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

中国发射“天问一号”

中国对火星的观测十分早,这颗荧荧如火、飘忽不定的星星被我们的祖先称为“荧惑”。

2011年,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的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正式开启了对火星的探索。可惜这次发射失败了。

2020年,中国继续向火星发起挑战。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经过近7个月的漫长飞行,“天问一号”终于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并在5月实现了火星表面软着陆。

“祝融号”火星车(左)和着陆平台(右)的合影(此为手绘图)

“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火星车,在登陆火星后,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了科学探测,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带来新的科学发现。

2021年6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影像图中的着陆平台、“祝融号”火星车及周边区域的情况清晰可见。影像图右上角有两处明显亮斑,靠近上方的亮斑由两个亮点组成,较大的亮点为着陆平台,较小的亮点为“祝融号”火星车。

为什么叫“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中国古代的先辈们曾不止一次问道:“宇宙从何而来?”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仰望星空,做出了浪漫的联想。“天问一号”承载了中华民族最浪漫而真诚的夙愿,它飞向火星、飞向太空,跨出了中国人了解宇宙、探索宇宙的关键一步。

“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区域影像(手绘图)

着陆点全景图(手绘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留给我们的。我们对太空的探索漫长、孤独而又充满希望。 Rx966uyQ81pk1sIBmW5NEj/IbVi56jwFQgSMvi+4iFKTorO3kAvxCq4j/UfvM6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