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要想改变习惯,必须对习惯充满好奇

我并非天赋异禀,我只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海鞘这种动物的大脑很小,区区几千个神经元就足够它避开危险,并找到合适的安身之地。它懂得远离有毒物质,懂得寻觅食物和安全。一旦找到合适地点,它就会安顿下来—我的意思是,它会永久地定居。之所以说永久,是因为海鞘接下来就会开始消化自己的大脑。是的,你没看错。它在海底安顿下来之后就会开始吃自己的脑细胞。如果不再需要移动,就不需要脑子了。

在一次与我们当地市议会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我曾讲过这个故事。他们很肯定地说,他们内部有几个部门简直就是由海鞘组成的。

以海洋生物的故事来开启一本关于奇怪的习惯的书似乎有些怪异,但无论是你还是我,其实都跟这有趣的小东西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都会自发地靠近令人感觉良好的事物,并远离威胁。我们渴望安全,并努力节省能量。小时候,我们甚至也会“吃”掉自己的大脑—也许我们的方式没有海鞘朋友那么戏剧化,但是我们确实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从而强化被大量使用的大脑区域,同时削减没有被利用的脑回路。

在你的童年,如果你经常踢球又讨厌阅读,那么跑步、接球、踢球的脑回路会格外强大,而与阅读相关的大脑区域则会减少。虽然你没有像海鞘一样进行一场“脑叶切除术”,但是大脑的确会按照你习惯的方式来重塑你自己。

与海鞘不同的是,人类的大脑由 860 亿个神经元组成,彼此之间存在着超 100 万亿神经连接。这是个极其复杂的装备。我们知道,脑袋里那个大大的灰果冻球可是绝对的高耗能物体,它约占我们体重的 2%,却消耗了我们 20%的能量。如此昂贵的设备,要是没点好处,进化怎能允许它肆意妄为?

我们在一个没有 7-Eleven便利店、麦当劳、奶酪玉米片的环境中进化。食物稀缺,而寻找食物又耗神耗力。如果不能帮助我们移动、保持安全、与他人联系、觅食,那么这个巨大又昂贵的大脑就是负担。

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专门服务于四个激励因素,进化生物学家将它们称为四大动机:战斗、逃跑、觅食,以及繁殖。出于节省能量的目的,由这四大动机驱动的大脑会有部分处在自动巡航模式中。

几千年来,四大动机为了我们鞠躬尽瘁。而随着环境越发丰富多彩,四大动机开始给我们捣乱了。肥胖、心脏病、压力、自体免疫性疾病和癌症愈加猖獗,只因我们并未慎重考虑摄入量、能量以及如何安排时间。尽管四大动机大有益处,但是如果缺乏方向引导,它们就会带来可怕的结果。之所以会导致问题,是因为它们倾向于短期安全感(或愉悦),而对我们的长期计划视而不见又漠不关心。

我们允许四大动机漂泊无定地行驶已经太久了。这四大动机,其实可以概括为三大动机:避免痛苦、寻求快乐、节省能量。我们的习惯—旨在帮助我们避免痛苦、寻求快乐、节省能量的习惯,能带我们走到现在已经很好了,然而,如果我们想在一个充满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外卖、打车软件的世界里蓬勃发展,我们就需要对它们保持好奇。就像作家马歇尔·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的名言:把你带到今天的,未必助你走向未来。

尽管我们的世界更安全了,暴力减少了,医学也有了明显改善,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疾病带给人的痛苦,但仍存在易上瘾、爱分心、肥胖、焦虑、抑郁、生活混乱不堪的一众成年人。

但是,我们并不是必须如此,让我们好奇起来吧!

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我的奇怪习惯是:先疯狂地工作,再像摇滚巨星一样恣意狂欢。我是一名验光师,每天白天我都在帮助人们拥有更好的矫正视力;每当夜幕降临,或临近周末,我都竭尽所能地将所有乐趣挤进那为数不多的时间里。

当时,我经营着我的第一个生意:在英格兰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Crawley)这个悠闲的小镇开了一家连锁眼镜店。战后的小镇蓬勃发展,尽管满城充斥着砖块堆砌起来的毫无灵魂的建筑物,但是填满这些房屋的人远比这丑小鸭一般的城市有趣。在我接手前,这家店铺就像长满跳蚤的流浪狗一样遭人嫌:兴致索然、无人赏识的员工提供着不像话的服务,系统糟糕,冷漠的老板只在乎进账(关于这个奇怪的习惯,之后还有更多讲解)。店铺入不敷出,想挣大钱的老板急于脱身。

我留意到店铺其实客源不断,问题在于客户进门后并没有得到妥帖的接待。员工们虽然兢兢业业,但是再敬业的员工,如果碰上糟糕的系统,结果也只会是沮丧和倦怠。

新官上任的我,第一件事就是炒掉了经理。被戏称为“罗威纳犬”的经理让每一个员工都诚惶诚恐,他们害怕犯错,害怕被经理训斥。事无巨细的管理是一个奇怪的习惯,这个经理对此游刃有余,她必须离开。

我对我们的系统充满好奇,并且开始鼓励员工尝试新的工作方式。事实证明,他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想法;他们需要感受到安全,只有安全才能让他们敢于表达,同时他们也需要信任,相信尝试新事物是被允许的,哪怕失败也是收获。

团队辛勤努力,全新的系统也带来了自主和认可,每个人都被注入了能量。没过多久,我们就创造了商业奇迹,财务担忧成为过去式,一切欣欣向荣地发展着。

那个时候,我的默认模式就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这个模式被我应用在工作、聚会、饮食、运动,以及任何我喜欢的事物上。然而我没有把它应用于照顾自己、冥想或者放松上。我按照邦乔维乐队(Bon Jovi)的原则生活—生就肆意生活,死后我自会长眠。就像所有奇怪的习惯一样,出问题之前它还算行之有效。

4年时间的漫长工作,加之英国冬天的气候(简直糟糕透顶)和无休止的派对,我感到精疲力竭,一心渴望回到澳大利亚的怀抱。我卖掉了下金蛋的鹅后就搬了回去。我用赚来的钱买了一栋房子,并将剩余部分做了投资,基本上我就算退休了(这是第一次)。那时的我仅仅 31 周岁。(这值得放烟花、飘彩旗、吹气球!)

听起来很棒,不是吗?埋头苦干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出了头,我再也不需要工作了。挣扎于收支平衡,野心勃勃地大展宏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像中了头彩一样快乐似神仙。我把高尔夫差点降到了 6,大部分的日子都在冲浪中度过。在那时我也迎来了孩子的出生,这又是我乌托邦生活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你是不是感觉到我马上就要说“但是”了?没错,你感觉对了!谨慎许愿,因为你可能会梦想成真。

18 个月后,我开始感到躁动不安,失望和无聊充斥着我。我朋友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前进方向非常满意,也因为正在为这个世界做贡献而感到欣喜。而我呢?我的自我价值完全依附于高尔夫球的得分或者冲浪能力。如果你见过我推杆或者冲浪状况频发的话,你就知道我面临多大的灾难。

这个世界因为你而变得更美好了吗?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请三思。如果答案仍是“没有”,那就行动起来,做些积极的事情,做出贡献吧。如果你没有贡献,你的自我价值就会急剧下跌,无关紧要的事情也会变成天大的担忧。人类需要生活中的挑战。如果你没有一个能够为更大利益服务的挑战,你就会开始制造闹剧,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制造问题。

非洲有一句谚语:“一个不被村庄接纳的孩子会通过烧毁家园来感受村庄的温暖。”要想被村庄全然接纳,你需要做出贡献。没有贡献感,你就会开始养成奇怪的习惯来烧毁你的生活。你会开始无事生非地胡闹,无中生有地制造难题,只为了体验那份热烈。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习惯。

而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用 4 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份事业,为我的团队做贡献。突然间,一切戛然而止。“再也不用工作”带给我的解脱感和狂喜短暂得可笑,很快我就心如死灰。没有了目标,也失去了努力进步的压力,我的日子浑浑噩噩,分不清白昼黑夜的我,根本弄不清今夕是何年。

当生活失去平衡时,我们会渴望另一个极端。太忙了就想静静,无聊了又渴望刺激。正可谓“邻家的草分外青”“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具有破坏性的,除非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感到好奇。好奇心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到在两个极端间来回穿梭时的喜悦。一旦你掌握了好奇,你就拥有了最翠绿的草地。真实的好奇心可以带你回到当下,邀你开启接纳之心,助你真真正正地拥抱人生。

好奇心—改变的超能力

关于习惯的书籍不计其数—《掌控习惯》( Atomic Habits )、《福格行为模型》( Tiny Habits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这些书籍关注的是“如何改变”“习惯的力量”以及“欲求不满的意识头脑”。自从摩西发现了十个不会惹恼上帝的习惯以来,伟大的哲学家、作家、科学家和学者就孜孜不倦地撰写着有关习惯的书。

而这本书不一样。它汲取了集体智慧—从进化生物学到神经科学、斯多葛派哲学,甚至还有Instagram(简称ins或IG,照片墙之意)—通过好奇心去看待习惯,而非透过匮乏感去看。

你有没有在重复做某件事几百次之后停下来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这就是一个奇怪的习惯。

奇怪的习惯,指当你的感受、想法或行动已不再有帮助,而你却还在坚持的默认模式。

在某些时刻,你的奇怪习惯是有用的。它们帮助你应对日常生活,尽管方式或许比较混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略显多余了(更糟的是,它们还具有破坏性)。因为你是人—你像海鞘一样渴望安全、愉悦—所以奇怪的习惯开始统领你的人生。如果毫无检视,它们可能会带你远离让你的生活充满快乐和意义的事。

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很有可能你会因为无意识养成的奇怪习惯而责怪自己。但是如果从一个充满爱和接纳的角度来看看这些习惯,会怎样呢?如果你知道,只要你想,你就可以改变,又会怎样呢?

现代世界总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需要更富有、更苗条、更成功,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为什么不试试从一个充满爱的角度(对自己,也对他人)去拥抱成长的喜悦呢?

与其说奇怪的习惯是“无意识”的,不如将它称为“未被检测”的,而这种检测,是你有能力做到的。

当你对习惯产生好奇心时,你的默认出发点就变成“我想要改变,我还可以做更多”,而不再是“我不得不改变,因为我还不够好”。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开始改变,这才是持久性改变的开端。

我希望我可以跟你说,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已经精通所有习惯。如果这是真的,我早就顶着六块腹肌在超级游艇上航行了,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 也会来向我请教。这本书并不关注完美。我可不是个完美的老师,我也会拖延,也跟体重做斗争,也在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 博弈,但是我仍旧认为自己足够好。

我们都想改变自己,改变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幸的是,改变的默认出发点通常都是“我还不够……”。大多数人试图从匮乏感中改变自身习惯。而这本书将会帮助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保持好奇心,让习惯为你服务,而不是持续跟失败的意志力做斗争。我的第一本书《压力特氟龙》( Stress Teflon )是关于压力的积极方面的,而这本书则专注于如何消除改变中的压力。我们要知道,改变是因为“我想要改变”,不是因为“我不得不改变”。

你会在本书中学会如何改变思维习惯—也就是你的信念、你告诉自己的故事—这样你就可以学会处理糟心的事情,过上真实的生活。你会懂得主动做决定,而不是依赖默认模式,让它替你做决定。你会找到做事的乐趣,更有目的性,也出于正确的原因(属于你的原因)去做事情,并有能力意识到自己是否处于自动巡航模式。你会了解如何慎重选择与你想成为的人相一致的习惯。你会弄清是情绪在驱动着行为,你会拥有力量—在情绪反应和有意识行为之间拉开距离,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

用美国诗人、散文家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以及《泰德·拉索》( Ted Lasso ,又名《足球教练》,美国体育类轻喜剧)的话来说就是:保持好奇,放下评判。

以不让自己厌恶的方式找到你的“为什么”

励志大师告诉我们,我们得找到“为什么”。有成千上万教导你“有目的地活着”的传道者,只需要你轻松支付三笔 49.95美元就可以帮你挖掘到人生的答案。这一类励志演讲让很多人(也包括我)不由得心生厌恶。

然而,找到“为什么”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更大更好的原因驱使着行动,你无法拥有持续的动力和持久的承诺。问题在于,很多励志鸡汤都是那么高高在上,指责着受害者,试图利用内疚和匮乏来推动其改变。如果你告诉我“你必须去做什么”,我的直接反应是对你说“走开”。心理学把这种反应的极端版本称为“对立违抗性障碍”(object defiance disorder,缩写为ODD) 。但是我认为,即便最好说话的人,其内心也有反抗意识。持久的改变发生在当我们“想”去做一件与我们的价值观及目标相一致的事情时。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会运用好奇心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揭露“为什么”我们会做这些事情。我的目标是尽可能不夸夸其谈或墨守成规。

每个人对书呆子式的科学的欣赏包容程度不一样。关于“习惯”的科学性研讨,也有成千上万本书深入剖析过。我会选择其中一些工具帮助你对改变产生好奇心,但绝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好像报名了神经科学大师班。

想要很享受地搞定所有糟心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其驱动力产生好奇心。忠实于你想做的事情,这比去做那些别人认为重要而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要容易得多。

你本就是钻石

我的朋友迈克尔·德桑迪(Michael DeSanti) 运营了一个男性教练团体—寻找你的“部落”。他曾说:“你,是蒙尘的明珠,是被污浊掩盖的钻石。”

市场经济告诉我们,钻石很珍贵,我们需要去寻找更多。迈克尔的观点是:“为什么我们不擦去掩盖钻石的污浊呢?”

对习惯保持好奇与审慎思考,意味着抛弃所有与你的“最佳自我”不一致的部分。做减法通常比做加法更容易,也更有效;好奇心可以帮助你同时做到两者,不论你的数学技巧如何。我们要找到的是内在的和谐。正如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所言:“幸福,就是你的所思、所言、所行和谐一致之时。”

当你擦掉污浊的时候,那一直存在的、更好版本的你就会崭露头角。你可以将能量导向被我称为“本体目标”(identity goal)的特征之上。本体目标是与你的“为什么”相一致的、你希望自己拥有的特征,是固有的、有意的、无限的。如果你找到它们,它们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引领你慎重地思考你所有的决定和默认模式。

为了擦除污浊,你得学会适应不适。我将适应不适的过程视作软件升级的过程,目的在于克服那些过时的(海鞘式的)硬件。人类硬件从进化角度而言是过时的、陈旧的,甚至有时还伴随着毫无帮助性的奖励系统。在我们到处追逐长毛象的时候,这个混乱的系统不失为一个好系统,但是对于现今世界而言,它就没那么吃香了。它会导致上瘾等行为,让你越来越无法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如果你想要解决奇怪的习惯,适应不适就是必需的。

我们都在寻找答案,而本书更关注的是提问题

你想知道为什么你的财务状况很糟糕,为什么你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剧透警告:通常都是因为逃跑模式);你想知道为什么你没有动力,甚至面对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时也毫无斗志。你想找到改善健康、降低体脂、增加体能的答案。也许,你想知道为什么你的关系总是危机四伏,你想解锁优异表现和幸福快乐的秘密。这些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不一样,同样,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有可能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你知道真正适用于所有人的是什么吗?是好奇心。

本书将帮助你审视你所做的事情,开始好奇你究竟从这些事情中得到了什么。与此同时,我们还会一起了解,你如何才能以不同的甚至更好的方式去做事。

我们将会审视有关健康、财富、爱、生活、事业以及快乐的所有奇怪习惯。我会分享一些故事,穿插零星的科学知识,附带一点拙劣的比喻,也抛砖引玉地讲一些我个人的经历。

这本书并不讲如何做事。我讲的是如何保持好奇,如何时刻拥有选择,如何从接纳的角度有意识地改变习惯,而不是在一个充满匮乏感的沼泽中挣扎着改变。

本书讲的是如何拥有更多的好奇心、更少的评判欲;如何拥有更多的勇气、更少的恐惧;如何做到更多地展现脆弱,更少地期待完美;如何更多地接纳,更少地匮乏。

你好奇吗?让我们开始吧。 qnjGMwUPcVeazb9OSxBBD7p/07aZNw0iZG4tRjRpETMz3EFmNIRpjd6a3eaXMv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