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4年12月22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制造业新思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在工业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工业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主动适应新常态,要科学看待增长速度的回落,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制造业新思维指出“制造业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这个变化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新思维还指出“制造业发展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指明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手段要靠创新。

另外,《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九项战略中,第三项战略“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的本质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一项战略“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第六项战略“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也说明了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第2章中介绍了国家竞争力发展的三个阶段: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从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维度上看中国目前已经步入了效率驱动阶段,正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但全要素生产率不高这个事实说明中国经济发展还是要靠要素驱动。从美、德、日迈入创新驱动型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三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精益管理,第二条腿是创新,第三条腿是自动化。以史为鉴,方能知缺失,下面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发展模式。

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呢?答案是“精益管理+创新”。精益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自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后,精益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就在美国广泛应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始突飞猛进。典型代表是福特汽车,第一个提出流水线概念的公司,并将其变成了现实,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精益管理+创新”让美国完成了从要素驱动型社会到效率驱动型社会的转变,并进一步实现了创新驱动型社会。

日本的发展模式和美国类似,也是“精益管理+创新”。日本一方面引入美国的精益管理思想,另一方面大力搞创新。日本在引入了美国的精益管理思想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美国的基础上,将精益管理进一步发扬光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丰田公司,经过30多年的实践、发展与完善,丰田提出了TPS(丰田生产体系),张富士夫在哈佛的演讲,将TPS推到了世界公众眼前,美国人才察觉,日本在精益管理上已经领先美国了。除精益管理外,日本也非常重视创新,但是日本的创新和美国的创新有所不同,美国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日本的创新大多是制造创新。技术创新更多的是从事基础研究,主要是从0到1的过程;而制造创新主要是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让新技术迅速规模化,完成从1到 n 的过程。“精益管理+创新”让日本率先进入创新驱动型社会。

德国在制造业领域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一方面是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推动“自动化+创新”。德国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基础非常雄厚,这是德国战后迅速再次崛起的主要原因。另外,德国的设备制造技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德国人充分利用了这项优势,不断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也让德国有充分的条件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创新方面,德国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来彻底解决问题。“自动化+创新”让德国完成了从效率驱动型社会向创新驱动型社会的转变。

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享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用更短的时间走完别人走过的路。如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模式,我国可以走“精益管理+创新+自动化”的发展道路来迅速迈入创新驱动型社会。

关于精益管理,我国企业已经实践了20多年,虽然实践精益管理的企业比例还不是很高,而且80%以上的企业实践精益管理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精益管理对于企业的价值。精益管理实施的成败,与实施的方法有直接关系。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好精益管理呢?本书第4章“精益化”将进行详细介绍。

关于创新,依据三次元创新理论,创新是有周期的,不断在技术创新、制造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间循环往复。在每一个创新周期里,始于技术创新,终于商业模式创新。目前中国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技术创新和制造创新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好创新呢?本书第5章“创新化”将进行详细介绍。

关于自动化,当前我国企业自动化整体水平虽然有待提升,但其应用市场广阔。目前我国自动化人才还不是很充足,导致一些企业无法进行自动化技术的改造。我国企业该如何做好自动化升级呢?本书第6章“自动化”将进行详细介绍。

我国制造业做好“精益管理+创新+自动化”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要求。如果把精益管理看作是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将自动化看作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再加上三次元创新“技术创新&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那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指日可待了。

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统一认知,那就是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关于智能制造的概念并没有权威的定义。

基于过去的实践,本书对智能制造进行如下定义:智能制造是以数据为基础,在智能制造顶层构架设计的指引下,通过一系列软硬件产品的有机集成,获取产品整个价值流程端到端的原始数据,再通过智能化软件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升级转型的目标,并为企业各类经营、运营活动提供智能化管理决策建议,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既然我国制造业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智能制造自然要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接下来本章将分析智能制造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实现路径。 qqbMdZNDCAFBVxejLYEimbTUDgZ1QFkZC/3+Yf7vB4p/fjXk6uXxnrSVm8nfwC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