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遗忘,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有些人记忆力好,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学习起来很轻松;有些人记忆力不好,需要反复记,用了很多时间,效果也不一定好。培养良好的记忆能力,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有学问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要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你的头脑中就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而想拥有渊博的知识,就离不开优秀的记忆力。我们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呢?
我在同一年级的两个班里做过一个实验:早读期间,我让两个班的同学同时背诵一篇课文,我在A班说:“大家背诵课文,10分钟之后,我来检查背诵的效果。”我在B班只说了一句“大家背诵课文”,没有强调我10分钟之后来检查。
10分钟后,我开始检查,结果发现:A班同学的记忆效果比B班要好得多。这个实验让我反思:为什么有时间限定和没有时间限定,记忆的效果差这么多?记忆在有紧迫感和适当压力的情况下,效果往往会更好。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其实很多问题,你理解了,就记住了;你不理解它,可能花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就算记住也会很快忘记。
数学上的很多定理,你要把它记下来很难,但你要是把这个定理求证一遍,它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面前,你就很容易记住它。
数学三角函数这一部分,特点就是公式多,想要记住这些公式,负担是很重的,但是我的学生基本不用记,都能掌握得比较好。原因是我让学生顺着源头,详细地把这些公式推导一遍,看这些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学生做了一遍之后,感觉这些公式就像自己发明的一样,再去记忆这些公式就很容易了。即使忘了也不要紧,再从头推一遍就行了。
人们一旦喜欢什么东西,记起来就比较快。比如说电视剧《红楼梦》里的《葬花吟》那首歌曲,曲美词更美,听着这首歌,我就感觉如果不把《葬花吟》的歌词背下来,那简直是与人世间最美的东西失之交臂。因为对它特别喜欢,对其描述的情景感同身受,所以我就产生了背下来的欲望。歌词虽然很长,但背下来却很容易。
系统记忆,效率更高。对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中的立体几何。高中立体几何定理多、公式多,而且它的每一个定理、公式都挺实用的,学生要把它们都记下来,负担很重。于是,我帮着学生理顺了一个框架,让学生记起来容易些。其实立体几何包括一个基础、一个定理、两种关系、三个角、四个距离,在黑板上把这个主干一写,然后我就开始给它添枝加叶,引导学生想“一个基础”是什么,就是立体几何这门学科当时产生的理论基础,即四个公理、三个推论,学生略一思考就能想起来。“一个定理”是什么呢?就是三垂线定理,三垂线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是一个核心定理。“两种关系”就是平行、垂直关系。那平行又有几种情况呢?平行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垂直又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线线平行,教材上给出了5种判断方法,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这5种方法,怎么找呢?教材上的公理、定理都可以作为判断方法;教材上的黑体字,即使出现在一个习题里,但只要是黑体字,也可以作为结论用。听了我的话,学生就不是一页一页地看书了,而是一本一本地看书。我要求学生学会证明每一个判断方法,学会3种表达方式,如此学生就会感觉很轻松。“三个角”就是两条异面直线组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组成的角,两个平面组成的角……在这一枝干下,引导学生顺着每一个分支往下联想,进而形成思维导图。这样,立体几何这部分知识就装在了学生的心中,学生记起来就很轻松,而且学生也非常乐意做这件事。
所以,我觉得要增强记忆力,需要在一个整体架构下进行科学规划,减轻记忆的负担,同时增强记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