育,在教育中要维护人的尊严,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如果将这种人文关怀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好地融合,实际上就可以为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国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尽管国情有所不同,在西方一些国家中,公民教育中价值取向研究是公民教育研究的重点。美国德育目标要求“以尊重学生需要、关心和满足学生精神需求为德育逻辑起点,以不断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丰富学生心灵世界为德育的价值取向”。英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校园环境和文化精神熏陶,注重教师个人品质修养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较早关注人的教育发展的命题,法国公民教育目标是“培养集体观念,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日本公民教育核心是个性教育,主张每个人都要发挥独创精神,培养高尚觉悟和丰富个性,达到自我觉醒。各国公民教育价值取向无不蕴含着人文关怀思想。

在我国,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国民教育存在对“国民性”的误区和不深的问题,而在文化认同危机、社会关系变迁、工具性教育的叠加效应下,国民教育要加强人文教育以提升个体的文化自觉是普遍的认知。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方针的指引下,当前高校面临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它不仅为国民教育系列的学校德育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而且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向度而言,通识教育的功能近似于人文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改变当下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市场经济的功利社会环境、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弘扬乏力等负面影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观的教育,为其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而服务。

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存在重理论教育、轻行为改变和训练,过度依靠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忽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偏向专业知识训练、忽略人文底蕴培养等问题。通识教育从个体对自我完善的本质需求出发,以“人”为逻辑起点培养人,从而使大学生达到知识、智慧、道德、心理的均衡发展,无疑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 其实早在20世纪初,西方高等教育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理念,哈钦斯就曾大力倡导通识教育,认为人性是不变的,教育目的是“人之为人的改善”,强调通识教育“这就是合乎自由人的教育,这是自由教育,一切人如果要做自由人,都必须接受这种教育” 。可以说,美国是实践通识教育最有成效的国家,它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等加以融合,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当下,我国正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开启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旨在深化课程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高校各类课程的新举措,同时也正在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角。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研究一直是思政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来分析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行革新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王紫薇、李飞、赵琳捷认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他们在调研大学生思想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思想偏差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模糊认识,探索出通过“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三个责任,着力搭建三大平台,实施五大工程”的思路,以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包雷晶认为大学生获取资讯、塑造人格、沟通世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依赖社交媒体,并且大学生显现出娱乐化分享、情绪化发声现象,这与传统媒体作用被边缘化有关,从而造成主流价值被多元思潮分散与削弱的局面。 由社交媒体主导的舆论场域呈现出复杂的话语体系,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学者提出诸多举措,主要从教育理念、方式方法、载体及工作机制四方面提出。在教育理念上,有学者提出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有学者认为应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宿舍、食堂、教学等方面的管理中,利用网络阵地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育载体上,有学者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教育载体,分别是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心理咨询、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 在工作机制上,有学者提出系统的操作运行机制,包括决策、评价、激励、保障机制。

三 人文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一)人文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目标导向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普遍关怀,强调在尊重人、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差异特点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的关注与满足。二者之间密切相连,有机统一。

第一,它们都以“人”为价值主体。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也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围绕“人”展开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以人为主体,就必须将“人”的理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体现出“人”固有的价值,运用人性化的手段对“人”施加有效的影响。

第二,它们都以“人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一切从事与人相关的各种各样实践活动的内在源泉和不竭动力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人文关怀的实质是满足了“人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是人的物质、政治、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是人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个人需求与整体需求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正好是有效契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种不同需求,即国家培养‘接班人’需要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以及个人融入社会、提升素质、印证本质属性,进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它们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理想,也是彰显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皈依。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影响人的主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它通过精神的关怀与指引,提升人的主观意识水平,进而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于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是一体化的进程,因此,人文关怀既不能忽视“人”的个体属性,更不能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恰巧是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强调妥善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运行,为实现“人的发展”提供科学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人文关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首先,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性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将人性作为一切主观目的的最高条件,其就是受尊重的对象。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是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核心要义。倘若缺失了人,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与关怀,就不可能形成任何良性的人际关系与积极的道德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其本身存在的意义与发展的可能。

其次,人文关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正确定位的基准。由于过多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了其个体价值。道德发展无疑要依赖个体的主体性,即道德品质是在个体的自主判断中习得和提升的。如果忽视了自主性的教育,个体意识就无法支撑道德理念,也就难以最终养成个体的高尚道德品行。要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必须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注重对另一个价值主体——人的尊严、情感、需要、个性等的满足与发展,让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得以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与持续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三)人文关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构成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两者都强调对学生采取引导的教育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集关心、关注、关爱与关切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则需要全面考量实施方法、教育环境和综合效应维度,构建有效的融合方式。

(1)实施方法维度。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各种新媒体中介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实施的载体,丰富了教育形式,但并不能取代人文关怀的价值。高校需要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价值,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良性互动,教学相长。高质量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及心理需求,在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创新精神,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促进个人潜能开发,完善自我教育,最终达成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帮助大学生群体疏通和分析现实问题,合理规划大学阶段目标。简言之,高校要创新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推进人文关怀。

(2)教育环境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下展开,校园环境又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大部分。外在环境包括校园建筑物、娱乐设施等,内在环境包括校园的学习氛围、人文理念、规章制度等。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有必要营造具有人文关怀氛围的校园环境。外在环境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基础,是彼此进行交流沟通的现实场所,缺少物质环境,难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环境能让大学生群体体会到他人对自身的情感关怀和个体关照,尤其是轻松愉快、活泼向上的内在环境能够使大学生释放紧张和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专心于科研创造。由此可见,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是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3)综合效应维度。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在教育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关怀人文,不断营造人文氛围、发扬人文精神、彰显人文价值、培养人文素质,最终升华为人文境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人的尊重和关爱,积极进行心理关怀,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的和谐氛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大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现象,提升文化品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丰富人生意义和生活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充分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追寻和实践价值。

综上可见,人文关怀无论中西,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思想体系。学术界已经对人文及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达成一致,亦即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现实生活,着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就其直接关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而言,从公民教育、国民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等不同视角亦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我们认为,这些研究给我们提供了颇丰的前期资料和有益的理论借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人文思想资源素材。从人文向度的研究可谓学科丰富,因为关于人的问题是永恒性的问题,而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高度关切人,因此不仅从人的生存、发展、教育有多种学科的思索,而且从思想、理念、理论等不同层次都有越来越明晰的认识。除了不同时代所产生的问题情境的特殊性因素之外,无论中西,人们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和呼唤是一致的,对人性及其实践表征的复杂多变是共通的。从这些浩瀚的学术典籍中寻求人文思想的精华无疑是艰苦而快乐的工作。所幸的是,前期研究的精深思索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拓宽了路径。

二是这些研究总结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部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的立场不同,其关注点和表达也自然有所差异。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来就不缺乏人的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手段、机理等不同角度都产生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三是这些研究反映了强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切。显然,不仅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问题、矛盾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求,更有多元主体的新理解、新要求、新问题冲击和影响大学乃至大学生发展。因此,从这些研究中,我们能够理解到人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创新需求,这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书的时代性和重要意义。

然而,如果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环境出发,依据人文关怀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前期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拓深的空间,表现在:一是单一学科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少,如前所述,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的问题、主体、关系比较复杂多元,从单一学科立场固然能就某些局部性问题有深入的探讨,但对于综合性的实践问题有时候就无能为力。比如,仅仅从思政的课程视角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效果等,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经验素材,没有深远的人文关怀理念、情怀、理论相结合,难免走向表面化、形式化的实用主义,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要兼取学科综合交叉和单一的优势,立足于问题本身,就本书而言,非常有必要汲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二是理论研究层面较多,实证研究较少或者说两者相结合的研究不多,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文关怀宏观理论研究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实证研究力度不足;有的研究则局限于微观的大学生身心具体问题的关切上。其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都可以有所作为,但是立足于大学层面统筹整合各种思路、各种主体的智慧,从而在系统的人文关怀理论框架下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既有助于将宏远的理论关怀落实到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有助于将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提升、融贯、化解于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不同场域中。这也正是本书的立足点和创新之处。三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评价和发展的研究关注不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事性,即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思潮、事件进展的动态要有所反映。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步入任务型驱动的教育范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和历史性关注就会有所忽略,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也就难以深入。本书就是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观念、新方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将已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成功经验升华和总结,着力于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353rVuq1YkwslP9F5Z7kv7nb2Ei10xJo75elp7Oc2rLntP2HMv4ZIivgTOL/4z+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