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修正我们对创伤的理解
——用科学清除羞耻心 [1]

创伤没有明确的边界。创伤会出血,从伤口涌出,流向各处。

——莱斯莉·贾米森(Leslie Jamison)

忘记现在你自认为了解的关于创伤的一切,因为其中大部分来自过时的定义、匮乏的社会理解以及被新技术推翻的旧科学,且通常是根据所发生的袭击、自然灾害、严重的事故或疾病、战争或损失来思考创伤的。

换一种思考方式,如果我们根据经历引起的反应来思考创伤,那么会怎样呢?

当某件事情使神经系统不堪重负,足以导致我们启动应急机制时,它就会造成潜在的创伤。这些机制确确实实救了我们的命,但要做到这一点,它们会从我们的一些其他系统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包括那些帮助我们定位自己和组织记忆的系统。

大多数时候,当我们启动应急机制时,它们很快就会被切换回来,我们的神经系统就会恢复正常功能。但有时,我们很难找到关闭应急系统的开关,而它却一直开着,长期激活的应急系统会欺骗我们,使我们认为自己一直处于危险之中,而原本孤立的事件变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反馈循环,我们的神经系统开始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当成危险,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自己身体和世界的感受。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需要有人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来消化和感受,帮助我们重新训练我们的系统。当这种相关过程不能(或根本没有)发生时,原本潜在的创伤就会变成持久的创伤。

听起来很简单,也很合乎逻辑,对吧?为了防止潜在的创伤变成持久的创伤,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人(或多人),帮助我们在短期内处理应对,并在长期内重置我们的系统即可。那么难点在哪里呢?

影响每个人的因素可能是多样而个性化的,但作为一名创伤研究者,我可以指出影响所有人的一个重要共性因素:羞耻心。

我们已经被灌输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性谎言,即在经历创伤事件后继续承受痛苦是应该感到羞耻的事情,我们被告知,创伤后的痛苦应该独自承受,毕竟这是软弱的表现,代表着严重而顽固的性格缺陷。如果你不能以一种不自觉的、毫不费力的、出色的、让他人感到舒适的适应力来应对创伤,那么你就失败了,你就成了一个失败者。

遗憾的是,这种谎言由来已久,根源在于临床心理学史对于创伤的研究一直就是在这种基调下发展的。 7+4LQfLzgSfa6L4QgBlMC8rJqynKB+xxj9lgRcLZ92b0y7DC7lOoBZp745IB3e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