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让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一、“一带一路”对国内经济发展和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意义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增速放缓,结构升级,驱动转换的任务。“一带一路”倡议立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横贯东中西、联接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和第二亚欧大陆桥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地区和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进一步面向亚太全面开放,吸纳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横贯中部地区的长江经济带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并推动东北地区东部经济带,以及东北三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一体化发展,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开放促改革;在继续面向亚太地区开放的同时,实施向西、向南和向北开放的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立足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开放。中国西北地区将通过彻底打通第二亚欧大陆桥,建设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合作。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打通新疆经巴基斯坦进入阿拉伯海连接西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中国西南地区致力于打造“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通中国西南部地区与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以及南亚。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开发和开放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战略实现有效对接,共同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

“海上丝绸之路”立足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向亚太地区开放。完成中韩、中澳自贸区谈判,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深化与中国台湾的投资、贸易、金融合作。打造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合作项目融资渠道,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二、“一带一路”的国际意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部分欧美国家为求自保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声调门抬高。美国从全球化的倡导者转向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少国家也纷纷采取了关税壁垒、禁令、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及出口鼓励、紧急贸易救助、政府采购优先权、政府补贴、本地化要求等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扛起“美国优先”的大旗,相继退出TPP和《巴黎气候协定》等多个多边机制,甚至面向世界开打“贸易战”。美国减税计划不仅会促使国内企业大规模扩大投资,还会鼓励美国的海外资产大规模回流,而且还将刺激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这将使新兴经济体面临强大经济寒流的侵袭。这有悖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遭遇强劲“逆流”。

面对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妖风,201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决定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发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倡议,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2014年APEC峰会接受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将亚太自贸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批准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为此,2013年中国率先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至广东、天津、福建,2017年再延伸到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2018年国务院批准海南全岛,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增加临港新片区,并进一步增设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中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1个,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倒逼国内经济改革。中国将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规则对接,放宽市场准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双向投资与贸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相互谅解、包容、信任的务实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纵论经济全球化,提出要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和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基本上浓缩在了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第一次规划了与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实现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发展蓝图。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愿景与行动》在亚欧大陆规划了六大经济走廊,国家发改委和海洋局共同发布的《“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设想》规划了三大蓝色经济通道,其中包括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和经北冰洋连接欧洲,形成环绕亚欧大陆的海上运输通道。

“一带一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实现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一带一路”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由铁路、公路、航空、海上运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这个交通网络将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联系起来,给亚欧大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最终形成亚欧共同经济空间。

“一带一路”承载的主要合作内容是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共同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创新贸易方式,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产业投资合作,契合沿线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深入能源生产、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拓宽金融合作领域,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以及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共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本地区金融稳定;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弘扬和传承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加强生态环境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宏大的世纪性的全球工程,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众多领域的合作。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坚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丝路精神”,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系列融资平台,努力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2015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联合声明》,明确建设亚欧共同经济空间。201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东盟等结成“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中国是第一个对此表示支持的国家。2016年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表示,“中国和俄罗斯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 A4E7cHQsNNDG6rrk/NycLlJBSdb9yeVBw7DW2GTOm2tbeapaHgP7NZ4tQxXsJ0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