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夜鹭
Nycticorax nycticorax

别名 夜洼子、星洼子(亚成鸟)

分类类群 鹭科 夜鹭属

形态特征 中型鹭类,全长 48~58 厘米,休息时缩着脖子站立,身体呈驼背状。成鸟头顶至背部蓝灰色,头后有 2 条很长的白色“小辫”,下体灰白色,虹膜红色。幼鸟周身暗褐色,满布浅棕色、白色斑点。

实用观察信息 每年 3 月至 10 月,在北京各处的湿地都能见到,夏季尤其易见。冬季有少量留居市区和近郊的不冻水域附近。

以前,北京农田、沟渠较多的时候,夜鹭是非常常见的夏候鸟。傍晚天空中常能见到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的夜鹭群,它们少则三五只,多则十几只,常被人误认为是雁阵。随着农田环境的缩减,夜鹭群体规模日益萎缩。不过,这些鸟适应性很强,又逐步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到动物园水禽湖去蹭饭,随后大规模入住,最后成为该处常住居民。有时在市区繁殖的夜鹭过多也会带来麻烦,它们喜欢在树上集群营巢,树下会遍布其排出的白色腥臭粪便,有时还会有育雏时掉落的死鱼,卫生状况堪忧。在一些公园湖区,冬季常用水泵制造出不冻水面,防止冰冻对游船造成损伤或单纯方便水鸟栖息。冰层下的鱼常会到水面来“吸氧”,也为冬季夜鹭捕食提供了方便,这让少量夜鹭能留居北京市区。

夜鹭家庭(最右为成鸟)

夜鹭通常在黄昏时分开始活跃。夏季傍晚,在公园湖边散步时,留意一下,常能见到夜鹭飞临,边飞边“哇——哇——”叫,盘旋几圈之后降落水边。如有兴趣,可以在稍远距离驻足等待,只要有耐心就能见到夜鹭捕鱼的场景。育雏期(5 月至 7 月)时,成年夜鹭也常在白天觅食,更便于观察。此外,北京市区的护城河也是夜鹭理想的觅食场所,白天夜鹭虽已离去,但在河堤上常会留下条条白色便迹,暴露了它们夜晚的行踪。

夜鹭有时也会站立在浸入水中的树枝或者杂物上,静止不动,往往多半个身子都没入水下,仅仅把头颈部露出来,样子滑稽可笑。别看它给人感觉呆头呆脑,有机会捕食绿头鸭和小䴙䴘雏鸟的时候也是出手迅猛,让亲鸟猝不及防。在北京龙潭湖、什刹海这些既有夜鹭分布,又有鸳鸯、绿头鸭繁殖的地方,偶尔能看到夜鹭掠水伺机而动、雏鸟恐慌四散惊逃、亲鸟愤而起飞驱逐的惊险画面。 BhA0Xs15P6VZJaIVJHIybqI5J4RxAqeV0dxN4ci4phKSemvjzWcpgOtm0Kl4Q4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