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破斥几种常见错误见解

“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作,亦非时变,非自性生,亦非无因而生。虽然,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种灭之时而芽得生。是故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

这几句经文十分重要,对初学者来说,也许有些晦涩难懂,因为其中涉及了中观的内容。往昔的龙树菩萨、月称菩萨、寂天菩萨等尊者既是佛教的学者,又是佛教的大成就者,他们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写入了这些中观的著作之中,如果想更深入地掌握与探讨,大家可以去学习中观和因明的相关课程。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稻芽从无到有,是谁创造的?这样观察是必要且合理的,比如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商品,我们都能追溯到它的生产商或来源,同样,当一粒稻种被播种下去时,一段时间后稻芽就破土而出了,那么芽究竟是谁创造的呢?是它自己创造的?还是其他什么事物创造的?思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中观对此有十分深入的论述,分析得非常透彻,此处只简略地进行讲解。

(一)破自作

“彼芽亦非自作”。“作”意为创造、创作。所谓“自作”,就是不需要依赖其他任何因缘就能产生,自己创造自己。虽然古印度的某些宗教认为万法是“自作”的,但这只是一种宗教哲学思想而已,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承认“自作”的理论。如果一个事物自己就能创造自己,那人们就不需要辛勤耕耘了,稻芽不需要播种,也不需要依赖阳光、土壤、湿度、温度等就能长出来,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

如果进一步地分析什么叫“自作”就会发现,“自作”这个概念根本无法成立。因为,如果一个事物已经存在了,就根本没必要再去“作”了,已经存在了还有什么“作”的必要呢?相反,如果一个事物原本并不存在,那又如何自己创造自己呢?由此,我们很容易便能得出稻芽“非自作”的结论。

“非自作”比较好理解,大家应该也没有异议。

(二)破他作

排除了“自作”以后,我们接下来继续分析:稻种是不是“他作”呢?其实,自作、他作与中观“四生”中的自生、他生含义相同。任何一个物质诞生时,是自生还是他生,中观对此有十分细致深入的剖析。

此处经云“亦非他作”,这就令人有些困惑了:稻芽明明是从稻种产生的,二者并非一体,对稻芽而言,稻种、土壤、温度、湿度等都不是“自”而是“他”,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稻芽是这些事物创造出来的,所以应该是“他作”。

但进一步观察时就会发现,他作也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如果是他作,作者(因)和所作(果)要么同时存在,要么先后出现,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答案。

1.假设他作之因果同时存在

第一种情况,如果因果同时存在,那么谁都不能创造谁,同时存在的事物是无法相互创造的;此外,果已经存在,也没有“作”的必要了。

因和果是相对的,有因才有果,有果才有因。种子之所以被称为“因”,是因为它能创造“果”。如果一粒谷子永远发不了芽,就不能叫做“种子”,就像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子女,就不能被称为“父亲”。在生活中,父母是因,儿女是果,“儿女”一词,就隐含着父母所生的因果关系。

那么,如果因和果同时存在,“因”的作用是什么呢?“因”存在的时候,“果”已经存在了,还需要它去“创造”什么呢?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所谓“父子”,必须是先有父亲,再有儿子。如果成为父亲的那一刻,儿子也同时存在着,他们的父子关系如何成立呢?同样,当儿子还未出生时,也就不存在父亲这个角色,谁也没有创造谁,二者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在现实生活中,明明父母和子女能够同时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啊!此外,工人建造楼房时,工人和砖头、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难道不也是同时存在的吗?正因为二者同时存在,楼房才得以建成。的确,在宏观世界中,能作、所作等因与果当然可以同时存在、相互作用,从我们的感官层面而言,这些现象无可厚非。但这只是在未经观察的情况下,我们愚钝的感官所得出的粗大结论。

如果仅仅依靠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到真相,那科学家们就没有必要煞费苦心研制电子显微镜、粒子碰撞机这类仪器了。倘若我们的眼耳鼻舌等就能够认识世界的真相,那佛陀的智慧岂非显得多余且无用了吗?正因我们的感官无法认识世界的真相,科学家才需要依靠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探索,佛陀的智慧才显得不可或缺、弥足珍贵。

因为我们肉眼所见和显微镜下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所以科学家们将世界分为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同样,佛教为了方便我们了解真相,也将世界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感官现象范围内的世俗谛;另外一种是通过深入观察分析后所得到的,超越人类感知的境界,即胜义谛。

当然,佛陀也告诉我们,实际上并不存在两个世界,真相中没有二谛,对此无数大乘佛经都进行了阐述。虽然真相中并不存在二谛,但我们目前还无法达到涅槃的境界,这时如果把感官结论全盘否定,没有了因果规律,我们就无法继续生活了。因此,佛教也承认世俗谛,即感官世界中的一切现象。

那么,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到底孰真孰假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说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中有一个更接近于世界的真相,那一定是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只是微观世界的一种粗大的体现形式。同样,佛教认为,真正的真理是胜义谛,而不是世俗谛。

2.假设他作之因果先后存在

下面继续分析第二种情况:因果先后存在。先因后果,这是人们的常识。但若深入分析,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为什么呢?所谓因果“先后存在”,即“因”存在的时候,“果”还没有产生。种子存在的时候,芽不存在,芽诞生后,种子已经毁灭了,二者永远不可能共存于同一时空中。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倘若因果之中一者存在的时候另一者不存在,那么“因”是如何对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发挥作用的呢?它们彼此之间如何传递能量呢?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就如虚空一般,无法接受他物的作用,因果关系也就无从谈起了。

此外,在宏观世界中,人们通常认为的“先后存在”,是某个事物先产生,过段时间后,另一个事物也诞生了,此后二者就在同一时空中并存。从感官层面而言,万事万物,不论是因还是果,持续存在的时间的确有长有短。比如,一张木质的桌子相对比较结实,它的寿命可能会长一些,一张纸的寿命会短一些。

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真相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昨天过了一条河,今天又到河边时,我们会认为昨天和今天过的是同一条河,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观点没有错。可实际上,我们今天过的这条河根本就不是昨天的,昨天的河连一滴水都不存在了,我们只能说,河流的相续是存在的。

在微观世界中,不论任何性质的物质——分子、原子、电子等等,如果它们真实存在,那么存在的时间都只能是“一刹那”。佛法中对“一刹那”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通常是指最小的时间单位。所谓“最小”,就是时间已经被分解到了极限,如果再分,时间就消失无踪了。

我们曾经多次分享过,虽然在哲学和数学中都有“无限小”的概念,即进行无限分解,越来越小、没有尽头,但这只是人类分别念假设出来的一个抽象概念:一万年乃至一百万年,永远都分不完。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无限小的事物,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其体积都是有限的,把一个有限的物质不断分解,必然会越分越小,分到最后,这个物质最终必定会消失。

那么,我们假设时间的最小单位——“一刹那”的概念存在,任何一个物质的寿命都是一样的,都只能是“一刹那”,没有什么长短之分。在宏观世界中,所谓物质存在的寿命,不过是无数个“一刹那”积累出来的相续假象。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因和果、种和芽,二者存在的时间都只能是一刹那。

在一刹那中,它们同时诞生,同时毁灭,这么短的时间当中根本来不及创造什么,谁也“作”不了谁。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不同的化学物质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这在宏观世界中是存在的。但如果深入到微观世界中进行观察时就不难发现,一切化学反应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物质彼此之间无法产生任何作用。

未经观察时,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他作”成立,包括因果在内一切事物都是存在的,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我们也可以认为,一小时前和一小时之后诞生的事物,二者可以同时存在,但这都是建立在“相续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相续”根本就不存在,则许多固有的认知、常识,包括因果、作者、所作等概念全都会土崩瓦解。

3.“旋火轮”的启示

尽管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生灭只有一刹那,并没有所谓的连续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够清清楚楚地看见稻芽的生长,那么“相续”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就永远无法正确理解缘起。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也早已有所发现,尤其在量子力学当中,量子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玻尔曾说:“假如一个人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明白量子论。”同理,我们也可以说,假如一个人不为缘起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明白缘起的奥义。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宏观世界当中,稻芽从稻种产生是没有争议的常识,一切天衣无缝、毫无破绽;但从微观世界的角度观察,答案却超乎我们的想象——“相续”只是感官的错觉!

我们曾多次分享过“旋火轮”的例子:在黑暗的环境中,当我们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香时,香头只是一个小亮点,但当手臂快速旋转,亮点就会变成一个环形的光圈。实际上,这个光圈并非真实存在,它只不过是亮点的快速移动让我们的视觉产生了错觉,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亮点而已,这个光圈就叫做“相续”,它只是一种假象。

再比如,高原的夜空繁星满天,但其实许多星星早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就不存在了。我们眼前看到的星光,是因为光从遥远的宇宙深处传送过来需要漫长的时间,等传送到地球时,作为光源的那颗星星早已毁灭,我们却误认为它还存在。同样,我面前的这张桌子看似一动不动地放在这里,我们也认为上一秒的桌子还是这一秒的桌子,但其实我们刚刚进来时所看见的那张桌子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找到它。它的寿命只是时间的最小单位“一刹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桌子的相续,就像旋火轮一样,都是我们的错觉。

这个错觉的源头,就是我们的视觉。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百分之八十都来自于视觉,而不是听觉、嗅觉等。深入观察时就会发现,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错觉、假象。由此可见,我们的感官没有任何可信度。

4.万法无生无灭

综上所述,“自作”和“他作”都不成立,一切万法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佛法中为我们揭晓的答案是“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万法从未诞生过,既然没有诞生,也就不存在毁灭。

当然,依靠我们的感官,是无法体验“不生不灭”的。比如刚才讲的“旋火轮”,我们的视觉中的确产生了环形的光圈,之后不论它持续存在了一分钟、五分钟或一小时,这在佛法中称为“住”,最后它消失了,它有一个生、住、灭的过程。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我们视觉的参与,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光圈存在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正因为我们的视觉参与了对物质世界的观测,才产生了光圈真实存在的错觉,它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视觉中,物质世界里是没有这个光圈的,有的只是一个亮点而已。我们现在也许已经能够接受“光圈是错觉,亮点才是真实存在”的观点,但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就连亮点也不存在!亮点的存在只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真相。

5.相由心生

对此,量子力学也有所发现。20世纪20年代,距今100年左右,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科学界第一次认识到人的意识在物质世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实验证明,观测者意识的参与影响了物质(基本粒子,如电子等)的存在状态。对此,佛陀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非常准确的世界观,至今仍无人能够推翻。

如果没有我们视觉的参与,物质世界就根本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比如大家看到这里有一本书,书中的这张纸是由无数分子、原子构成的,如果我们所有人都离开了这个房间,这张纸就完全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为什么呢?假设我们现在点燃一支香并快速旋转,房间里所有的人都看到了环形的光圈,但如果大家全都离开了这个房间,“光圈存在”的错觉还会有吗?——当然不会,因为没有了观测者。同样,“这张纸存在”的错觉也是因为我们视觉的参与才产生的,当我们所有人都离开后,即没有任何人的视觉参与时,结论当然也完全不同了。佛教将这个现象总结为四个字:相由心生。“相”即一切颜色、形状以及万事万物,“由心生”就是从我们的内心当中产生。

这一点虽然不太好理解,但科学和佛法已经逐渐汇合在一起了,对于真理我们也不得不接受。接下来,我们就必须面对一道深刻的思考题:这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

综上所述,稻芽和稻种要么同时存在,要么先后存在,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情况。首先,如果同时存在,就没必要“作”了。其次,关于先后存在的概念,我们也已经详细分析了,宏观世界中我们认为事物先后存在的观念,都是建立在相续存在的基础上,然而相续只是我们感官的错觉。此外,如果种子和芽先后存在,种子存在的时候,芽不存在,二者无法出现在同一时空中,那么无论种子的能量多么强大,也无法传递给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最终,我们便能够得出“亦非他作”的结论——果从来都没有从因诞生过,因缘也根本无法产生果。

上述推理倘若广讲,可以拓展出许多中观理论。但所有中观的理论和逻辑,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宣讲同一个道理,如果我们通过其中的某一个理论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就不需要全面掌握其他的诸多理论了。

以上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通过自己独立地思考去寻找答案,最好是通过打坐的方式,因为打坐思维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如果认为还有其他可能性,就应当努力寻找。如果没有,又要怎样建立因果关系呢?倘若因果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瓦解了,那我们该如何生存?又该怎样学佛、成佛?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或许在思维过程当中,就能发现缘起性空的奥秘,也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佛法绝非教条,佛陀永远都不会说,这是我规定的,不许有其他思维方式。相反,佛教鼓励质疑、思辨。我们研究任何事物时,都不应该心怀成见,不要因为是佛陀所说就盲目接受,也不要对“眼见为实”固执己见,应当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分析、研究,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一般而言,显宗就是通过这种逻辑思辨逐步打破我们的错误观念和执著,之后再让我们不断消化、实修。这些结论最初虽然只在理论层面,但如果能够通过实修长期串习,理论就会变成我们自己的体会、体悟,佛法中也称为“证悟”。

显宗和密宗都会提到“五道”(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是我们从初入佛门直至成佛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五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资粮道,这一阶段的修行者只是通过逻辑思维掌握理论知识,并未将理论转化为体悟,对于因果、空性等虽然有所了解,但却几乎没有什么真实的体会,这就叫做资粮道。当我们通过深入地思考,从理论上打破了自己的执著,再加上不断实修,理论知识就会逐渐转化为我们内心的体会,这时就进入了佛道的第二个阶段,即加行道。这时我们对缘起和空性的理解,将不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是有了真正的体会。

那么,了解和体会二者有何区别呢?比如,一个人从来没有吃过糖,只是理论上了解了糖的味道是甜的,蜂蜜的味道是甜的,字面上会说,但却没有真正品尝过,所以他并不知道“甜”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佛初期正是如此,虽然正确地掌握了理论,但是此时理论的力量还很薄弱,当我们面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强烈的烦恼时,它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时我们对抗烦恼的能力,跟没有学佛、没有入门的人相差无几。但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真正品尝到了糖和蜂蜜的味道,“甜”对我们来说就不再只是文字理论,而是变成了自己的体会。空性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打坐的时候真切地体会到了空性,它就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三)破其他可能性

接下来,经云“非自他俱作”。我们已经排除了自作和他作,那是不是自他一起合作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既然自作不成立,他作也不成立,那么自、他合作也无济于事。

若更进一步分析,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既是“自”又是“他”,而除了自和他以外,也没有第三种状态。

“非自在作”。此处的“自在”是指印度教中一个名为“自在派”的教派,他们认为大自在天是万能之神,创造、主宰着这个世界。佛教从不认为有主宰世界的神存在。

“亦非时变”。“时变”即时间会让事物产生变化。这在宏观世界中的确成立,如果没有时间,事物就无法产生变化。但若是在微观世界中观察,时间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时间本身就不存在。

在哲学领域,“时间是否存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佛教认为,时间也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因为时间只是人们依据物质的变化而建立的一个抽象概念,除了物质的变化以外,并没有真实存在的“时间”。比如,我们根据地球上四季的变迁,建立了春夏秋冬的时间概念。实际上什么是春夏秋冬呢?除了地球上物质的变化以外,没有独立的“春夏秋冬”存在,因此时间也无法让任何事物产生。

“非自性生”。“自性生”也是外道的观点,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讲了,自性生也并不成立。

“亦非无因而生”。无论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以及其他诸如外道所说的“自在作”“时变”等都无法成立。那么,没有因缘能否让一个事物产生呢?显然也不成立。

“虽然,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种灭之时而芽得生。是故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但是,如果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因缘和合,种子灭的时候,芽便会产生。我们应当如此观察思维外在世界缘起法中“缘相应”的意义,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

我们之前分析过,果从来都没有从因诞生过,而此处却说“种灭之时而芽得生”,该如何理解呢?佛陀告诉我们,应该从两个层面认识缘起:在不观察的情况下,宏观世界(即世俗谛)中有因有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只要在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缘聚合的地方播种,种子灭时芽就会诞生,一切都是合理的。但若深入观察时就会发现,在胜义谛中,因无法产生果,果从未由因生,因果关系无从建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不成立。

因此,中观在讨论缘起及现象时,会在它前面加上一个“唯”字,“唯缘起”“唯现象”。意为,仅仅是缘起、仅仅是现象而已。在微观世界中,根本无法找到因果之间的联系,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怎么把能量传递给果?果又怎样从因中产生?这些都不成立。在宏观世界中,因果规律虽然成立,但也只是我们感官的结论,就像旋火轮并不真实存在,它只是我们感官的错觉,一个相续的假象而已。

如果深入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会发现它们就像芭蕉树一样。佛经中经常用芭蕉树比喻万事万物的显现:从远处看,它与棕榈等树木十分相似,可一旦将其从外到里层层剥开之后,最终却找不到任何实质的部分。

或许有人会问:旋火轮和桌子等实实在在的物体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旋火轮是眼睛的错觉,但桌子却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产生这种疑惑的根源,不在于物质之间的差异,而在于我们感官的灵敏度。试想,假如我们的眼睛就像电子显微镜那样灵敏,那我们看到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景象?若我们能够清楚地看见组成桌子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粒子高速旋转,这时,“桌子”的总相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高速运转的“旋火轮”!我们周遭的一切物质都是如此。

当无数个旋火轮般的错觉堆积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张桌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极快,在我们迟钝的感官面前,就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存在的物体。同样,如果我们视觉的灵敏度更低一些的话,旋火轮在我们的面前,也会变成实实在在的物质。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一切都显得真实无比,佛陀也永远不会否认这些现象,但若进一步了解便不难发现,眼见未必为实。这个世界只是我们感官创造出来的一个错觉,仅仅是现象而已,现象并不代表本质。这不仅是佛教告诉我们的,科学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到底有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世界呢?这是大乘唯识宗与小乘辩论的焦点,在此便不广述了。无论如何,在宏观世界中,一切都是真实的,因此我们要谨慎取舍因果。但同时也要明白,它的另一面是空性。实际上,“缘起”和“空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缘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缘起,二者形影不离。

因此释迦牟尼佛说:“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其实,此处的“法”就是证悟空性,所谓“八正道支”,即证悟后的功德。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谁能够通达缘起,谁就能够证悟空性;谁证悟了空性,谁就能见到佛。

关于这个道理,后续还会详细地解释。 EtQm+m+Jr1jnQfol9kmCdIGZxsrMcDgJL6uG/01yHS7ihMzdGWZk/5Qdnxtp2m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