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预见9
1919年7月21日,预见10年20年后,法国人会有一番大大的沉痛

1919年7月21日,《湘江评论》第二号在长沙出版,上面刊载了毛泽东的一篇短文《高兴和沉痛》。文章说:“ 我们执因果而看历史 高兴和沉痛 常相联系 不可分开 一方的高兴到了极点 一方的沉痛也必到极点 我们看这番和约所载 和拿破仑对待德国的办法 有什么不同 分裂德国的国 占据德国的地 解散德国的兵 有什么不同 克勒满沙 笔者按 即克里孟梭 高兴之极 即德国人沉痛之极 包管十年二十年后 你们法国人 又有一番大大的沉痛 愿你们记取此言 。”

之前,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与战败国德国,在法国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史称“凡尔赛和约”。它牺牲中国等弱国的利益,来瓜分战败国德国,其中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德国的其他殖民地由法国、英国等瓜分。法国得到了不少德国的利益,因而法国兴高采烈。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指望条约将“像阿尔卑斯山一样稳固”。

然而,远在东方的毛泽东,却用他敏锐而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这个和约,预估法国的高兴之后会是伤痛。

就在法国政客和其他列强兴高采烈之际,毛泽东说出了上述这番话,对法国泼了冷水,并为法国重新“算了命”,指出法国20年后将有厄运——“大大的沉痛”。毛泽东生怕人们不相信,罕见地用了“包管”二字,并格外地加缀了一句话,要法国人“记取此言”!

后来的事实怎样呢?没过几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并被瓜分的德国,迅速恢复了国力,重返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渐渐成为法国等国的主要对手。1933年,纳粹党上台,希特勒制定了“先大陆,后海洋”的扩张政策,相邻的法国,理所当然地成为其目标之一。1937年,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结成轴心国,对法国等国构成更大的威胁。1938年后,德国在欧洲步步扩张,法国、英国则步步妥协,以图自保。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法国与英国不得不对德国宣战。1940年春,德国侵入法国,6月,占领法国首都巴黎,法国政府被迫签订投降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法国真正地遇到了“大大的沉痛”——亡国之痛。这次轮到德国人兴高采烈了,希特勒特地把法国人签订投降书的地点安排在1918年德国人签投降书的地方。后来,“自由法国”运动抵抗德国,并在英美盟军登陆诺曼底后,才于1944年8月解放了巴黎。法国首都被德国占领四年多。

毛泽东当年自称“包管”灵、并且特意提醒法国人“记取”的预言,在20年后——确切地说,是在不到21年的时候——果然应验了,被历史的发展证实了。今天的我们,不得不佩服毛泽东当年给法国算的命,居然算得这样准:不但结局是准的,而且连时间也是准的。真不知道当时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人对法国的发展作出过这样精准的预见?我估计当年,兴高采烈的法国人绝对想不到,悲摧的德国人更加想不到。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可思议! 2ImaX6NcwozDZZMGY64tt4IOfUMvFFLs8C/59J7ho+XAhQ+ZTQLxkPVsvfV7QV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