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划“财政政治学译丛”“财政政治学文丛”时,我们产生了要编辑出版《财政政治的视界》文集的初步设想。“译丛”主要出版的是国外学者的专著和已出版的论文集,“文丛”主要出版的是国内学者的专著。可是,仍有大量有价值的国内外文献因各种原因无法被纳入“译丛”或“文丛”中,因而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作为“译丛”和“文丛”的有效补充。现在,在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作为“文丛”的续编,“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也开始出版了,于是我们将已经筹备了几年的《财政政治的视界》纳入“论丛”中,这也算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期望《财政政治的视界》系列图书能成为国内学界翻译、传播、交流、研讨财政政治学的新平台。
正如“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的“主编后记”所阐明的,我们推动财政政治学发展的努力,主要是希望继承和拓展在财政思想史上被忽略或被边缘化的一种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在文献上既体现在各类专著中,也体现在大量分散在各类甚至是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中。这些研究跨越了多个世纪,来源于不同的语种和国家,涉及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甚至可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学术思想史上还同时得到过极高或极低的评价。在我们看来,这些研究共享了一种“视界”,它不同于在社会控制取向下计算资源配置最优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财政经济学研究,而是在个体自由取向下努力揭示财政制度形式与国家治理、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内在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此并不希望给“财政政治的视界”进行严格的界定,我们所说的“视界”并没有库恩所说的“范式”或拉卡托斯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那样严格。
在《财政政治的视界》系列图书选译(编)的论文中,大家会看到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是“财政社会学”而非“财政政治学”,但这并非是我们“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而是从创立者的意图和所使用的方法来说,二者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财政政治学文丛”的“文丛后记”中,我们曾简要地阐述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在“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的“主编后记”中,我们也重申并补充了有关观点。我们选择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希望基于财政的维度来理解、解释和识别大规模的国家治理变革与社会变迁,同时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形成特定财政制度的社会条件以及特定财政制度怎样塑造社会条件。
我们期望《财政政治的视界》系列图书能过一段时间出版一辑。本辑《财政政治的视界》选录的文献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在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译文),本辑来源主要是英语文献,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来自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等多语种文献的译文;二是对于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选文,它们大多来自外文专著,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便将全书译为中文,我们就选择其中具有重要理论探索意义并有相对独立性的篇章翻译后编入;三是国内学者在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或对财政政治学/财政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的文献综述。
感谢学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编辑出版的“财政政治学译丛”“财政政治学文丛”“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的大力支持,也衷心期待以《财政政治的视界:缘起与发展》为开篇的“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能得到学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