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加速财务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是立足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打造共享和创新驱动新发展格局、迈向数字化发展新征程的时代要求。

1.1 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1.1.1 时代背景呼吁下的数字经济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发展浪潮。数据已成为贯穿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生产要素,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虚拟空间、全新的思维方式,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站上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舞台。掌握信息与数据、掌握数字经济竞争力,是把握机遇、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

自2020年起,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国际环境下,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等影响下,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增加值仍达到了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8年的40.3%提升至43.7%。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到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GDP的62%,全球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我国及各发达经济体为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培育经济新动能,纷纷实施前瞻性战略,加强对数字技术和产业的优先布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据相关统计,包括中国在内,已有30多个经合组织国家制定国家数字战略,包括美国的《美国数字经济议程》和《2021年创新和竞争法案》,欧盟的《塑造欧盟数字未来》《欧洲数据战略》,日本提出的“互联工业”“数字新政”等战略,以及我国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二,已具备较为强大的数字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但同时,对标世界数字经济强国,我国数字经济质量及规模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补齐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短板,发挥中国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是当前我们需要奋力追赶的目标。

1.1.2 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中国

1.数字经济与数字中国战略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科学指引下,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了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战略部署的政策体系,为我国实现从数字经济大国到数字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2021年11月,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积极对接全球数字经贸规则。这一决定不仅符合中国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向,而且有助于中国在新发展格局下与各方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抢占全球竞争优势。数字经济无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驱动力,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需要用“数字”打开更多领域和行业应用场景,打造更明显的数字经济优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之路,并将“数字”与中国文化连接,培养中国式大数据文化,更好地实现“数字中国”。

2.我国数字时代的发展机遇

从数字经济的规模和对GDP的拉动作用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自2015年以来持续扩大。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数据整理,如图1.1、图1.2所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7%,占GDP比重为38.60%,相比2015年的规模增加了一倍多。

图1.1 2015—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与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图1.2 2015—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同时,对比我国数字经济增速和GDP增速可以发现,数字经济增速趋势和GDP增速趋势大体一致,但数字经济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如2020年数字经济增速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2倍多,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拉动GDP增长、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引领创新驱动的重要先导力量,也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为中华民族实现“弯道超车”、在数字时代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赢得主动权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我们既要总结利用我国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领域取得的局部优势,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化关键技术上“卡脖子”的风险,克服不同区域、产业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的“数字鸿沟”问题。

通过数字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下好先手棋,要充分利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

①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市场机制在发现创新机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不断释放我国数字经济巨大潜能。同时,我国数字化转型政府引领作用显著,破解国内外双循环下产业结构升级困境,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的信息化关键技术,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基础,并率先通过“数字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各行业组织变革引路。

②利用我国的数据大国优势。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互联网人口基数、世界最大的数字经济消费群体,是第一大数据资源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络用户规模已突破10亿,成为全球最为庞大的,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十亿“网络居民”的数字社会。以数据为代表的新要素是数字化转型的新生动力,规模红利将逐渐凸显。

③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优势和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优势。我国的数字化产业基础,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发展迅猛,并拥有世界第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140万,全国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同时,在细分应用领域,如线上通信、网络支付、网络购物等领域应用场景广泛,不断衍生出数字经济的新服务、新产品,拥有一批具备中国特色原创能力的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新业态。

除此之外,更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用好全球要素资源,助力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受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面向未来,网络提速、数字赋能、智能加持,中国社会中数字技术应用将无所不在,数字化转型还将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数字中国的美好愿景,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都将被数字化的浪潮重塑,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数字明天正在悄然到来。

1.2 企业数字化转型

1.2.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正如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当前,我国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数字中国建设主线,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环节,是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202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持,着重从部分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向完善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制度规范,陆续出台了“互联网+”行动、大数据战略、“新基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启动“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2020年8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指出“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国企以切实行动,坚定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2.新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三个“新发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构,高质量发展成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必然要求,数字化转型则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①世界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企业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数字化转型将有助于企业更加敏捷地感知市场环境并准确做出相应对策,在不确定性中保持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数字化转型是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既能够实现资源内外协调、平台开放共享的智能化运营,又可进行业务和模式的数字化创新,成就智慧企业。

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企业始终敏捷地把握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通过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营销准确响应国内需求。同时,对外要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在国外市场中构建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实现。

3.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从产业层面来看,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模式变革和创新引领的核心驱动,是企业组织、管理与文化创新的大变革,以实现企业战略的迭代升级。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竞争也从“单体企业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产业链与产业链竞争”,企业应积极跟进价值链数字化演化进程,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共建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1.2.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基于企业所在的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所负的企业使命、所具的机制体系,重构和持续提升企业运营能力,推动企业在规模与效益、市场与品牌、产品与技术、管理与运营诸方面实现运营提升、创新发展、智能升级,如图1.3所示。

图1.3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全业务链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提升,重塑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是信息化战略的延续与迭代升级。其本质是赋能工具和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

数字化为企业赋能,其核心是重构企业能力,支撑企业智能化运营。重构企业能力既体现在企业传统的管理能力上,如战略管理;也体现在利用新型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能力上,如通过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构筑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运营能力。

企业应以满足市场与客户新需求为导向,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与数字化运行生态体系,以数字化与系统化思维为先导,分步骤有序地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图1.4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进阶阶段:数字化1.0阶段的核心是运营提升,数字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内部管理,目的是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管控能力,降本增效和风险控制;数字化2.0阶段在企业前期奠定的数字基础上,以体验升级为核心,通过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应用,为客户提供精准化、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深入的服务体验,提升数字应用广度,逐渐打造“平台+生态”体系;数字化3.0阶段以模式创新为核心,基于大数据进行数字技术赋能,孵化新业务模式,产品从一次性销售向服务化和平台化方向转变。

图1.4 企业数字化转型进阶过程

1.2.3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

1.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智慧企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想目标。如图1.5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企业将财务、人力、营销、制造及服务等各环节与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业务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向智慧企业的过渡。

具体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有三大目标:一是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重塑组织和流程,提高效率,降本增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收入;二是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韧性,应对经济环境日益增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实时感知并满足多样性、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三是支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图1.5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1)改善基本运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借助数字化转型契机,充分借鉴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对标领先企业在运营方面的各项控制指标,通过全面量化管理最大化降低成本,通过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带来新的企业增长点,通过互联网等新手段提升客户便利性与售后服务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2)建立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端到端流程,优化企业价值链

在数字化时代,相比线下业务,线上业务的客户体验成为客户能否被吸引、转化、留住的核心竞争力。如图1.6所示,关注客户个性化需求,建立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端到端业务流程,打造客户全方位服务体验,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之一。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站在更高的格局思考价值链的优化,将给企业带来更多新的战略机遇。

图1.6 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数字化

(3)数据驱动业务,利用数据优化企业决策

数据驱动意味着“以数据为核心”取代“以流程为核心”,充分实时的数据使企业管理者可以从数据视角而非过程视角来审视业务,从而发现变化、预测未来。建立从数据出发的管理体系,用数据驱动业务运营、战略制定和模式创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作之一。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也是经营数据价值优化、信息积累的过程,而数据资产的积累又带来管理思维和商业模式的迭代,成为引导业务模式创新和创造新增长点的基础。

(4)发挥技术红利,重塑业务模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已从概念推广转向广泛应用。如图1.7所示,充分发挥技术红利,进一步解放劳动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将企业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增值效果明显的业务领域,形成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化业务模型。

图1.7 技术重塑业务模式

(5)强化内外部链接,以平台铸生态

平台型企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如图1.8所示,平台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推动企业对内整合后台系统能力,对外链接各大社交、电商、O2O平台等,从技术角度打造企业生态塑造中心;另一方面加速打造产业链协同的高效经营模式,企业内部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高效流转,外部链接客户、供应商等关联单位,实现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的优化配置与提升,从业务角度推动企业生态体系的发展。

图1.8 企业内部运营与外部协同

1.2.4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框架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观念的更新、认识的提升、管理的进步,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是系统性的建设工程,是创新变革之旅。结合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特点,可形成一整套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和操作方法。如图1.9所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包含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技术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同时也包含了支持数字化转型实践所应具备的保障条件。

图1.9 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

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的核心理念为:坚持两大战略融合,即将数字化战略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体系中,并为之制定详细的执行细则,确定数字化转型路径;抓住一条变革主线,即从业务管理模式到商业逻辑、从组织结构到企业文化的这条变革主线;把握两大关键因素,即打造强大的技术平台、建立广泛链接的生态圈;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遵循持续迭代不断优化的基本原则,最终实现对标一流,建设智慧企业的目标。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产业价值链正被重塑,新生态系统不断涌现,行业边界变得越发模糊,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都在试图通过重构自身业务模式来从容应对行业变革,并跨越传统的行业界限扩展业务。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企业更要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

1.3 数字技术创新迭代

中国目前正处于技术变革的新时代,随着云计算领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容器、微服务、DevOps为代表的技术逐渐成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交汇融合,企业对更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愈加强烈。各大集团企业纷纷开展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希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技术正以风卷残云之势改变着传统财务工作的流程、组织和方法,甚至战略思维,如帮助财务人员实时、精准、安全地收集经济数据,快速、精细、高效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为管理者展示所需的财务信息,帮助组织降低财务工作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加强风险管控、支撑财务转型和支持组织快速发展。在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衍生出一系列的财务数字化场景,如图1.10所示。下面仅就其中一些内容加以具体介绍。

图1.10 数字技术与财务数字化场景

1.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通过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的数据,结合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和演变分析等方法归纳推理,挖掘潜在模式,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使其在财务管理中有更多的典型应用场景:企业依托数据挖掘技术获取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所需的结果,找出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及其存在的不足;对投资环境、行业相关运行状况等数据信息实时动态监控,切实挖掘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的信息;在对企业融资管理进行分析过程中,依托回归分析模型、关联模型评估企业需要筹集资金量,挖掘最理想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尽可能让企业以最小的风险及成本筹集到需求的资金。

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使计算机可以智能地完成过去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和任务,如模拟人类的生物功能,通过感知外界环境,与人类进行交互,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分析和挖掘等。

以上特点使其在财务管理中有更多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在账务处理、发票认证、发票查验、银行对账等场景的应用;专家系统技术在会计核算领域的票据智能稽核、记账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告领域的报告智能分析和报告自动生成系统等场景的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在企业预算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以及决策支持中的破产预测等场景的应用。

3.物联网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通过信息交互,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连,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及管理的一种信息技术。

在物联网环境下,可以构建一套完整的物资的生产、存储、运输,以及使用状态的管理系统,利用传感设备、读写器的自动识别功能和追踪定位功能,实现对物资的实时动态管理。

4.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终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用户使用无线终端设备及移动通信网络或WLAN 等无线网络来获取网络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的促进下,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有效带动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企业的经营业绩、员工绩效、各部门员工工资等都可在企业的App中查询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均能与计算机、手机联合,如银行业务中的转账汇款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相关的投资、融资、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均可在移动设备上完成。

5.云计算

云计算提供便捷的、可用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这种模式下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能够快速提供资源,用户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按使用量付费即可。

企业将云计算技术与财务共享中心协同整合,实现核算报账、数据共享、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决策支持合一,以实现降低总体运营成本、有力整合企业资源支持的企业发展战略。

6.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下一代云计算的雏形,实现了从目前的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转变,且已延伸至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

其自主记账理念和分布式记账特性将会重构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促进财务与会计的管理变革;在发票管理领域,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税务管理水平提升;还可用于遏制会计舞弊和实现会计转型,并在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为了持续帮助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积极应对技术挑战、主动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携手专业机构于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六年对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进行了评选,如图1.11所示。从发布的《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可以看出,数字技术在财务领域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继续衍生出新的财务类产品和应用场景,这些数字技术更是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

图1.11 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

1.4 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建设

1.4.1 财务数字化转型,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2020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以对标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并提出了八大重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是其中之一。《通知》强调要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并重点提及了构建一体化财务管控体系、推进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进一步对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对中央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实施进行了重要指示,整体概括为“1455”:“围绕一个目标”“推动四个变革”“强化五项职能”“完善五大体系”。

围绕一个目标,即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更加突出“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功能作用,以“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12字为标准。

推动四个变革,即财务管理理念变革、组织变革、机制变革与功能手段变革。这是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思想开关”和理论基础。

强化五项职能,即强化核算报告、资金管理、成本管控、税务管理、资本运作五项职能。这是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抓手和切口。

完善五大体系,即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合规风控体系、财务数智体系、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与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这是支撑财务管理职能落地、实现财务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主线和重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呼唤财务主动转型。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及更加复杂的竞争压力,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推手。如何利用好数字技术与财务进行深度融合,将成为财务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世界一流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竞争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层面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向。构建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和能力也是所有先进企业的共同要求,而财务数字化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财务与数字化将以更紧密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数据的决策指引作用,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1.4.2 以数字技术驱动价值创造,回归财务数字化转型本质

新一代数字技术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驱动力。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以数字技术驱动价值创造,建立以数据为核心而不是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用数据驱动战略、运营和创新是财务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工作。

1.数字技术驱动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向各行各业渗透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及深度融合上,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1)转型驱动力:从流程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将由以流程驱动为主向流程驱动与数据驱动并重转变,体现数据要素的价值。

(2)组织模式:从科层式组织转变为生态型组织

在数字化时代,生态型组织的特点是去中心化、目标一致、自主决策、动态协同,以快速响应外部市场需求、实现生态体系内资源要素灵活有效配置,推动精准决策和内外部创新。

(3)管理理念:从管控转变为赋能

赋能是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管理目标,其基本理念是为了追求共同利益而赋能、授权,使他人能够更多更好更快捷地创造可归因的增量价值,并通过内部赋能进而达成外部赋能。

(4)运营模式:从金字塔模式转变为能力引擎模式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应面向全价值链识别业务性质,建立可复用的前中后台能力引擎,推动建立敏捷前台、精益中台和创新后台。

2.数字技术渗透财务的速度在加快

在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的影响力也在财务领域发挥显著作用,也衍生出一系列的财务数字化场景,如销售预测模型、智能风控系统、动态现金流模拟、供应链金融、财务云平台、即时协同等。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携手专业机构发布的2017—2022年“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看,财务云、电子发票、数据挖掘、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智能流程自动化(IPA)、移动支付等数字技术在财务领域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继续衍生出新的会计类产品和应用场景。

3.价值创造是财务数字化转型追求的目标

不论数字技术的影响如何深刻,回归本心,财务管理的终极目的永远是推动乃至引领企业的价值创造。价值创造包括对存量业务进行精益化管理产生的精益价值和发掘潜在价值区带来的创新价值。

4.数字化时代的财务角色再定义

回顾财务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会计电算化时代,财务组织充当交易处理者;在信息化时代,财务组织充当管控者和服务者;再到数字化时代,财务组织在企业的角色定位将是赋能者和创新引领者。

数字技术的迅速迭代,给传统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机遇与冲击,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愈加坚定。财务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势必走在数字化转型的前列,成为数字化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ZdfNDNfN+9/fP6CM2L3l7xXwY5Q/axLOGBz4SZFoQCDu986127SF5uTzfam4KI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