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原载《紫光阁》2018年第6期。

政党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学术属性。学术属性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资本主义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通过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来证明自身价值,因而只能以所谓的“普世性”“超阶级性”掩盖其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实质。由于资本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体系相对完备、论证相对充分,因此既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更具有相当的欺骗性。

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代表并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意识形态属性和学术属性的科学统一。但是,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还必须在相当长时期内,与资本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合作和斗争,在这个合作与斗争的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这是我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使命。

把政治建设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全过程

维护政治核心,坚决捍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核心是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政党意志统一、步调一致的根本前提。中国社会科学院把服从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专门制定《关于加强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对党绝对忠诚老实。院党组多次强调,要坚决守住“底线”,决不触碰“红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得妄议中央。全院干部职工更加自觉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在大局下开展工作,做到了思想上十分自觉、政治上十分明白、理论上十分清醒、行动上十分坚定。

筑牢政治灵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宣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明确提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政治考量、政治要求,要通过深入学习,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大战略,增强政治敏锐度、提高政治判断力。无论是院内集中举办的所局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处室干部培训班、党校进修班,还是各单位组织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以及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讲坛,都自觉坚持从政治上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极大地提高了全院党员干部把握政治大局和政治方向的能力,筑牢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突出政治标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把关、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的主张、体现党的意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院党组在制定的《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方案》《所党委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必须突出政治标准,充分发挥所党委的政治把关、政治引领作用,坚决把政治标准贯穿到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在学科建设方面,明确提出加强所党委对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在课题研究、职称评聘中严把政治关,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寓于学科建设之中;在学术期刊方面,强化对所党委的问责机制,确保院属期刊、出版社不发表存在政治问题的文章和书稿;在选人用人方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政治考核,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把关作用;在发展党员方面,坚持政治标准和组织程序,绝对不允许有政治问题的人入党,始终引导新入党党员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这极大地推动了全院党员干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把牢了政治方向,奠定了良好基础。

站稳政治立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风作风建设的根本所在。院党组多次强调,学风引领世风、带动民风,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要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潜下心来做“大学问”“真学问”“好学问”,而不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哗众取宠;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调查研究,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要坚决反对“四风”,重点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举办四届道德建设论坛及巡回宣讲活动,落实中央提出的“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要求,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对于推动全院干部职工学风文风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明政治纪律,决不触碰“带电高压线”。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决不能触碰的“带电高压线”。《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必须严格落实的“十二个不准”,为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列出了负面清单。院党组多次强调,“十二个不准”是严明政治纪律的具体抓手和必须恪守的底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决定的言论。严明政治纪律,要重在平时、坚持抓早抓小,在实践上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强化日常监督,充分发挥所党委、党支部和纪检委员作用。这对于全院干部职工强化政治纪律意识,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单位凝聚力的根本。事实反复证明,哪个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就一定会出现整个单位“宽松软”的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契机,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研组织方式的创新,带动科研管理手段的转变。

二是深入开展政治巡视。政治巡视本质上是政治监督,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体检。对标中央要求,在全院深入开展政治巡视,是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坚定的重要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以政治巡视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强化党委书记的政治担当、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全院政治建设走在前列。

三是着力提高政治能力。讲政治,才能懂大局。科研人员的政治能力,直接决定了科研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将进一步强化科研人员的政治学习、政治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培养政治眼光、强化政治思维、把握政治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坐标,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 MKhsSGeS02DDby2CARXviFzLlE5ggs5UYBP3AvTaM6h2rvQIcU2N15po36z8z6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