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概述

新加坡是全球投资中心,具有相当优越的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新加坡连续四年保持第二的位置,仅次于新西兰,2017年之前新加坡连续10年位居榜首。首先,新加坡国内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拥有发达的商业网络、健全的法治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 。其次,新加坡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中国、美国、日本、西欧和印度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与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与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另外,新加坡把吸引外资作为基本国策,吸引了来自于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欧美国家的直接投资。近年来,新加坡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最佳目的地。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指数发布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报告》指出,在东盟十国中,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行业层面的贸易投资,新加坡都显示为最佳投资目的地。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指出 ,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中国对新加坡投资流量和存量都位居第一,位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第一名。最后,新加坡是世界上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 ,先后与2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的战略协议,国际合作辐射范围很广。2003年,新加坡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亚洲首个与美国签订此类协议的国家。早在1985年,新加坡就与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为两国之间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保障,2018年,中新进一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对促进双方深化有关领域务实合作起到了重要意义。2020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关税壁垒,建立统一的自由贸易市场,这一协定也推动了中国与新加坡进一步的自由贸易往来。

新加坡鼓励外国投资,在东盟十国中市场开放度最大,是东南亚投资环境最为宽松的国家 。从投资准入角度来看,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指出,除对国防相关行业及个别特殊行业外,新加坡对外资的运作基本没有限制。一些对外国投资禁止或者限制的行业包括银行和金融服务、保险、电信、广播、报纸、印刷、房地产、游戏等,对这些行业的投资需获得政府的批准。除了上述限制行业,其他的行业均属于允许外国投资准入的范围,且其限制外资准入的范围在不断地缩小。例如,曾经属于限制外国投资领域的通信行业已于2000年4月起完全开放,而电力行业也于2001年4月起部分允许外资进入。从优惠政策角度来看,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特许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奖励、营业总部奖励、跨国营业总部奖励等多项计划以鼓励外资进入 。为促进贸易,新加坡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鼓励计划,如全球贸易商计划、投资加计扣除计划、天使投资者税收减免计划、国际贸易商奖励等。政府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基本上可以与本土企业享受同等福利。从税收制度角度来看,新加坡实行全国统一的税收制度,且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新加坡是世界上税收体系简单、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公司税(类似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仅为17%,在此基础上,新加坡的外资企业还可以享受到超低税率的特殊政策,可以有“超国民”待遇,这也吸引了众多的跨国投资。新加坡一直致力于重视并加大绿色技术领域的投资。新加坡将替代能源和环境保护设定为新加坡优先发展的领域。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已宣布拨出超过8亿新元,为推动能源、水源、绿色建筑等绿色技术方面的研发项目提供经费资助,从而催化了我国在绿色技术领域方面对新加坡的投资集聚。

新加坡是我国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在2019年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表示,新加坡是最早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之一,从2013年开始,中国连续六年成为新加坡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新加坡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近三分之一是进入了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新加坡设立亚太乃至各级总部,积极联合新加坡企业“走出去”;在全部“一带一路”国家中,新加坡占总体对中国投资总额的85% 。作为东盟的核心成员,中国更倾向于在新加坡市场上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沿线合作,近年来,新加坡不仅在60多个沿线国家中,位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第一名,更是超越了美国和欧洲国家,成为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最佳目的地。

新加坡虽被认为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阵地,但是,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投资法律政策风险 。一方面,新加坡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短缺,主要工业原料和部分水、气资源均需依赖进口,相关企业运营受国际能源环境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政策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由于对外开放时间不长,对国际法律制度条款不熟悉,且多数企业存在容易忽视有关法律条文中“固有”法规,因此会产生法律纠纷。比如,新加坡的环保法律标准极为严格,虽然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标准也日益提高,但是与新加坡长期形成的环保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而产生的环保纠纷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中国企业赴新加坡投资的风险依然不可小觑。 QigZfYd8cetXbU/F2a+3o0c+04RIL+ccNp7ysA3E7mrYo+ZFT63YFQxe0DHdGe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