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非常值得我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应邀为“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做序,我感到非常欣慰和义不容辞。

这套丛书涵盖内容广泛,包括花鸟虫鱼、云和天气、矿物和岩石等诸多分册,集中展示了北京地区常见的自然物种和自然现象。可以说,这套丛书不仅非常适合指导各地青少年及入门级科普爱好者进行自然观察和实践,而且也是北京市民真正了解北京、热爱家乡的必读手册。

作为一名古鸟类研究者,我想以丛书中的《鸟类》分册为切入点,和广大读者朋友们分享我的感受。

查看一下我书架上有关中国野外观察类的工具书,鸟类方面比较多,最早的一本是出版于 2000 年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还是外国人编写的,共描绘了 1329 种鸟类;2018 年赵欣如先生主编的《中国鸟类图鉴》,收录 1384 种鸟类;2020 年刘阳、陈水华两位学者主编的《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收录鸟类增加到 1489 种。仅从数字上,我们就能看出中国鸟类研究与观察水平的进步。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越来越多的野外观察者与爱好者。他们走进自然,记录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能够欣赏到一些精美的照片,实在令人羡慕。特别是某些城市,甚至校园竟然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自然观察手册。以鸟类观察为例,2018 年出版的《成都市常见 150 种鸟类手册》受到当地自然观察者的喜爱。今年 4 月,我参加了苏州同里湿地的一次直播活动,欣喜地看到了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依据 10 年观测记录,他们刚刚出版了《苏州野外观鸟手册》,记录了全市 374 种鸟类。我还听说,多个湿地的观鸟者们还主动帮助政府部门,为鸟类的保护做出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去年我在参加北京翠湖湿地的活动时,看到许多观鸟者一起观察和讨论,大家一起构建的鸟类家园真让人流连忘返。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近年来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城市的宜居性不断改善,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我身边涌现了很多观鸟爱好者。在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中观察鸟类,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在我看来,某种意义上这代表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进步。我更认识到,在北京的大自然探索观赏中,除了观鸟,还有许多自然物种和自然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及享受观察的乐趣。

“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正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丛书作者多才多艺、能写能画,是热心科普与自然教育的多面手。这套书缘自不同领域的 10 多位作者对北京大自然的常年观察与深入了解。他们是自然观察者,也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我衷心希望,丛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朋友们,加入到自然观察者、自然守护者的行列,从中享受生活中的另外一番乐趣。

人类及其他生命均来自自然,生命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是生命演化的本质。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从探索、发现、利用(包括破坏)自然,到如今仍在学习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万物有灵,不论是尽显生命绚丽的动物植物,还是坐看沧海桑田的岩石矿物、转瞬风起云涌的云天现象,完整而真实的大自然在身边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示着一个个难以想象的智慧,我们没有理由不再和它们成为更好的朋友。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也应受到更多关注,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最后,我希望本套丛书能够受到广大读者们的喜爱,也衷心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看到每个城市、每座校园都拥有自己的自然观察手册。


演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g1wYnoyaY79euRmxDAT615KGXnZrTu1HqfwfPNkS/FsV89t+TDkF7WPs+VzZDl6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