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智能养老背景下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界定养老服务人才及其相关核心概念;再次,分析智能养老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分析智能养老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探索国内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最后,提出智能养老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第一,本研究认为我国应完善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协同合作管理框架。应构建多元主体助力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分级培育体系。政府搭建政策保护与有效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与合作路径;企业优化产品服务与合作供给;家庭搭建数字适应与技能学习的良好环境;媒体优化相关舆论环境与技术使用环境。
第二,本研究指出我国应明确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行业标准与准入条件,构建本土化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明确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评估维度。结合中国实际和养老服务人才特点,本研究提出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测评模型的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
第三,本研究认为我国应构建科学合理的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绩效评估机制,完善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奖惩晋升制度。
第四,本研究提出我国应健全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和专业建设制度,强化“机构-院校-企业”对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的联合培养。此外,应建立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信息系统,加强数字治理。
第五,本研究认为应借助智慧社区场景开展数字培训。智慧社区建设可以融入数字培训班或工作坊建设,这些培训组织涵盖从基础技能到高级技能的各个层次;志愿者为智慧社区的数字技能提升活动提供不竭的人力源泉,通过为养老服务人才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使用数字设备和软件方面,帮助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的个性化问题;适老化的智慧社区可以与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为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定制化的数字培训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数字技术,为养老服务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数字化支持;智慧社区拥有组织社区活动的天然便利,在建设过程中,智慧社区可以组织开展数字技能研讨会等活动,以帮助养老服务人才更好地掌握数字技术。
第一,扎根理论方法和NVivo软件的应用。本书针对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情景发生的细节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完善相关问题并进行追踪。根据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分析框架。运用NVivo软件,分析30多万字的访谈原话和案例。
第二,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制定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衡量指标体系,构建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评估模型。选取“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评估”作为目标层进行构建,并邀请相关人员共同组成50人的专家团,通过矩阵计算方法,分别对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进行六轮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权重打分,计算各指标权重,最终计算智能养老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