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中新重点合作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一)绿色建筑领域——以中新生态城为例

1.案例概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重大战略部署。2007年11月18日,中新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以及相关补充协议,确定两国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于2008年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总面积150.58平方千米,其中中新合作区30平方千米,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目前累计常住人口9.5万人。这是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举措,充分表明了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与能源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决心。

2008年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建设,并开始了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在规划之初,生态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采用哪种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当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刚实施不久,新加坡的Green Mark也刚刚发布不满3年,在此背景下,中新双方认为,无论采用中国国家标准或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还是引入国际主流的几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无法与中新生态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很好地融合。因此,中新双方决定制定一套专门用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根据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建设生态城的需求,充分吸收借鉴中国国家标准和新加坡Green Mark先进经验,2016年,双方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T29-192—2016),并于2018年发布实施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导则》。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指标提升、运行实践等,已上升为天津市地方标准。据调研,《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生态城的规划需求,并注重听取新加坡专家意见,因此,指标要求较完善,落地实践较有效。但是,因为《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部分指标要求比较高,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目前只应用在生态城,并未推广应用。

中新生态城创建了一整套指导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其中有一条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即“绿色建筑比例100%”。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自愿申报,由于“绿色建筑比例100%”的强制性要求,因此生态城没有采用国标的自愿申报,而是借鉴新加坡经验,将绿色建筑标准作为强制性规定来进行实施,充分体现了国际间建筑的成功合作,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国际化提供了有益尝试。

围绕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中新天津生态城在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标准体系、监督机制等方面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城始终保持绿色建筑100%,打造了绿色建筑领域的“生态城标准”。截至2020年,生态城全域已建设绿色建筑项目累计达1 960.2万平米,其中,112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103个项目获得二星级以上标识,高星级比例达到92%。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成果也获得了国家各部委的高度认可,相继获得“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北方地区绿色建筑基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运营三星级”等荣誉称号,也是国内首个与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对标的试点区域。

生态城绿色建筑与新加坡绿色建筑的发展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绿色建筑的运行能耗与设计能耗的比值能够反映出其运行效果与最初设计效果的差距,也能反映出最初设计阶段能耗模拟的准确性。生态城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的能耗模拟数据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是建筑100%负荷时的运行状态,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入住比例、气象变化、能耗配比等因素,使得实际运行能耗与设计能耗差异很大。针对此类问题,生态城会采取能耗校准操作,通过调研获取相关数据,与原来输入参数进行对比,对能耗模拟运行曲线作进一步的校准。

2.案例启示

在两国技术合作中,如存在标准差异,因地制宜地将先进标准本地化是很好的解决思路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虽然目前该标准只限定应用于生态城内,由于地域性差异与生态城建设理念,并未进行推广应用,但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意义。

针对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并且能为建筑领域企业“走出去”指引方向。中新生态城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不断修改与完善,也充分表明了中国绿色建筑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然而与新加坡绿色建筑的规模与成熟度相比,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通过对中新两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可为推动中国绿色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3.中新两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

新加坡在倡导绿色建筑及环境可持续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隶属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MND)的新加坡建筑局(BCA)于2005年颁布了Green Mark评价体系,2015—2018年新加坡Green Mark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在旧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 。Green Mark与其他自愿申请的评价体系不同,其在新加坡国内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强制标准,将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贯彻到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中 [1] 。Green Mark评价标准体系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各界普遍的认可,并被广泛地借鉴和引用。与此同时,在新加坡国内取得巨大成功的Green Mark也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探索。早在2007年,中新两国政府联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以及相关补充协议,两国政府共同创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在该项目中,以实现100%的绿色建筑为建设目标,编制完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识标准》。同时,为了促进Green Mark在中国的发展,新加坡建筑局于2013年发布了针对中国项目的Green Mark国际中文版住宅RB/1.0及非住宅NRB/1.0。中文版在建筑围护结构等条款中进行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修改,使其更易于在中国应用。

近年来,绿色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加大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急需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6年6月,我国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我国首个广泛适用于各类建筑的评价标准,它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领域虽然有较大突破,但与世界上较成熟的体系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2014年,在原国家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2018年启动了《标准》第2次修订工作。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61号公告,由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4.中新两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对比新加坡Green Mark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新两国建筑评价标准在等级种类设定上存在差异性,但针对各项指标均设置了最低要求。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设定四个等级,而新加坡Green Mark设定了三个等级。在中国绿色建筑标准评价体系中,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并根据项目评价指标中评分项及加分项所得总分,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且对应的分值分别为60分、70分、85分。在新加坡Green Mark评价体系中,根据申请项目的综合得分,共分为金级、超金级和铂金级三个等级,对应分值为50分、60分、70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新加坡Green Mark要求绿色建筑节能类指标最低不少于30分,其他绿色环保指标之和最低不少于20分,这就保证了申请绿色建筑的认定过程中,必须要在节能、节水、环保等各指标均达标,避免出现仅按照总得分确定评价等级,因此导致绿色建筑存在某一方面性能过低的情况出现。

二是中新两国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大类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健康舒适、人居环境平衡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预评价与评价阶段均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与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控制项是申请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同时为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管理的提升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加分项满分值为100分,当加分项得分之和大于100分时,应取100分。最后按照总得分确定等级,总得分为控制项、相应类别指标的评分项与加分项之和,然后与10的比值(见表1-6)。

表1-6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新加坡Green Mark评价体系,是针对建筑设计阶段与运营阶段进行评价。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在2005年建立之初,其评价体系即分为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两部评价标准,且按照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进一步细分为四部评价标准,不同建筑类型的指标大类设置见表1-7,其中新建非居住建筑、新建居住建筑涵盖“气候适应设计、能源表现、资源管理、智能建筑与健康建筑、杰出绿色努力”5个部分,既有非居住建筑与既有居住建筑设置了“可持续管理”内容,既有非居住建筑由5类指标组成,既有居住建筑由6类指标组成。最终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为每项指标类别的简单加和。

表1-7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指标体系

三是在土地利用方面,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对节约土地作出了详细规定,而新加坡并未对节地有所要求。在中国建筑标准体系的资源节约大类中,有专门一节内容对土地节约作出了详细规定,如限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等。新加坡地域面积有限,土地资源严重稀缺,十分重视土地的高集约利用,政府通过其他完善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来保障落实土地的合理利用,因此新加坡建设局(BCA)在编制Green Mark评价体系时并未对节地作出详细要求。

四是中新两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申请机制上,新加坡政府采用强制性认证,而中国绿色建筑的评价采用自愿申请的原则。2007年起,新加坡规定建筑面积在5 000平方米以上的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必须进行Green Mark强制认证。2008年起,建筑面积大于2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和重大改扩建项目,至少要达到Green Mark认证级标准。2010年后,25 000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公共建筑,必须进行强制认证。新加坡设定了绿色建筑实施目标,到2030年80%的建筑要拿到Green Mark认证。中国绿色建筑的评价采用自愿申请的原则,属于非强制性标准。

(二)水环境领域——以北控水务为例

1.案例概述

新加坡水资源总量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为211立方米,为“水量型缺水”国家。面对严重缺水的情况,新加坡1965年独立以后便将水资源管理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并制定“四大水喉”(Four National Taps)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为雨水收集、进口水、新生水和海水淡化,是新加坡水资源的四大主要来源。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律体制,推行节约用水。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控水务”)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国企业,专注于以供水和污水处理为核心的水务环保行业。近年来,北控水务集团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开拓了新加坡市场。2013年7月17日,北控水务集团与标准水务有限公司签订股权交易备忘录,收购其下两个全资子公司水晶水务有限公司(香港)和中国水务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China Water Holdings PTE.Ltd.),后者为新加坡上市企业,总部设在新加坡,此次收购的水务资产主要是污水处理。2014年6月1日,北控水务集团宣布其位于新加坡的国际业务总部成立,冠名北控水务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北控水务国际”,即BEWGI)。北控水务国际成立后,与新加坡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UE NEWATER Pte Ltd(简称“UEN”)组成BEWGI-UEN联合体,并作为联合体牵头人在其中占有80%的股权。

BEWGI-UEN联合体于2014年在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的全球公开招标中,中标新加坡樟宜Ⅱ新生水厂项目,并于同年10月授予合同。该项目主要是将新加坡樟宜污水回用厂的出水处理成为新生水的优质回用水。该项目于2015年1月正式开工,2016年3月组建完成,并于同年11月14日通过新加坡公用事业局为期一个月的验收。自2016年12月1日正式商运以来,该厂连续稳定生产,是新加坡五座新生水厂中实际供水量最大的一座。该项目设计进水规模约30万m 3 /d,产水规模为22.8万m 3 /d,总系统回收率可达到75%以上。原水为樟宜污水厂出水,经处理后生产新生水,为新加坡提供工业用水和自来水水源补充。项目采用设计-建设-拥有-经营(DBOO)模式,收费运营25年。

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污水再生技术——微滤加反渗透的双膜法处理工艺,最后对污水厂出水进行紫外消毒的深度处理,将污水制备成工业用水及饮用水水源,大大缓解了新加坡供水紧张局面。该项目是新加坡政府首次授标国外公司投资经营的新生水项目案例,印证了国际市场对北控水务集团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的认可。

樟宜Ⅱ新生水厂进水水质包括微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三大类,微生物指标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和异养细菌;物理指标有色度、电导率、浊度等;化学指标包括氨氮、铝、氟化物等,各项指标要求都较高,目前实际出水水质不但满足新生水标准还优于新加坡饮用水标准,详见表1-8。

表1-8 樟宜Ⅱ新生水厂部分进出水水质指标参数

樟宜Ⅱ新生水厂具有工艺流程优、出水水质优、自控程度高、设备配置高,以及运行能耗低的“两优、两高、一低”特点。项目采用双膜工艺(微滤+反渗透)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国际领先的工艺与自控设计及精细化运营管理,高度完善的自控系统、高效的能量回收系统、高标准的设备配置以及先进的全流程运行控制体系,实现了水厂的少人值守及运行费用的大幅降低。

2.水处理相关标准体系概述

水资源匮乏一直是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水回用被明确列为未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新加坡建国初期,几乎完全依赖从马来西亚进口饮用水。为摆脱用水困境,新加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布局新生水领域的策划和研究,并早在1972年制定了第一份水务发展总蓝图(1972—1992),1998年开始实验生产再生水,2000年建造了一个试验性的再生水厂,2002年,新加坡正式宣布新生水技术研发成功。新生水的生产在新加坡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历程,并预计至2060年,新加坡未来供水需求的一半将由新生水提供,达到水供给自给自足的长远目标。

新生水(Newwater)是再生水的一种,并且水质标准远高于普通的再生水。新生水源自新加坡,是将生产和生活污水,即每天从工厂流出的废水和居民楼流出的污水,通过先进的膜技术处理制得。从技术方面讲,新生水的生产利用了“微过滤”“逆渗透”“紫外线辐射”等先进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三步,先通过微过滤系统把污水中的粒状物和细菌等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来,然后用高压将污水挤压透过反向渗透隔膜,将已溶解的盐分、药物、化学物质和病毒等较小杂质过滤出来,最后再经过紫外线消毒,就得到了可循环利用的“新生水”。再生水是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中规定的规范术语。再生水是污水或废水经过适当处理,达到要求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再次被利用的水。新生水如果按水质指标来讲,不但大幅超过国内饮用水标准,也超过联合国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署等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中国虽然幅员辽阔,却同样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同样也在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 240立方米,属轻度缺水和中度缺水之间的水平,全国每年缺水量400亿立方米,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水。2021年1月4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对我国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该《意见》,要加快推动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重点工程。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水处理技术较新加坡起步晚,且未有新生水相关标准,故本篇无法作相关比较。虽然我国未出台新生水相关标准,但是也早已制定了污水处理方面的排放标准,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未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新加坡的新生水技术引入中国,建立新加坡新生水的中国版,推动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进展。


[1] 廖欣然、唐继微:《新加坡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STANDARD SCIENCE ,2018(6)。 qKec8f6/DOYbWVI9wrcRH3/o8guZvOru95TmOBOA9hbYixBmMploL3+lJDCQgp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