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预见6、7
1916年7月25日,预见(1)美国将在太平洋与日本作战;(2)中国将与美国联合抗日并制服日本

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在写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现在不会加入欧洲战争,也不会爆发日美之战。信中说:“ 愚意此刻非彼 笔者按 指美国 用武之时 欧洲非彼用武之地 彼之时 乃十年以后 其地 则太平洋耳 日美战争之说 传之已久 十年之后 中国兴会稽之师 彼则仗同袍之义 吾攻其陆 彼攻其海 制服三岛 东西两共和国亲和接近 欢然为经济食货之献酬 斯亦千载之大业己 。”(《 毛泽东早期文稿 》, 45—46

这段话中,有两个预见:

(1)美国将在太平洋上与日本开战。信中说的日美战争“之时,乃十年以后;其地,则太平洋耳”,预见到日美战争的时间,要在十年以后而不是现在;地点,在太平洋上而不是欧洲。

后来的事实是:为了排挤和独占美、英、荷集团在太平洋上的利益,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次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日美之间的战争,其时间,果然在毛泽东预言后的“十年以后”——25年多才发生;其地点,也果然是在太平洋上,而不是在欧亚大陆或其他大洋上。战争爆发后,美军在太平洋上与日军开展了岛屿争夺战,从太平洋中部一直打到日本本土,并在日本投降后驻军日本。毛泽东的这个预见中,开战的时间和地点,都完全准确,让人信服!而这一点,当时的美国人、日本人都没有准确地预见到,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人预料到。但冷眼旁观的青年毛泽东却准确地预见到了。

(2)中国将与美国联合抗日并制服日本。信中说的“十年之后,中国兴会稽之师,彼则仗同袍之义,吾攻其陆,彼攻其海,制服三岛,东西两共和国亲和接近,斯亦千载之大业已”,就是这个预见。

后来的事实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中国果然“兴会稽之师”即救亡图存、报仇雪耻之师,全国范围团结一致对日作战;美国先是给中国以经济援助,继又在1941年批准美国退役军人组成“飞虎队”,切实援助中国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中两国又先后共同对日本宣战,并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作战中互相支援,成为盟友,美军从中国出动飞机轰炸日本本土,美国很多飞行员被中国人民营救,美军甚至同中共军队合作,邀请中共军队一起“到东京吃茶去”。中美军队共抗日军的情形,确实体现了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与美国的“同袍之义”。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国军队在中国大陆上、在东南亚大陆上打击日军,美国则在太平洋上打击日军,确实呈现了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在陆上攻日本,美国在海上攻日本的合作情形。1940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赞扬中国的抗日“具有美国国防第一线的作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等国正式成为同盟国,中国推举美国为盟军总司令,同盟国于1942年设立中国战区,美国将军史迪威成为中国战区参谋长。1942年元旦,中国还同美、英、苏等国领衔,共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8月,在中、美、苏、英等国的联合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美果然取得毛泽东所说的制服日本三岛的胜利,也果然形成了中美亲和接近的局面,这一局面在战后又维持了四年之久。中国、美国连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到当时为止,是中国近代百年反侵略战争的最大胜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得到最多外国支持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国际影响最大的一场胜利之战,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的一部分。中美两国在共同抗日基础上所进行的合作事业、所形成的友好关系,也是中美两国历史上空前的,并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它对中美两国来说,都完全称得上是毛泽东所说的“千载之大业”。因此,毛泽东的这个预见,也被历史所完全证实,是百分之百准确的“神”预见。特别是其所预见的中国兴复仇之师攻日,美国仗同袍之义支持的合作态势;中国从陆地上攻日本、美国从海上攻日本的任务分工;打败日本后中美两国一度亲和接近的战争结果;堪称千载大业的合作成就,都是那样让人难以想象的准确,每一句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被证实。这能不让人称奇吗? J1GCzt4vYGnagUaRSWl13OWvCueummr4E6GKBIXM8bKNiF0e/t/y+DqOHJGIQC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