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头脑风暴法

1.5.1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method,BS),又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畅谈会或集思会,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 [16] ,1953年正式发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到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的激发性思考方法 [17]

头脑风暴法以收集创意为目的,通常将具有相关科研能力和知识素养的人集中组成一个小组,进行集体讨论,相互启发和激励,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意。它对提出的方案逐一进行客观、连续地分析,以寻找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头脑风暴法的实质是一种群体性的创造活动方式,鼓励参与者在创造性活动中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参与者能敞开心扉、自由交流、思维高度活跃。因此,相较于单个个体活动,头脑风暴在思维激荡和相互启发等方面更有优势,能得到1+1>2的效果。中国的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相互帮助、相互交流,集思广益。

目前,头脑风暴法在公司、企业的创新设计、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及高等院校的设计、广告、策划类专业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头脑风暴法的几个活动片段如图1-14所示。

图1-14 头脑风暴法的几个活动片段 [18]

1.5.2 头脑风暴法的分类

1.按方法提出者分类

较为经典的头脑风暴法包括默写式头脑风暴法、卡片智力激励法和德尔菲法 [19] 。另外,电子头脑风暴法(Electronic Brain-Storming method,EBS)的提出者难以追溯,本节暂将其归于此。

默写式头脑风暴法

默写式头脑风暴法由西德创造学家荷立创造,规定每次头脑风暴有6人参加,每人在5分钟内提出3个设想,所以又被称为635法。

在举行635法会议时,由会议主持人宣布议题和创造发明的目标,并对与会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之后,给每人发几张设想卡片,在每张设想卡片上标上 1、2、3等编号。每位与会者在卡片上填写的内容必须能让他人看懂,并留下让其他人填写新的设想的空间,相邻的2个设想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在第一个5分钟内,每人针对议题在卡片上填写3个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传给自己右手边的与会者;在第二个5分钟内,每人从别人的3个设想中得到新的启发,再在卡片上填写3个新的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再次传给右手边的与会者。在通常情况下,半小时可以传递6次卡片,一共可产生108个设想。

默写式头脑风暴法可以避免多人争着发言而使设想遗漏的情况。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又称CBS法,由日本创造开发研究所所长高桥诚发明,其特点是每人都可以对其他人提出的设想进行质询和评价。针对所要讨论的主题,让每个与会者在卡片上写出若干想法、点子,然后向其他人介绍。其他与会者可以在倾听、赞扬的同时,对原始的想法进行再创造,继续在同一张卡片上写出想法、点子,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想法、创意。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的卡片展示如图1-15所示。

图1-15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的卡片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法)是头脑风暴法的一种变式,由美国知名咨询机构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发明。它将专家会议改成专家函询,并通过匿名的专家反馈来形成客观、全面的预测结论 [20]

专家由主持预测的单位挑选,人数视课题大小而定,通常在20人左右。主持测试的单位与专家直接联系,收集专家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加以综合、整理后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并再次征询专家的意见。通过三到五轮的反复,专家意见达成一致,作为最后的预测意见。

德尔菲法在改善传统头脑风暴法易受权威影响、不利于充分发表意见,易受表达能力和心理因素限制,容易随大流等问题上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德尔菲法还有利于降低群体决策中群体思维对个人意见的削弱作用,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电子头脑风暴法

在信息时代,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在线的头脑风暴法 [21] 替代了面对面的头脑风暴法。与会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的所有观点、创意都展示在显示屏上,所有人都可以及时观看、知晓他人的观点。

2.按实施目的分类

头脑风暴法按整体实施目的划分,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后头脑风暴法)两种。前者在专家群体决策的进程中,尽可能地激发创造性、产生设想;而后者对直接头脑风暴法产生的设想和方案逐一质疑,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通常需要围绕一个话题或设想展开,因此按照话题或设想的探索目的亦可分为开发型头脑风暴法和论证型头脑风暴法。开发型头脑风暴法的目的是获取大量设想或为课题寻找多种解决思路,要求与会者善于想象,语言表达能力强。论证型头脑风暴法的目的是将众多设想归纳转换成实用型方案,要求与会者善于归纳、分析和判断。

3.按组织形式分类

若按组织形式划分,头脑风暴法可分为自由发散型、辩论型、击鼓传花型、主持访谈型和抢答型。

自由发散型头脑风暴法

自由发散型头脑风暴法是被用于讨论初期,解决关于“意见和建议”的问题的头脑风暴法。其优点在于自由、无拘束、思维发散性好,但存在缺乏组织、效率不高、思维深度不够、责任不明确等缺点。这种头脑风暴法适合在团队成员都具有强烈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意识的情况下使用,也适用于儿童。

辩论型头脑风暴法

辩论型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形式与辩论赛类似的头脑风暴法,通常适用于简单的主题,以及对思维广度要求不高的主题。该方法获得的点子较有深度,但容易出现为争输赢而诡辩的情况。

击鼓传花型头脑风暴法

击鼓传花型头脑风暴法与击鼓传花游戏相似,即大家在类似击鼓计时的时间限制下轮流发表看法。适合对特别发散、开放式的主题进行讨论。用该方法进行讨论的效率较高,但击鼓传花的方式容易使发言略带强制意味,可能让与会者感到紧张,从而影响头脑风暴的效果。

主持访谈型头脑风暴法

主持访谈型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由主持人负责主持和控制场面、与会者共同进行头脑风暴的智力激励法。该方法要求有能力较强的主持人来把控局面,因此跑题、偏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容易实现主题聚焦,保证讨论问题的质量。但存在发言人的想法容易被主持人的想法替代、太过深入某一主题、发言广度不够的情况,不利于调动个体积极性。

抢答型头脑风暴法

抢答型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形式上类似抢答比赛的头脑风暴法。适合轻松、活泼、有趣的主题,需要将与会者分组,以便形成竞争关系。与会者以举手等方式争取发言权,通常以积分等形式鼓励与会者抢答。

1.5.3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流程

头脑风暴法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开放讨论、成果整理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分别对头脑风暴的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前期准备阶段

(1)确定头脑风暴的议题和任务。

(2)确定头脑风暴的参与人员及其分工:头脑风暴法一般要求5~12人参加,最好由不同专业背景者或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组成;设有1名主持人,只负责主持会议,不发表任何评论;设有1~2名记录员;可适当以录音、摄像等方式来确保完整记录每个设想。

(3)确定头脑风暴的类型。

(4)选择主持人:要求主持人熟练掌握头脑风暴法的要点和操作要素,善于激发与会者思考,使场面轻松、活跃又不脱离头脑风暴法的主题,能控制好时间,清楚把控讨论的方向,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创意性想法。

(5)准备设备:进行头脑风暴时通常需要白板、投影仪,以及记录用的纸、笔和便携式计算机等。助理研究员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传统的纸和笔做记录,或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记录。

(6)布置会场:应尽量选择较为安静、有桌子的会议室作为会场,以保证与会者能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助理研究员能完整记录每个想法。头脑风暴的会场环境如图1-16所示。

(7)其他:由于头脑风暴法要求与会者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清楚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可以在正式开始头脑风暴前对与会者进行一些训练,例如打破常规进行思考、转变思考角度,以减少与会者的思维惯性,将其从单调、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头脑风暴。

图1-16 头脑风暴的会场环境

2.开放讨论阶段

(1)主题通报:正式开始前由主持人公布头脑风暴的主题,并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情况,让与会者做好准备,突破思维惯性、大胆联想,在头脑风暴中产生更多想法。

(2)头脑风暴的过程。

① 可轮流发言,每轮、每人用通用术语简明扼要地说明自己的1个设想,避免发言不均或形成辩论。

② 与会者可从大家每次提出的设想中找出与自己的设想有重复的部分,对此进行补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设想或综合想法。

③ 主持人应用赏识、激励的词句和微笑、点头等行为来鼓励与会者多表达想法。主持人需经常强调想法、点子的数量,例如要求平均5分钟内产生10个设想。

④ 如果遇到全体沉默的情况,那么可稍微休息几分钟,通过散步、唱歌、喝水、吃零食等方式进行调整,然后再次进行头脑风暴。也可以给每人发一张与问题无关的图画,要求他们讲出从中得到的灵感。

头脑风暴的开放讨论阶段通常持续1小时左右,形成的设想不应少于100种。最好的设想常常在头脑风暴即将结束时被提出。如果预定的结束时间已到,但与会者的发言仍未结束,那么可根据情况延长5分钟。若在预定结束时间后的1分钟内再没有新的想法、观点被提出,头脑风暴即可结束。

3.成果整理阶段

头脑风暴过程中的整理

助理研究员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需要适时地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从而为结束后的整理提供便利。例如,调整内容的隶属关系和结构层次,删除重复的内容,对有歧义的内容做修改,补充、完善信息,适当添加图标、注释,等等。

头脑风暴结束后的整理

在完成头脑风暴后,通常会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包括整理层次结构、突出关键内容、梳理逻辑关系、调整图形布局与美化页面等。最后导出doc、pdf、gif、png和jpg等格式的资料。

形成成果报告

将整理过的符合创新性、可行性或其他相关标准的头脑风暴成果形成报告。成果报告通常是各种创意的优势组合,对形式无统一的规定,可以视具体要求而定,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Word文档、PDF文档。

1.5.4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智力激励法,能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也能提升个体的创新能力。为保证头脑风暴的有序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自由发散原则 :营造轻松氛围,让所有与会者放松思想,不受任何限制,能从不同角度、层次、方向来自由思考,提倡大胆设想,力求出现标新立异的创意。

2 主题聚焦原则 :头脑风暴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想法,与会者可以发散思维,可以天马行空地随意设想,但必须始终围绕所讨论的主题进行。

3 以量求质原则 :头脑风暴鼓励多思考,多做设想。设想越多,具有创新性的设想就越多。

4 延时评判原则: 在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应当集中精力发掘创造性想法。不对别人的任何想法进行任何评价,也不必过分自谦。认真对待每个设想,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防止出现扼杀性语句,例如“这根本不可行”“太陈旧了”“老套”“完全不可能”“我提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等,应当让所有与会者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在别人设想的激励下,集中全部精力拓展自己的思路。具体做法如下。

①每人每次只提一个设想。

②可以适当使用幽默的话语活跃气氛。

③从别人的设想中得到启发,或补充他人设想,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想法。

④主张独立思考,不允许私下交谈,以免干扰他人思考。

⑤不强调个人的成绩,应以团队的整体利益为重,注意和理解他人的贡献,共同创造民主环境,不让多数人的意见阻碍新观点的产生,激发个人提出更好、更多的想法。

5)二次创新原则 :相关部门的主管或决策者应当认真阅读头脑风暴的成果文档,必要时进行更高层次的头脑风暴。

1.5.5 头脑风暴法的支持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22] ,也称心智图、脑图,是一种结合了图画和文字的优势,能反映主题层级性、关联性和隶属关系,并能快速、有效地表达发散型思维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录思维过程,并能起到启发和组织思维的作用。因此,思维导图是支持头脑风暴活动的良好工具。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没有统一标准和要求,既可以只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图文配合的形式出现(图1-17)。因此,与会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纸笔或软件等来完成思维导图。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有MindManager、MindMapper、XMind、FreeMind等。思维导图软件可以使用结构化的表现方式,打破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的线性文字结构;也可以使用图形化的视觉表达,随时插入有意义的图标,生动表意;还可以使用鼠标等工具进行拖拽操作,方便随时修改;还可以在在线头脑风暴中使用,让与会者自主输入内容,实时同步,提高在线沟通效率。

案例

图1-17 头脑风暴的两种思维导图 [23]

1.5.6 头脑风暴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

头脑风暴法是已被广泛应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个人在团体中所产生的设想数量是其单独工作时的2倍及以上。多年的头脑风暴法实践表明,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小组的表现比没有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小组的表现要好。国际知名设计公司IDEO认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发创造力的方法。

一方面,针对某一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创意激励,有利于营造出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氛围,让所有与会者自由提出想法,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发散思维,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另一方面,运用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中方案,对所讨论的问题通过较为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2.头脑风暴法的局限性

头脑风暴法在激发创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对时间、费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与会者通常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人,所以在具体实施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潜在的过程损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产生式阻碍(Production Blocking)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当某个与会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其他与会者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努力记住自己已经产生但没有机会表达的观点,以免遗忘;二是被迫去听别人的观点,导致注意力分散,遗忘已产生的想法或难以继续产生新的想法。在通常情况下,产生式阻碍会随着头脑风暴与会者人数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越加明显。但产生式阻碍在电子头脑风暴法中不存在,因为所有的与会者都能通过计算机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

评价焦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

头脑风暴法的本质目的是在减轻与会者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让与会者畅所欲言,从而收集尽可能多的想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与会者可能担心其他人对自己设想的价值、新颖性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不会或者犹豫把自己的有些想法表达出来,以至于影响头脑风暴的成效。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社会惰化指个体倾向于在进行群体工作时付出得比自己独自工作时更少的现象。对此的研究最初源于体力劳动,如拔河。当头脑风暴的与会者意识到他们的观点将被汇集,并作为整体被看待、分析时,就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而当与会者认为他们是以个人而不是以群体为单位被评价时,社会惰化现象会减少。另外,与会者也可能因为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团队所需要的,从而对自身观点价值不肯定,这也可能造成社会惰化。

认知干扰(Cognitive Interference)

产生认知干扰的原因可能是个体过于关注别人提出的观点,也可能是别人提出的观点影响了个体思考。电子头脑风暴法中的认知干扰不太明显,因为与会者不必在别人提出观点时立即反应,而是可以选择性地产生想法。

交流速度(Communication Speed)

电子头脑风暴中可能出现一种潜在的速度损失,即大多数人的说话速度比打字速度或书写速度快,因此打字可能使交流速度变慢,从而抑制观点的产生 [24]

1.5.7 经典案例

案例

每到冬天,美国的北方都大雪纷飞,非常寒冷。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通信。过去许多人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均未能如愿。后来,电信公司经理尝试应用头脑风暴法解决这一难题,该经典案例 [25] 的解决进程如下。

按照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开来。有人提出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来融化冰雪,也有人建议用振荡技术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坐在直升机上用大扫帚去扫电线上的积雪。对于坐飞机扫雪的设想,虽然听起来滑稽可笑,但也没人提出批评。相反,一位工程师听到此想法后,思维受到冲击,想出了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的清雪方法。他想,在每次大雪后,让自动直升机沿着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扫除。他马上提出这个用直升机扫雪的新设想,顿时又引起其他与会者的联想。有关用飞机除雪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个。不到一小时,与会的10名技术人员共提出了90多个新设想。会后,公司组织专家对这些设想进行分类论证。专家们认为设计专用清雪机、采用电热或电磁振荡等方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研制费用高、周期长,一时难以见效。那几个因坐飞机扫雪激发出来的设想,倒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新方案,如果可行,那么将是一个既简单又高效的好办法。经过现场试验,发现用直升机扫雪真能奏效。这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终于在头脑风暴中被巧妙地解决。 M3FeIOC+LF8d2hann8sTKOa9XNWjy5M9jBE5AxgmvkI7yrH8qWUOfi4Ts2t/I0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